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大唐的旗帜

大唐的旗帜 第8章

大唐的旗帜 七帅 3758 2021-06-08 15:20

  “哈哈,”岑书记笑道:“我自然对不能见到令师感到遗憾,但从你的言行来看,虽你没能学全令师的学问,可才情却学了不少,与旁人皆不同。与你说话,只要你不再战战兢兢,应当也是十分有趣的。”

   “那某就放肆了。”刘錡立刻打蛇随棍上。他只是因害怕得罪了能轻易碾死他的人才谨小慎微地说话,可不是认同了这个时代的规矩。现下岑书记态度很和蔼,他当然大胆起来。

   “哈哈。”岑书记又笑了几声,和他交谈起来。

   刘錡毕竟是后世人,按照一句被用烂了的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多少少对后世的学成果有所了解,对岑书记有不少启发,还算相谈甚欢。当然,岑书记也进一步察觉到了:从华夏学的角度来说,刘錡有多么不学无术。

   不过嘛,在这个识字率极低、碛西尤其低的年代,刘錡这样的已经是难得的读书种子了;再加上他异于旁人却又别有一番道理的想法,岑书记忽然说道:“你才思敏捷,只是学识不够;我可以指点你,你可愿意?”

   “啊!”猝不及防之下刘錡顿时愣住了。

   “傻啊你,还不赶快答应,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分!”李全忙道,而且带着羡慕的语气。岑书记愿意指点刘錡,虽然比正式的学生还差得远,可多少也有师生之谊了。他要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还用担心去中原得不到举荐?

   不过他也没有嫉妒的心思。刘錡已经被他给看透了,算不上多单纯,但与李全常见到的那些人一比就是一张白纸。对于这样的人,李全完全嫉妒不起来。岑书记也是因此起了让刘錡跟他学习一段时日的心思。

   “多谢岑书记!”刘錡反应过来。激动地答应道,拍马屁的话也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即使令李全露出嫌弃的神色也丝毫不在意。不说别的,单单高节度使幕中掌书记这个身份就值了,更不必提这个掌书记很可能拥有的另一个身份。

   “好。”岑书记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只是捻着胡须笑道:“既然我要指点你诗,那我的名字你不能不知晓。我本名岑参,荆州江陵人。你或许听说过我。”

   “听说过,听说过,本朝最知名之诗人。某,晚辈最喜欢岑公的那首逢入京使,尤其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写的极好!”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后,刘錡更加激动。单单姓岑还不算啥,这虽然是个小姓,可姓的人也有不少;但能称李白为太白兄的,整个大唐姓岑之人当中只有一个,就是岑参。

   这可是大名人啊!华夏有名的大诗人,能名传千古的,能做他的记名弟子刘錡就是这么理解的,想一想都能令他浑身发抖。

   而且他还能请岑参帮忙脱离军籍,甚至能够回到富足的中原,不在碛西这个危险的地方,真的是太好了。哎,等等

   “夸的过了,”岑参笑道:“我可当不得本朝最知名诗人之称。太白兄得到当今圣上亲自接见,又能得高内侍脱靴,其采也胜于我,我不能比。”话虽如此说,但被人当面这样真诚称赞,岑参还是很高兴。

   “你既然要跟我学习几日诗,再为一军士就不妥了,我会给你办脱军籍之事。等过段时日要回中原时,再带你一同返回中原。”岑参又道。

   过几年中原可未必比碛西安全。马上就要安史之乱了,河北、河东、河南几乎打成了白地啊!还有吃人肉的,到底是哪个地方连人肉都吃上了,不会是刘錡的老家吧?想想就害怕。还是先留在碛西吧。刘錡这样想着,正要开口同岑参说脱他的军籍即可,不用带他回中原,忽然又想到一事:不对,他说过段时日要回中原时?意思难道是

   “岑书记,您要返回中原了?”李全问道。

   “哎,我本不想现下返回中原,但无奈命不由人。”岑参叹了口气,回想起昨日与今晨听到的只言片语。

  第8章 王孙归不归

   “莫非是?”李全也想到些事,吞吞吐吐地说道。

   “怎回事?”只有刘錡不懂。

   “也没甚不能说。”岑参回过神来,说道:“怛罗斯之战高节度使战败,必定不能再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我所做的掌书记,虽为朝廷官职,但与节度使一并在天宝年间才设置,并无品秩,相当于高节度使的私人幕僚。”

   “因此,高节度使去职,我九成也要去职。我也只能返回中原,再寻它职了。”说着,他叹了口气。

   “岑公才学深厚,必定能够心想事成。”刘錡马上说道。

   “是啊岑公,您之才学如此高明,必有用武之地。”李全慢了一步,不过也赶忙说道。

   岑参以旁人注意不到的幅度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他也认为自己的才学深厚,但却一直仕途不得意。其实想想也知道,他今年都三十七岁了,开元二十二年年满二十岁就来到京城,希图求官,至今已有十七年了。

   他这些年也做过一些官职,天宝三年还中了进士,但就从现在还担任无品秩的掌书记,就能看出他在官场混的不怎么样。过去十七年都混的不好,他如何能够指望自己这次回到京城就能时来运转?

   刘錡只是个普通士卒,即使听说过我几首诗,也多半不知晓我的过往,那样说还罢了;李全必定知道我过往经历,却也这样说,他怀的什么心思?岑参又扫了一眼李全,心里想着。

   若是李全能够听到他的心声,一定会大呼冤枉。李全还指望着岑参给他出举荐信呢,岂会在这个时候暗暗讽刺?

   他适才在琢磨高仙芝去职后会是谁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对李家,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也想着既然岑参即将离开安西,就要尽快取得他的举荐。所以他才没有及时回应岑参的话,而且顺着刘錡的意思说了一句,绝无他意。

   但是嘛,岑参此时正是情绪低落、疑神疑鬼的时候,容易把人往坏了想;李全想要得到举荐,怕是更加困难了。

   岑参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杯中的酒已经饮完。李全正要再叫店家上酒,就听岑参道:“不必了。现下时候也已不早,况且下午我还要当值,不能再饮了。李全,你也是朝廷经制官员,也不要多饮酒。”

   “是。”李全答应道。

   “刘錡,”他转过头来又对刘錡说道:“你现下是军士,这几日就算每日喝的伶仃大醉也无人管束。但你还是不要贪杯,空闲时候复习过去读过的诗。”

   “我虽然即将去职,但帮你脱去军籍还办得到。以后你返回中原,若是诗书太过不通,即使有我举荐也难以被旁人认同。是以你要多多读书。”

   “晚辈知晓了,定当听从岑公的教诲。”刘錡答应道。他本打算现下就说自己不愿返回中原,想暂且留在安西;但又怕自己这番话得罪了岑参,使得他就不再替自己脱去军籍,所以就没有说出口。

   等脱军籍办妥后,甚至岑参就要离开安西时再和他说吧。反正到时候他也拿自己没办法了。不,不要抱着这样的心思,还是想出不得罪人的话后再同岑参说。碛西毕竟不是长久生活的地方,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中原还是比碛西要强很多。而想返回中原过更好的日子,目前能抱的大腿只有岑参了,不能放开不能得罪。刘錡又想着。

   听到刘錡的话,岑参点点头没有再说,起身离开这家酒肆;李全和刘錡将他送到酒肆门口。

   “刘三郎。”岑参才走,李全又转过头对刘錡说道。

   “李公子何事?”刘錡道。

   “不是说了让你叫我李十七或李十七郎,怎又叫公子?”李全佯怒道。

   “那某就不客气,称呼李十七郎了。”刘錡笑道。

   “这才对。”李全转怒为喜,说道:“你从中原来到安西,随身没带着书本吧。”

   “并未携带。”开玩笑呢,谁大老远的从中原跑到安西,而且是当兵,还带着书本的?即使刘錡不是原装,他也敢肯定前身没带。

   “碛西的书本极贵,你才到安西一年还得不到多少财货,况且做军士钱也很难存下来,你恐怕买不起几本书。你明日来城东李家巷,我安排下人在巷口等你,把几本书借给你读。”李全道。

   “多谢李十七郎。”刘錡立刻感激地说道。刚才他没想到,可李全一提他就想起来,古代尤其是明代之前书本贵得要死,他手里剩的那几件不值钱的首饰未必能换到一本书。李全愿意借书给他,不管目的为何,对他都是一件好事。

   等明日从李家拿到书,立刻开始读。先从三字经、千字开始,要将这两本书全部背下来。不过军营中声音嘈杂,恐怕没有适合读书的地方。去哪儿读书呢?

   刘錡正想着,就听李全又道:“我仅仅把书借与你,你恐也找不到地方读书。明日你去我的书房读书吧。也是来城东李家巷。”

   “錡更加感激不尽。”刘錡忙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