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大唐的旗帜

大唐的旗帜 第497章

大唐的旗帜 七帅 3796 2021-06-08 15:20

  待马匡走后,刘琦又将自己的法子在脑海里转了几转,觉得定能打动李珙,又担心忘了、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文字写在纸上,随后躺下休息。

  第469章 大典

   七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后十几日,刘琦几乎忙的脚不沾地,整日操持大典,根本没空考虑别的事情。虽说一位皇子兼领兵重臣兼地方大员正式自立封国比不了皇帝登基,可他仍然低估了整个典礼的麻烦程度,按照自己最初的设想十几日根本完不成,只能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降低标准。其中已经事先向李珙禀报过的还要请罪。

   幸好我有后世记忆,根据观看各种大型活动的经验,只要有数千精神头十足、衣着鲜亮的士卒整齐肃穆地站在旁边,就会给人庄严之感,不会显得太过简陋。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至于整个流程,刘琦与王府诸位属官、军中精通礼仪的将领幕僚反复商量,最终拿出一个糅合了魏晋之时禅位大典、大唐册封皇太子、亲王典礼的礼仪。

   对于最终拿出的流程刘琦并不是十分满意,可众人短时间内也想不出更好得了。当时王府长史还抱怨了一句:“若王傅在此,必定能想出更加顺畅的礼仪来。只可惜他年纪已长,当初未随殿下来到安西。”

   李碧筱同样也非常忙碌。不说刘琦事先已经半开玩笑的请过她帮忙了,就算没请过,她岂能看着郎君忙碌之极而自己整日无事?这十几日除了陪着李珙,剩下的时间全用在了筹备大典上。这短短时日,她就瘦了十几斤。

   好在预定的日子很快到来,他们夫妻的筹备终于结束。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初十。前一日,举行大典的高台已经搭建起来,铺上红毯,车驾也都重新涂漆,显得十分鲜亮。

   当日日出前一刻,亲王府长史、司马等属官纷纷穿戴整齐站在高台北侧,垂手侍立;康居等番国使者站在高台南侧。

   另有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千士卒站在他们身后与高台东西两侧。这些士卒身上都穿着全新的军服,外穿轻便铠甲,右手提着长矛,腰间还挎着一柄刀,神情肃穆的站在原地。受这些士卒影响,众人不由自主地变的严肃许多。

   待众人站稳后,响起鼓乐声。听到声响,由刘琦临时兼任的王傅勉强睁开眼睛,又用冷水洗了把脸,来到丰王面前,开始将他从距离高台较为遥远的地方引领过去,众侍卫护送。

   李珙身上也穿着极其隆重的礼服,走到高台前时顿了一顿,撇下众侍卫走上去,面朝东站立。军中一位年高德劭的文官此时站在高台东面,左右各有一人,分别手捧册、玺绶。

   待李珙站立妥当,文官与左右之人跪下,又从左手边拿起册,大声读起来:“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

   “珙受命!”待这人读完后,李珙也跪下向东三拜九叩,大声说道。

   文官站起来,将册送到李珙身边,李珙接过,又向东拜了一拜。

   “有制!”文官再次大喊一句,从右手边拿起玺绶,第二次递给李珙。李珙接过后将玺绶与册一起交给刘琦,然后再次下拜。刘琦也跪下。

   “有制!”文官又喊道,李珙与刘琦同时下拜;与此同时,所有旁观的文武官员纷纷跪下,冲东面叩拜。

   众番国使者顿时不知所措起来。他们代表的是诸番国国君,而诸范国国君从理论上来说与李珙平级。但理论是理论,今日有使者到场的番国实际上将会成为安西属国的藩属国,从这个道理来说,他们应该下跪。可来之前国君对这种情况也没任何吩咐,他们又担心回去后被国君责怪,是以犹豫。

   他们犹豫的当口,众官员已经叩拜完毕,那文官又大声喊了一句:“礼毕!”众人已经纷纷起身。见此情形,他们也不再纠结,在心里想着:不跪就不跪了,反正不是我一人没跪,即使丰王心中不满也不会只针对一国。

   这样一想,他们放松下来,就准备散去;按照过去的经验,听到礼毕这两个字后整个仪式就结束了。

   可今日出乎预料,安西官员与众士卒却纹丝不动;适才高台上的文官与他左右的两人从两侧走下来,李珙和刘琦仍在上面。李珙换了方向,面朝南跪着,刘琦拿出一卷黄册,又朗读起来。

   这一步是立宗庙与社稷的。宗庙是祭祀先人的,社稷则是社坛和稷坛,社坛用来祭祀土地神,稷坛用来祭祀五谷神。按照传统观念,谁掌握土地和粮食,谁就掌握一个国家,所以社稷与宗庙合在一起就是国家的象征。

   任何人建立一个近乎独立的政权,不管侯国也好、公国也好、王国乃至于帝国也好,都会立刻建立宗庙社稷;若要灭亡一国,则打进其国都城后一定会毁掉宗庙社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之前那一串册封礼仪更重要。

   只是李珙自立的地方在康国,他必定不可能将都城设在这里,所以也无法立刻建起,只能由刘琦宣读一遍文书,告诉祖宗与二神自己因为局势所迫不能立刻建立宗庙社稷,请他们宽宥,自己会下令在预定的安西属国都城龟兹镇建起。

   “这也太长了。”站在一旁观礼的众人听了好一会儿也不见说完,曹方峰忍不住对兄长说道。

   “闭嘴!”曹方豪立刻呵斥。众目睽睽之下,又是如此重要的事,若被旁人瞧见说话,再传到殿下耳朵里,以后还想有好果子吃!

   听到兄长呵斥,曹方峰自己也知孟浪,忙喃喃地缩回头来,目光也再次看向高台。雷诺无意中瞧见他的样子,也差点儿笑出来,好不容易才忍住。其他官员也有人瞧见曹家兄弟的动静,不过表面上都没有任何反应。

   刘琦用了很长时间才将文书内容读完,又对着南方叩拜一次,然后退到李珙身后。李珙昂起头,又对着上天说了几句话,又三拜九叩。

   “敬天法祖,社稷安民。”刘琦最后高声喊了一句。随着这句话说完、李珙起身,整次大典完全结束。

  第470章 决定安西前途命运的会议(一)

   “见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随着李珙走进大帐,众将领赶忙起身,又异口同声地喊道。

   “免礼。”李珙笑着说了一句,穿过所有将领走到高台上,坐下后再次说道:“诸位爱卿坐,不必拘礼。”

   “谢殿下!”众人又齐声说了一句,之后才依照官职大小先后坐下。

   “诸位爱卿,孤今日为何召集你们前来,你们自己也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孤也不多话,你们就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李珙又寒暄几句,然后直接了当地说道。

   今日是七月十二日。李珙虽然因为夙愿达成不免有些志得意满,但也不会忘了自己为何要在康居城外正式自立,而不是返回碎叶城甚至龟兹城后再举行大典。所以在大典举行过后,立刻就要召开会议,商议是否继续进攻呼罗珊。

   他本想次日,也就是七月十一日就召开,但刘琦实在太过劳累,根本没有精神参加会议,其他一些前阵子忙碌的将领也不愿参加,所以推迟一日,推迟到今日。

   此时听到李珙的话,众将领大约是没想到他如此干脆,一时都有些愣神,顿了顿才回过神来。王胜看了一眼刘琦,又瞧瞧马匡等人,见他们没有丝毫动作,于是对莫元使眼色。莫元又对一名别将示意。

   “殿下。”被莫元示意的别将站起来首先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臣以为,不应出兵进攻呼罗珊。

   其一,大食人虽然在昭武九姓国溃败,但仍有一些精锐之兵撤回木鹿,总人数绝不下万人。孙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军将士却仅有三万余人。

   其二,是军心士气。呼罗珊是大食兵将家乡所在,他们又知晓我军对士卒十分残酷,定然担心我军夺下呼罗珊城池后屠城。为了保住自己的妻儿老小,他们也会竭尽全力与我军交战,而不是在安西、在昭武九姓国交战时会想着逃跑。

   其三,是我军将士的心思。许多将士在收复昭武九姓国后也不愿再打,想要回乡,士气不高,战力也会下降。

   有此三点,臣以为不应继续进攻呼罗珊。”

   “说的不错。”李珙点点头。

   “殿下,臣以为钱别将所言有些偏颇。”另一名支持出兵的别将起身,行礼后说道:“钱别将此三点都不尽不实。

   臣不像钱别将博学,甚至不认识字,没读过孙子兵法。但臣知道,安西大军在昭武九姓国多次进攻大食人把守的城池,每次攻城的将士都不到守城大食兵的五倍,甚两倍都不到,可安西仍然每次都能打下城池,可见也未必要有五倍十倍的兵才能攻城。

   第二点,大食军保卫自己的老家确实士气会高些,但臣听说,潜入呼罗珊的探马回报,大食人好像在为我军进攻木鹿做准备,许多人口、财货都搬走了,搬到更西的地方去了。百姓和财货都走了,剩下的只有兵,这些兵还能为保卫老家提升多少士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