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锯末面饼
第二日清晨,洁山城。
“昨夜大食人派人攻城了么?”李白起床,慢慢走到公房中,询问昨夜值守的牛牟道。
“和往常一样,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大食兵攻城。”牛牟有气无力地回答一句。
“挺好。”李白笑着说了一句:“将士们不必再耗费力气。”
“还是少说几句话吧,说话也会耗费力气。”牛牟说了一句,又问道:“今日早饭是啥?”
“面饼,每人六两。”
“还有六两呢?我以为连六两都维持不住了。”
“昨日又从某一栋房子里搜出一些棉渣,掺杂到面粉里做成面饼,暂时还足够每个将士六两。”
“棉渣,面饼里又有了新鲜玩意儿。罢了,只要能吃就行。走,咱们吃饭去。”牛牟说到这句话才站起来。
“我还得值守……”
“大食人不会攻城的。去吃饭吧。”牛牟又说了一句,缓缓走出公房。若在过去,他还会伸手拉李白。但此时为了尽量降低体力消耗,这个动作已经戒掉半年多了。
李白犹豫一下,也跟了上去。正如牛牟所说,大食人已经很久没有攻城了,今日多半也不会,先填一填饥饿的肚子更要紧。虽然填完后会更饿。
他们缓缓向食堂走去,很快抵达,取了一份饭找地方坐下。牛牟认真看了几眼自己面前盘子里摆放的黑乎乎的所谓面饼,然后闭上眼睛拿起它,一下子塞进嘴里。
“别吃的太快,会噎住的。”李白说道。
“必须要快吃,快吃的话我还能在一瞬间得到饱腹的感觉,慢吃只能是饿上加饿。”牛牟道。
“说的也是。”李白一想是这么个道理,笑着拿起自己这份面饼,一口塞进嘴里。
‘面饼’的味道并不好吃,实际上是非常难吃,根本不像是面饼。但他对味道丝毫不介意。一边吃着他又看向食堂内其他正在吃饭的人,所有人吃的也都是这种‘面饼’,脸上丝毫没有嫌弃的神色。
洁山城内的粮食供应,其实比叛变逃兵说的更加恶劣。
早在去年二月份,因储备粮急剧消耗,大食军又丝毫没有解围的迹象、他们完全不能从外界获得任何粮食,李白与牛牟等将领就已经开始考虑粮食问题。
为避免在大食人解围前粮食耗尽,三月初一,李白下令在全军正式实行配额制,将士的粮食配额与以前的平均食用量相比近乎减半,每顿不得超过十三两;同时强行收缴百姓家中的粮食,存入官仓。
这样吃了一个半月,粮食又消耗掉一多半,而大食兵解围看起来遥遥无期,李白再次下令将配额降低到每顿不得超过十两,每日不超过二十两。而且这还是军中将士的配额,那些并未身处军中的百姓更是只有一半。
另外,之前将领还受到一些优待,菜蔬与肉不算在配额里面而且专供将领;此时这些东西已经全部吃光,将领的优待也取消,与士兵每日吃的一模一样。
将领们对此当然不满,可李白与牛牟带头只吃这点饭,而且众人看过粮仓后也知晓粮食确实很少了,只能接受。
二十两,按照西方人的计量单位大约相当于750克,远远不够人体所需,将士们原本还算红润的脸色变得惨白或蜡黄,原本还算壮实的身体一日日瘦下去。
这样熬了一个月,有士卒实在忍受不住,又知晓城中确实粮食不多即使干掉李白也没用,偷偷逃出城中向大食人投降。阿齐兹也是从此时开始才了解城中情形。
之后,就是阿齐兹派兵攻城。坦白的讲,当时城中唐军将士虽然已经变得瘦弱,但其实没有阿齐兹描述中那么瘦弱,胳膊还是比长矛杆子粗的。大约是因为当日天色昏暗,逃回士兵又极近夸大,阿齐兹才会那样认为。
这样坚持到七月中旬,即使已经想尽办法,可就连二十两的配额都维持不住了。李白将每日配额降低到十两粮食,同时发动不需上城值守的士卒在城中挖野菜、挖草根、刨树皮,每日大锅煮了分给将士。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第二次投降,将近一百个士卒想要逃出城向大食人投降。不过因为李白尽力阻拦,只有少数几人成功逃出去。拦下的人被处死。
阿齐兹这时又发动了第二次攻城。这次攻城时唐军将士的身形与他描述的已经相差不大了,将士们也完全没有力气,只要大食兵敢于近身搏杀唐军将士会一触即倒。可大食兵都已经被吓破了胆,见唐卒挥舞兵器就害怕起来,转身逃走。城池侥幸守住。
九月初,野菜、草根与树皮都已经吃光,粮食储备也继续下降。这次李白没有降低粮食配额,但将士们忽然发现每日啃的面饼变硬了,味道也变得难吃跟木屑似的;众人都称之为锯末面饼。
有将领去询问李白,李白一开始不想回答,但被逼问不过只能告诉他们:做面饼的原料发生了变化,其中六成是面粉,另外四成是杂质;而杂质的品种则五花八门,包括燕麦、酒曲、油渣、棉渣,以及木材可吃的部分,等等。
将领顿时愤怒不已,觉得李白要坑害他们性命;还有人指责李白自己偷着吃全面粉的面饼。李白当即说从今日起每日都在食堂吃饭,与众人在同一个窗口打饭;若有人发现他在卧房或公房偷吃,他立刻遭到天打雷劈。
将领们当时并不是十分相信,但李白都已经这样说,他们也无法再怀疑,只能疑惑着离开,心里琢磨必须盯着他是否每日都去食堂吃饭。
出乎众人预料,李白真的每日都在食堂吃饭,而且吃的东西与所有人都一样,从九月份一直坚持到此时。众将领这才彻底对他心悦诚服,就连牛牟都不再争权;也无人再敢违抗李白的命令。
但即使如此,粮食仍在逐渐消耗。今年正月初二过完年后,配额又降低到八两,早饭六两晚饭二两;同时将人吃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的药材全部当做粮食分发下去,供将士充饥。
第312章 李白面对劝降的想法
从这时起,军中士卒开始死亡。因每日能吃到的粮食太少,许多士卒都患上各种各样的病,用药也医不好;冬季天气寒冷的情形下即使取暖的木材足够也使得士兵们更加虚弱;这时再次调低配额,终于有人支撑不住,在饥饿、严寒与疾病的多重折磨中死去。
见此情形,李白下令将士如非必须不要出屋,给每间屋子提供足够的木料和煤,让将士每日体力消耗降到最低,也不至于冻着;驻守城头的士卒也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数之少即使都身强体健也完全不可能挡住大食人。
不过李白这样做自有道理:反正士卒都已骨瘦如柴,能守住城池完全是大食兵自己发疯,只要城头还有能吓住大食兵的人即可,多少根本无所谓。后来的情形也正如他预料,大食将领在箭楼能看到城头守卒一日日减少的情形下完全没有下令攻城的意思。
而且在这种极端艰难的情形下,竟然再没有一人想要逃出城池投降大食人。将士们经常抱怨饭食难吃,开玩笑说明日就要出城投降,可第二日这样说的人仍然会睡在屋中,或者死在睡梦中。
很快,冬日过去、春季到来。在冰雪融化后,就连野火都烧不尽的野草和野菜重新长出来。李白下令重新开始挖掘野菜与草根,每日派出五百士卒分别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寻找野菜。
其中城南之兵昨日进入一户宅院搜寻时发现墙角还有一些棉渣,赶快找出来送给火头军。火头军将他们磨成粉末,与面粉一道做成‘面饼’,供所有人吃。
……
李白吃完面饼,与牛牟一道离开食堂。牛牟回去睡觉,他则来到公房,开始值守。
不过说是值守,其实也没啥事情。李白首先询问一番昨夜城头上驻守之兵是否已完成交接,所有士卒是否都已吃过晚饭,五百搜罗野菜士卒是否已经出发,然后去官仓亲自清点一番剩余的粮食,然后返回公房。如无意外,之后一直到伴晚交班他也都在睡梦中渡过。
“快,把万喜扶起来。”不过意外发生了。李白才走出官仓没多久一名护卫忽然倒在地上。李白一边吩咐旁人将他扶起来,一边又问道:“你的脸色怎这么差?你原本可是最壮实的,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比旁人还差。”
“万喜把他一半饭拿回家给儿子吃了。”另一名护卫小声说道。
“你每次只吃四两?那够做啥!你再这样下去,早晚饿死。”李白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