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我在海岛享受人生 第735章
“铁芯铜皮?”林夕涵觉得这个结构似曾相识。
直播间弹幕——
“铁芯铜皮?!”
“铁里铜裹铜发熕?”
“什么玩意儿?用生僻字麻烦标一下拼音靴靴。”
“读‘贡’,意思就是大炮。”
“还真有这个结构啊?”
“有,晚期朱制的火炮,是西方传入之后,咱们改进了又反向技术输出出去的一种火炮。”
“也算是红衣大炮的一个变体。”
“挺牛逼的啊这么看起来。”
“是啊,红衣大炮纯铁铸造,炮身沉重,射速慢,但是射程非常牛叉,威力足够破墙。”
“看出来了,许神的红衣大炮,轰那些蝎子就跟玩似的。”
“大炮也有铜铸的,其实性能会更好一些,气孔很少甚至没有,不容易炸膛,使用年限也长。”
“不过就是成本高,而且铜过热容易发软,也是个弊端。”
“铁芯铜皮是后来的改良款了,成本低很多,但性能同样牛逼!”
“应该是能承受更大的膛压,其实也就意味着威力更加强悍!”
“所以,许神这一波,是要复制这种工艺?”
“难。铁芯铜皮,许神这貌似还要做成佛郎机炮的形制,整体的工艺难度简直飞起。”
“铁芯和铜皮的拼合,就需要非常高的精度。后膛装填,压不瓷实就影响气密性。都是考验!”
“别说海岛上面搞铸造了,就连外边的很多小作坊,恐怕都搞不出来铁芯铜皮佛郎机炮。”
“搞不出来还是不敢搞?”
“哈哈,哈哈,两方面因素都有。”
“其实主要还是工艺问题。”
“许神敢搞,说明工艺必然没有问题!”
“坐等许神秀一脸!”
“……”
……
铁芯在冷却之后,许乐继续开始熔炼铜矿。
对应的模具也制作完毕。
这是一个长达一米五的砂箱,里头挖出来的模型尺寸,比铁芯粗出来一圈。
同时,模型的下半段封闭,这也就导致若是用它浇铸出来的工件,尾部会是向单侧打开的。
这也提供了后装填的可能性。
铜矿熔化温度低,很快就变成了炽热的铜液,注入模具。
另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件,许乐也都挨个制作好模具,完成浇铸。
林夕涵一边帮许乐搬矿石,一边自己也在脑袋里,根据许乐做出来的工件,想象组合起来的样子。
她惊讶地发现,所有的这些铸造件,竟然都可以完美地拼合起来,不留任何死角,也没有任何冗余。
最关键的是,她到现在才反应过来,整个加工过程,许乐抬手就来。
没有图纸!
如果是对精密度没有要求的工件,没有图纸纯靠自由发挥。
问题不大。
但是像这种多个工件堆叠在一起的,特别是大型工件,没有图纸,简直不可想象。
回想一下许乐之前加工木牛流马或者别的什么物件。
或者索性就是搭建悬空二楼的时候,也都没有任何图纸。
我竟然这么后知后觉……不,不是我后知后觉,是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不怪我,我以前也没怎么进过工坊……她傲娇地把自己此刻的惊讶,归结于没有仔细观察。
很快。
最初浇铸的铁芯,也就是两段铁质铳管,冷却完毕。
砸开砂箱,取出工件,清理干净浮砂。
七十厘米长的铁质铳管,和三十厘米长的铳管后部,出现在砂粒之间。
长管和短管都不是直上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