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第2章

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地生花 4325 2021-06-06 11:02

  街上走着几个人,有趁雨停在家门口晾晒东西的,也有出来摆摊的,1980年,摆摊的渐渐不用东躲西藏,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买卖,但摆的也没有几个,毕竟现在摆摊不正经体面,而且国.家才打开政策,很多人都还在瞧苗头看风向。

  望着这些地方,李月秋笑着呼吸了口清冽的空气。

  “上回爷给你和艳儿带了一筐鸡蛋吃完不?家里哩母鸡每天下蛋,都给你们攒着,吃完我回头给你们带。”李大有骑车骑的顺溜,单手不扶都能骑的稳当,他一只手伸进口袋里,头没回的把口袋里的东西递给后面板车上的人,“早上烤的甜番薯,用烧红的干牛粪烤的,烤的滋溜油,还有热乎气。”

  以前天气稍微冷些,乡下都会烤番薯,除了吃饱填肚子就是为一口暖肚腩的热乎气,随便找个土坑架个中空的窑子,把全干的牛粪丢窑子里彻底烤的通红再放番薯进去,这样烤出来的番薯不会烤焦,味道也喷香。

  李大有已经在县上帮人拉货了一段时间,不忙的时候就会来看看她或者给送东西,小到一个家里烤好的番薯,大到一些精细的大米面粉,而在乡下的爷爷最疼她,一直到临终前都在因为她的事闭不了眼。

  李月秋拿着番薯眼眶有些发酸,她把手里的番薯掰开,手指微微陷进软糯的瓤里,番薯没有才烤出来的烫呼,但有温热,里面的瓤金黄流油,像是淌在蜜罐里的溏心,她嘴角上扬,小小的咬一口,热乎甜软的滋味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1980年,不少年轻人用三轮车运货挣辛苦钱,有条件的可以自己改装,没条件的找门路去租,就是贵点,她记得李大有的这辆三轮自行车就是租的,押金可不便宜,开始的时候运货的人少,有的赚头,后来人多了,也没啥赚头,但李大有想多赚点给对象当零花,得闲了就到城里跑好几趟,结果最后被扣上流氓罪的帽子,关到监狱里劳改,眼瞅着时间一到能被放出来,又碰上国.家严打,半辈子的光阴全耗费在监狱里,二叔二婶只有他一个孩子,没熬过几年就相继走了,连个摔盆送终的人都没有。

  “到了!”

  三轮自行车“刺啦”的在肉联厂门口停住,李月秋忙把剩下的番薯全塞进嘴里,鼓起的脸颊像是两个白软的小汤圆,“谢谢大有哥。”

  李大有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笑着说:“和我说啥子谢,赶紧进去。”

  ***

  李月秋小跑着进了肉联厂,因为不太记得,跑错了楼层,最后慌手慌脚的换上工装戴上袖套,系上肉联厂独有白围裙的时候,别的工人都开始有条不紊的做工了,她找了一圈才找到自己流水线的位置坐下。

  她现在在肉联厂干临时工,虽然是临时工,但工作算是十分体面了,干了快一年,做的是把处理好的肉包装起来的工作,这工作不难很轻松,基本都是女职工在做。

  “哎,月秋,我听说秦伟回市里了,你和他不处对象了?”

  十几年没做这个活计的李月秋手生,笨手笨脚弄了半天才包装了不到五袋肉,坐在旁边的刘大姐冷不丁的低着声音和她嘀咕,她都没注意她说的是什么,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人。

  刘大姐盯着她一张粉扑扑的小脸蛋,比剔了壳的鸡蛋都嫩上几分,真想伸手捏一下,声音不禁放的更小,“我看他对你挺好的,你们都处了两个多月,真不处了?”

  上辈子,她和秦伟自由恋爱,秦伟家在市里,父母都是双职工,家里有房有钱有地位,长的白净,在石林县的玻璃厂做行政,其实也只是下放锻炼半年,半年时间一到就回市里的国营单位,这样的条件完全是个受人争抢的香饽饽。

  现在的年头,一个漂亮的姑娘要是能嫁给县城里国营单位的工人,别人都得羡慕死,更何况还是市里头的,秦伟几天前已经调回了市里,现在两人分居两地,厂里不少人私下都在传她和秦伟不处对象了。

  “恩,没打算处了,我两性格不合适,拧不到一块去。”李月秋大大方方也没避讳。

  刘大姐一听这话来了精神,“不合适就再找合适的呗,你模样好,可以慢慢挑……不如姐给你咂摸介绍一个。”小姑娘怎么着也不愁嫁,何况是李月秋,白嫩可人,顶俊俏的漂亮模样,在石林县是有名的水灵,才进肉联厂的时候,多少小伙子往前凑,可劲的献殷勤。

  李月秋摇头摇的像拨浪鼓,“我暂时不想找对象。”

  刘大姐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只以为是女娃娃脸皮薄不好意思,继续热心道:“可以先见见看,吃顿饭,处不处再另外说,我给你介绍这个小伙在国营饭店上班,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个头高,人斯文,还孝顺,他早前见过你,有这个意思。”

  李月秋唇瓣微张,有些惊讶,没回过神,“嗯?”才说要给她咂摸,立马张口就介绍上了?

  “他家爸妈都是厚道人好相处,家里条件宽松,人已经给话了,你要几条腿都给!”

  李月秋:“……”

  第2章 食堂

  刘大姐把男方家里的情况说的天花乱坠,都快拍胸脯打包票李月秋嫁过去一定享清福,结婚三转一响是标配,另外给几条腿就看男方家里怎么给了,桌椅凳子床这些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一般都是给的32条腿或者是72条,腿当然是越多越好,这代表男方家的心意也是女儿家的体面。

  不过人也说了,自己儿子喜欢,该给的体面会给,只要姑娘愿意好好过日子,给几条腿都行,就是108条腿也拿的出来,不会薄待了。

  李月秋噗嗤笑出声,笑得跟三月里的桃花似的娇俏,脸颊生粉,眼珠儿明亮剔透,“姐,我真不打算找对象,我……”她欲言又止,抿着嘴角笑着摇头,不想再多说什么,专心做手上的工作。

  刘大姐看着她的模样,心咯噔下凉了,昂扬的斗志也没了,得知李月秋和秦伟可能不处对象了,不少没对象的小伙们纷纷按捺不住心思,私下里打听来打听去的问情况。

  也不怪他们一个两个的猴急,李月秋长得太出色了,有让男人都围着她转的本钱,就说说现在,厂里包装肉的活计轻巧,基本是女职工在做,很多年纪都不大,十六七岁正好的年纪,娇生惯养家里人养得仔细,不说貌美如花但各有各的好。

  不过什么东西放在一起就有对比有高低,李月秋坐在那里明明穿着和厂里人一样宽松的工装,但穿在她身上就显得动人,宽松的工装也掩盖不了细软的腰肢,说起话来眉眼含笑,手里做着活计,十根指尖雪白通透,看着招人稀罕的紧。

  国营饭店的小伙和她沾了点亲戚,知道她和李月秋一个车间,特意带了半只烧鹅找她牵线做媒,媒要是成了,还能收到22块的媒人费,她这才厚脸皮找李月秋说道,但瞧李月秋的样子估计这小姑娘心里恐怕还惦记着秦伟那个香饽饽呢,说是不处了估计也就是闹别扭嘴上说说,秦伟家在市里,市里条件好,小姑娘肯定乐意上市里而不是呆在县上。

  看来她介绍的怕是没谱了,白吃人家半吃烧鹅,得找点礼还回去,刘大姐肉痛,早知道就该坚决抵住诱惑,不向烧鹅低头。

  做了一上午的工,厂里的机器运转的咔咔咔的响,直到有人喊开饭了流水线上的工人才停下了动作,李月秋小小的松了口气,把袖套和围裙摘了,拿上铁皮饭盒跟着人流去食堂吃饭。

  肉联厂在众多厂区里的福利是最让人眼馋的,其中就包括工人食堂的饭菜,每隔几天肉菜交错,油水足味道好,她是临时工,不像是正式工有饭补,但只要花钱和票就行,比外面下馆子的便宜还好吃。

  饭点人多,食堂里飘散着诱人的香味,白色的墙上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工人们手里拿着铁皮饭盒整齐的在窗口排队打饭,窗口位置上方挂着块小黑板,用粉笔字端正的写着今天的菜单,其中红色粉笔写的是特供菜色。

  她早上只吃了一个番薯,这会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排到窗口位置之后把手里的一份钱和粮票主动放在旁边的小筐里,要了个油饼和长条茄子,最后又单独要了一个4分钱的白水熬白菜。

  打菜的大师傅一勺茄子下去打了满满的一铁盒,浇头多,香气扑鼻。

  她端着饭盒在拥挤的人群中找位置坐下,以前就喜欢吃这里的油饼,用猪油炸的,混着些猪肉韭菜末,外酥内软,长条茄子也是猪油烧的,烧的足够透,酱汁够入味,吃进嘴里入口即化,软的没边了。

  快吃完的时候,远远的看到在食堂门口站着个矮人半头的小姑娘正拉着厂里的人问,问完之后一双眼睛瞟来瞟去在人群中找人,李月秋低垂着眼,极快的咬下最后一口油饼。

  “月秋姐!”穿着粉色上衣和蓝色裤子的李艳看到她之后,眼睛一亮,挂着斜跨包笑得天真烂漫的跑了过来,厂里人穿的是统一的服装,一整的藏蓝色,谁要穿的不同,一眼看去很容易分辨,李艳在上初中,学校在隔壁离肉联厂不远,走路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过来。

  “我找了你好久,你今咋不在食堂门口等我?害我都找不到你,只能到处拉着人问。”李艳说着视线移到了李月秋面前的铁皮饭盒上,饭盒里上就剩点烧茄子的酱汁,整个食堂都是饭菜的香气,她噘着嘴,半抱怨半撒娇道:“月秋姐,我还没吃饭呢,刚刚过来我看窗口小黑板上写着有油饼,我想吃油饼,烧茄子也想吃。”肉联厂的工人有些会给家属带饭菜,想吃特供菜速度得快,她找月秋姐找了有一会,再不去排队恐怕吃不上油饼和烧茄子了。

  李月秋把铁皮饭盒收起,清亮的双眸带着疏离,抬了抬下巴,指着前面食堂的窗口,“喏,窗口那应该还有,想吃排队去打,我一会还要上工,先走了,你吃完赶紧回学校。”

  她说着从凳子上起身,给没位置吃饭的工人挪位置,食堂的桌子凳子就这么有限的几张,有些工人来晚了是站在门口吃的,她得给人腾地儿。

  李艳愣住了。

  “月秋姐……”李艳看她走远,一时急了赶紧拽住她衣角,小声尴尬的说:“姐……我,我没带钱和粮票啊。”她身上只有出门时她妈给的一毛零花钱,但她在来的路上已经买了两根糯米冰棍吃,粮票更是没有,而且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去,厂里食堂的饭菜是给工人吃的,不供应给外人,月秋姐要是走了,怎么证明她是工人家属。

  李月秋不说话,她10岁的时候到城里来上学,打那起就一直寄住在小叔家,将近7年的时间同住一个屋檐下,李艳比她小几岁,她把人当亲妹妹照顾,感情比旁人来的亲厚,但她想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