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平津狼烟第三三十章交换的条件
第三三十章交换的条件
历时三天的苏总理会晤结束了,,柯西金——周会谈的主要意义于使双方离开了全面冲突的边缘,使苏关系从引向灾难性冲突的道路转入了国际舞台上进行政治竞争的轨道。看
双方就维持边界现状问题达成协议,双方都不会再越过实际控制线,任何情况下,边防军都不向另一方开火。并且约定了将来边界谈判的时间和地点。虽然双方用词还是具有对抗性,但是这些声明确实是通向政治对话的道路上迈出了的一步,也使一触即的核大战得以暂时避免。
虽然如此,苏双方的警惕和敌对并未得到根本处理,两国也从此开始进入了将近二十年的敌对备战状态。苏联向苏边界增兵,国则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飞机空飞行,周凝视着舷窗外的云朵,思绪崎岖,临别时黄历所说的话还耳边回荡,“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才能保护好要保护的人,才能量减少丧失,这是无奈之举,请总理先生多多保重!”
话虽简短而含糊,但对于荆棘潜行,泥泞苦斗的周来说,却完全明白其的含意,他悄然地叹了口气,低下头整理着回国后的汇报材料。4∴8065
整个会晤期间,黄历与周进行了三次会见,同样,他与柯西金也进行了三次,以示公正。但次数相同,会谈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与周的后一次会谈,是没有翻译的情况下进行的。
“……总的来说,从黄历总统传送的消息来分析,南洋联邦政府已经决定与我国建交,但还有一些顾虑,还要进行一番试探和调查,并且不想表现出急切的心情。我判断,南洋联邦与我国建交可能是出于这样几种考虑:一,加强交往,扩大贸易,他们不能忽视具有八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二,美国任总统尼克松的外交政策可能有所调整,南洋联邦只是试探我国态的棋子;三,老挝战场的局势使南洋联邦有所担心,担心越共老挝得手后,会继续向越南王国和柬埔寨扩张,而我国对于越共的支持明显令其和美国人感到顾忌;四,联合我国遏制印,黄历曾经问起:为何贵国强大的苏联面前能够保持强硬,寸土必争,却能放任印人现实上占据贵国的领土?印人越来越有成为苏联走狗的趋势,如果印巴再次迸战争,贵国除了外交上的援助外,还会有实质些的协助吗……”
周停下笔,进行了一下思考,黄历后一次会谈谈到了军援,但这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南洋联邦能够提供研制成功不到一年的“锥”式反坦克导弹的图纸,但要国允许他们秘密派人研究缴获的苏联t-62式坦克。
这个条件不算过分,少周看来,这是能够答应的交换。珍宝岛之战,队装备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75毫米无后坐力炮、85毫米加农炮和56式火箭筒等,都无法有效地击穿t-62的正面装甲,明显,拥有绝对的装甲优势的苏联人,这是对国的一个严峻的要挟。
虽然现国开始进行重点进行打坦克的锻炼,并由军工部门组织大规模的反坦克武器会战,准备投产一系列应急装备,但对于年轻的本来力量就不强的国反坦克科研队伍来说,一大批第一代反坦克导弹j-201的科技人员因政审“不合格”而被拒之于科研的大门之外,导致项目还未上马,便面临着技术人才极其短缺的困难。
当时国国内进行了全国动员,号召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消灭胆敢入侵的敌人。无论军队或地方都开展打坦克锻炼献计献策**。许多“土办法”纷纷见诸报章,象**包炸履带、徒手登车手榴弹灌顶、火箭筒侧面抵近射击、水泥三角墩障碍、埋反坦克地雷等等。但实际效果,周并不乐观。而且这种群众运动式的会战,也是科研工作的大忌讳,是人力物力与时间的极大浪费。
力促成此事,周整理清楚了思路,又提笔写了下去。
珍宝岛战斗,一辆被反坦克地雷炸瘫冰面上动弹不得的苏联t-62型坦克,曾经引起了苏双方高重视,进而引一场坦克争夺大战。
双方如此重视,并不惜进行拼命的争夺,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外,重要的是t-62坦克采用大量的先进技术,是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苏联除了怕这辆坦克落国人手成为入侵的铁证外,怕这辆先进坦克的技术被外界所掌握。
那么,t—62型坦克有何先进之处呢?先,该型坦克率先采用大口径滑膛炮,开创了二十世纪十年代坦克火炮使用滑膛技术的先河;二是该型坦克安装了先进的火炮双向稳定器,能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精较高;三是该型坦克安装了大功率动机,弹架油箱设想别具一格;四是该型坦克采用了先进的集体超压三防装置、烟幕施放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等技术,集多种防护于一身,战场生存能力很强。
另外,t—62型坦克还安装了型的红外线夜视瞄准镜,夜视距离八至一千米,具有较强的夜战能力。正是由于t-62坦克藏着这么多的技术秘密,苏双方围绕着瘫冰面上的这辆坦克而展开的殊死争夺也就情理之了。
而南洋联邦想要知道t—62型坦克的秘密,一方面是想提高自身军工生产技术,赚钱多的钱,保持技术先进;另一方面,也是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作准备。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印,介时很可能会拥有这种坦克,破解其秘密,掌握致胜的方法,也是黄历所设想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