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秦记食铺

八零之秦记食铺 第33章

八零之秦记食铺 时逢而已 3268 2021-06-01 13:28

  “在宜前镇好啊,对了,下午曼姐你可能要和我一起去拜访一下赵爷爷,如果想提高豆干的品质,这第一关卡就最好和赵爷爷合作。”有工厂就意味着有流动,宜前镇也会发展更好,也算是她的小小贡献。

  秦瑜把赵家豆腐店的情况说了一下,虽然她自己可以制作高品质的豆干,但是想来现在有更好的选择。

  这样的话,不仅能让赵爷爷的技术用另一种形式传承下来,也能改善他们家的生活条件。

  不过唯一的难点还是,固执的赵爷爷,愿不愿意把这个秘方用另一种展现出来。

  -

  王曼曼吃得极为撑,午饭因为有经验,可谓发力十足,那吃到嘴里的也不比陈高远少,结局可想而知,等消食完抵达赵家店的时候,都已经下午2点。

  “赵爷爷在家吗?”豆腐店的门半开着,秦瑜探头望进去也没见到什么人,不过石磨边上的灶台还有热气,“看来我们运气不是很好,赵爷爷可能出门了。不过里面还有热气,应该很快会回来,我们要等吗?”

  王曼曼四处打量了一番老豆腐坊,招牌陈旧,又因为老房子,有些地方已经泛黑,尤其是墙壁,斑驳不已,房间里好像也只有一些木头和白布看起来干净一些:“可这卫生条件…….”

  等不等还是无所谓,只是潜意识里她觉得这有些脏的环境和美味是两个世界的产物。

  “你放心,那些接触的木桶和布,赵爷爷冲洗很干净,你看到的污垢也只是房子时间太久。”秦瑜疏解道。

  这很多时候看得到的干净又未必是干净,反而很多老店小餐馆,房间灶台地板,边边角角的细枝末节是没办法清洗很干净,这可都是时间的沉淀,平日里会非常注意锅碗瓢盆之类,作为高频率使用的老制炊具,长时间高温使用,再加上还要定期护养它们,其实比新的干净卫生多了。

  当然,那些真黑心的餐馆除外。

  “瑜丫头,来买豆腐?”赵大海背着一袋麻袋,步履阑珊走来。

  秦瑜想上手帮忙,可赵大海也是执拗:“你小女娃可背不动,我可不是一般老头。”

  赵大海一个摆尾,就把一麻袋的大豆稳稳放在了木桶旁边,嘴里还感慨:“最近啊,天气热,我做得豆腐不多,不过你放心,你的我专门给你留着了。”

  “我今天来是想和爷爷您介绍两个人。”秦瑜还是先把王曼曼和陈高远介绍完,接着不经意问了一句:“立新哥在哪里啊?”

  这事情也不小,她觉得有赵立新在或许会更好点,虽说她也不会让赵家吃亏,但毕竟还是外人。

  “那野小子,一大早就说出去给我整个好东西,现在也不见人,也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做什么,让他好好给我搓豆子,那屁股就跟着了火一样,怎么都坐不住。”赵大海一说起赵立新,那是说不尽的嫌弃,不过想到还有其他外人在,又转了口,“你说,他要是和你一样乖多好啊,对了,你的豆腐卖得怎么样?”

  “卖得很好,赵爷爷对豆腐的掌握程度实在是厉害,我只是和你说要稍微加一点韧性的豆腐,而不是老豆腐,你就知道我要什么样的。”铁板豆腐和普通的豆腐还是有区别,也因此,秦瑜在说要求的时候,说得特别的详细,而赵大海果然是专家,很快就理解了她的意思。

  “来来来,都坐,豆浆喝吗?或者豆腐脑?我这也没什么茶招待,就这个多。”赵大海搬出了几个小凳子,招呼三人围着一个矮桌坐下。

  秦瑜眼睛一亮,她还没尝过赵爷爷的成品,期待不已:“我想要甜豆腐脑,曼姐,高远你们呢?”

  “我无糖豆浆可以吗?”中午的美味,让王曼曼知道自己现在应该稍微克制一下。

  陈高远则是在甜与咸中纠结了好久,秦瑜看着他脑袋转啊转,只能帮忙说:“赵爷爷我们可不客气了,这小伙子肚子大,可以给他来两碗,一甜一咸。”

  “哈哈,好好好,我这儿多得很,来个一锅都可以。”赵大海起身就走向房子后面的大木桶,开盖后,里面就是厚实的一桶豆浆,他用木勺捞出一勺子,倒入铁锅里,用木柴开烧后,就取出木炭。

  先是捞出一杯醇厚的豆浆,再在锅里加入卤水,一点点搅拌,顺时针十圈,逆时针十圈,直到豆腐脑慢慢成型。

  房间里已经满是醇厚的豆香味,直到现在,王曼曼才有几分确定。

  她这是第一次闻到这样极致到沁人心脾的豆香。

  等拿到手,就看到了白如玉,嫩若脂,动似云的豆腐脑,只是还有些烫手,秦瑜耐心地吹着晾着,感受着萦绕在鼻间的清香。

  赵大海的甜咸豆腐脑相当简单粗暴,就是一把糖,和一勺酱油,不过,秦瑜都不用尝,就知道这个味道一定不差。

  等晾好后,秦瑜忙舀上一勺,送入口中,因为酌料实在简单,味道就是单一的甜,只是拥有更为突出润滑感,连带着豆香的醇厚,让人难以遏制渴望,一勺又一勺地接连不断:“好吃,赵爷爷你这豆腐脑,绝啊。”

  “嗯嗯嗯。”陈高远也差不多,咕噜咕噜,也不住地点头。

  相对而言,喝着豆浆的王曼曼,矜持一些,手工磨制的豆浆没有机器来得细腻,她的舌尖就有颗粒感,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充满时间沉淀的豆腐坊,这杯豆浆带来的口感,极为浓厚,而且还有一股回味特别的甘甜,很淡很熨帖。

  第23章 卖豆腐 苦

  赵大海仔细听完秦瑜的讲述,浑浊的眼睛看向了他后面的大石磨,神情看不出喜怒,但是秦瑜却感受到了一股哀伤。

  这个石磨是从赵大海曾祖父那辈就留下来,如今算算时间至少也是百年。

  赵大海沉默了许久,走向他放下麻袋的地方,把豆子装进了木桶里:“瑜丫头你们先走吧,这件事等我考虑考虑。”

  前脚秦瑜带着豆腐和王曼曼两人离开,后脚赵立新就推着一个机器斗志昂扬地回到豆腐店:“老头,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最先进的磨豆机。”

  快步搬到屋内,给赵大海介绍他费尽千辛万苦搞来的磨豆机。

  平日里磨豆最为累人,有了这个之后,他觉得赵大海肯定会轻松许多。

  怕赵大海不理解,还直接把磨豆机插上电,翻入豆子碾压磨碎,嘴里继续介绍:“现在科技进步了,以后啊,你就不用累死累活磨浆了,是不是很省心?”

  看着轰隆隆的机器很快就倒出豆浆,赵大海原本就有些微酸的鼻子,一下子就更难受了。

  瞧见赵大海泛着红的眼眶,这是赵立新从没见过的模样,即便当初自家大哥不告而别,赵大海都没流过一滴眼泪。

  “爹,你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情?”赵立新慌乱地蹲跪在地上,想挽起袖子给赵大海擦眼泪,只是为了搬运,衣服袖口都是黑油,脏得很,无奈,扯起肚子前面的衣服,用里衬擦拭,“哎呦,你别哭了,有什么事情和我说?我……”

  “小新啊,你是不是真得不想做豆腐?”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大海死死盯着赵立新的眼睛,想要望入他的灵魂深处。

  老人言,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赵大海早在大儿子离开的时候就曾想过,是不是真得因为太苦了,才让儿子背离自己。

  挑黄豆,晒干,泡软,磨浆,过滤,锅煮,卤点,豆制品很多工艺都离不开这些繁琐的工作,他这一辈子,如此循环,成为了印在骨子里的记忆。

  可现在,对于下一代来说,这些他非常骄傲甚至热爱的工作,反而落得让自己的孩子逃离,死命抵抗的下场。

  “算了,以后我也不逼你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不等到赵立新的答复,赵大海扔下手里挑完的大豆,又看了眼还在工作的机器,径直离开了豆腐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