抱着这样的想法,肖浅开始了自己平生第一次的影视创作。
第41章 新上海滩
对于剧情的更改,肖浅早已有了思路。
上海滩是名副其实的民国剧,而这个时代并不久远,鲜活的历史还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水深火热的时代。
百多年来中国所遭遇的屈辱和灾难,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
以至于当旧时代过去、新时代来临后,每一个中国人都牟足了力气奋发前行,就是因为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帮派仇杀和利益争夺,又岂能跟国仇家恨相比?
所以在肖浅的设计中,新的上海滩的格局无形中就提升了许多。表面上讲述的是上海滩一隅发生的故事,但实际上却是全体中国人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的缩影。
在故事的构架上,他更多地借鉴了电影版的内容,要将新的上海滩变成一场轰轰烈烈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史诗。
有了这个基础,人物的塑造上也就清晰起来。
原版当中,男主角的身份转变是十分生硬的。
从五四运动中的进步青年,轻而易举地就变成了帮派成员,并且还乐在其中,这十分的不合理。
一个拥有理想、热情的爱国青年,对于帮派的接受能力,不该这么的轻松。
所以在肖浅的重新设计中,许强的身上有了更多的使命。
他在参加完五四运动,出狱后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赶到上海准备参加工人运动。但此时上海的形势波云诡谲,工人运动屡屡遭受镇压,人人自危。
组织发现,是有人在暗中破坏,最大的嫌疑人就是上海本地的青帮。
于是组织决定,派遣精明强干的人混入青帮,查明真相。恰好从北平来的许强面生,不容易引起怀疑,所以得到了这个任务。
这样一来,许强进入帮派的过程,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也更容易被现在的观众们所接受。
至于丁力这个角色,反而不需要怎么去做出修改。
出身贫寒、虚荣心强烈、在爱情上不够自信等等,都会成为这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对于丁力的结局,原版是让其成为了上海滩大亨,而电影版则是被杀。在肖浅看来,丁力这个角色死一死的话,会更加鲜明。
于是,在他的笔下,丁力又死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其余的冯程程、方艳云两个角色,是不需要动的。
出身富贵但天真烂漫的冯程程,更像是乱世当中无辜的花朵。
这个角色越洁白,给观众所造成的冲击就越强烈,也会对那个混乱的时代更加感同身受。
如果说冯程程是乱石中的白莲,那么方艳云就是挣扎的玫瑰。浑身带刺,表面的强大只是为了掩饰生存的无奈。
最后的死去,更能代表黑暗时代女性的悲哀。
原版当中,陈翰林才是最清纯的形象。宛如菩萨一样的性格,贯穿在剧情的当中,但笔墨却不够鲜明。
在肖浅的笔下,他把陈翰林给黑化了。
这个一开始满腔热血、矢志报国的青年,最终沦为了叛徒和汉奸。
一如那个大浪淘沙的时代,有人蜕变成为了真金,也有人沉没于浪潮当中。
他的叛变导致了丁力的死,他又在去RB的码头上,死于方艳云的毒针。
方艳云死于乱枪之下,但回眸的刹那,却仿佛看到了许强率领的工人武装队迎接了北伐军到来的一幕。
父亲死了,爱情没了,一无所有的冯程程踏上了轮船,去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她既是走了,也是“走”了。
她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宛如浪花一朵。
肖浅的剧情中,山口香子取代了冯敬尧,成为了剧中最大的反派。
这样才合理。
背后有一个强大帝国作为后盾的山口香子,能够搞风搞雨的能力,肯定要在一个帮派头目冯敬尧之上。
山口香子的死,寓意着帝国主义的野心终将破灭。
马玉蛟给肖浅派来了一个十分老练的编剧楚清。
作为上海台的笔杆子,楚清撰写过无数的剧本。但是在第一次见到肖浅的设计后,还是惊为天人。
在肖浅的笔下,革命工作者不再是光辉伟岸、无所不能的高大形象,相反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起来。
但这样让楚清更加犹豫。
“肖浅同学,这个革命工作者谈情说爱,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肖浅很执着,同时也知道未来的趋势。
“革命工作者在是英雄之前,他们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革命工作者们奋不顾身地拼搏,就在于他们更加懂得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美好。我觉得这样的许强,才能更加容易走进观众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