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的大玩家 第477章
能够凭借演员带动电影,已经不存在了。
当然了,苏宁还在电影介绍之后,对于每一部电影都做了精准的点评以及吐槽,这符合娱乐至死的形式,也更加有看点。
这并不是很稀奇的点子,不过对于如今这个时代,是一种大众化的点子。
苏宁周围,呈现一个真空状态,
站得越高越好,苏宁发现自己真正的朋友其实越少,在他尚未成名之前,认识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可是成名以后,他发现围绕他周围的,往往都是一群拥磊者。
幸好他并不孤独!
只不过这一次的电影奖,他并不想叫来什么朋友助阵,万一电影奖失败了,那么丢脸也丢他一个人。
总而言之,电影奖进入颁奖环节。
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电影,四个最为重量的奖项,全被苏宁收入囊中,而且都是苏宁一个人。
今夜的炎黄奖,是苏宁一个人的舞台。
台下的明星与导演们心情复杂,明明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就是没有办法反驳。
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没有文艺片的什么生路了,票房更是惨不忍睹,可是拿奖却是倚靠这些电影。
然而内地的电影,对于文艺片的概念始终是模糊的存在,如同犯罪片,直接给归类到商业片当中,这是很片面的。
只是,没有任何机构来梳理这些,哪怕金牛奖,也只是大导演的舞台。
没有竞争哪里来的进步,电影是面向观众的,那种给一小撮人欣赏的电影,实在不是什么好电影,大众都能欣赏,甚至能够流传的才是好电影。
这是一个真相。
没有人愿意接触的真相。
当然这也不是否定那些文艺片,只是太过的刻意反而会使得电影本身的艺术受到损伤。
看着苏宁一次又一次上台领奖,台下的那些人如坐针毡。
他们甚至意识到,炎黄电影奖的目的其实在开启观众的智慧,提高观众的品味,时间已经到了十点左右,可是电影的评价依然没有结束,似乎苏宁有意拖延时间来加强解说。
最后,苏宁发言道:“或许电影是一门艺术,可是艺术的存在不就是为了让人欣赏的吗?如果只是给一部分人欣赏,那么只能走向灭亡。可能有人觉得我演技很差,这一点我不反对,可是有人的角色能够超越我的黑夜战神与丑脸人吗?”
台下一片寂静。
没有人愿意自取其辱。
“看来是没有人反对了,我们电影圈如今还是在冉冉升起的阶段,票房潜力也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不像好莱坞,已经接近极限,所以这个电影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电影更加的大众化,精品化,观众越多,那些文艺片的导演票房也能好看一点,不是吗?”
苏宁没有理会台下众人,自顾自说道:“从这部电影开始,我希望各位能够了解电影的目的,票房永远是最重要的,艺术永远都在票房以后,因为没有票房,那么电影圈的文艺片还有人看吗?”
“我看是没有,不过票房因素很多,商业片与文艺片有界限,可是也得看拍摄的水准……”
燕京“炎黄歌剧院”外,大雪漫天。
歌剧院内,苏宁一骑绝尘。
或许有人怀疑这是暗箱操作,可是这两年h 国电影,又能有几部电影能与《光与暗》的综合实力抗衡?
《光与暗》的剧情架构被飞纳公司的导演诺亚买了版权就是证明,诺亚可不是什么小角色,蝙蝠侠电影第一部 的成功已经让他成为了好莱坞的一线导演,而且是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导演。
他能如此看中《光与暗》,足见其优秀。
更别说,《光与暗》的录像带在m 国大受欢迎,一点也不逊于本土那些主流电影,这是极为罕见的。
死气沉沉的电影圈,因为炎黄电影奖的新生,开始有了一点别样的味道。
意味深长!
第260章 铺天盖地的宣传
《光与暗2》因为太多特效镜头的缘故,需要接近四个月的后期制作,故而,这部电影经过最终的选择,定档于暑期,全球公映。
这可能也是h 国第一部 全球公映的电影,其中蕴含的意义非同凡响。
飞纳接档《光与暗2》的电影是诺亚的《黑暗骑士》。
这部主线沿袭《光与暗》的蝙蝠侠电影,因为《光与暗》的热度以及这部电影本身的热度,让其热度超越了《光与暗2》。
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毕竟蝙蝠侠在m 国的人气实在是可怕,从没有跌出过前三,而且第一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商业价值大得可怕。
没有人认为《光与暗2》能够在m 国电影票房上超越《黑暗骑士》,不过全球票房上,或许可以努力一下。
毕竟《黑暗骑士》的风格偏向于蝙蝠侠的黑暗写实,远不如《光与暗》的那种寓言式的电影,哪怕有黑暗,可是包含着宿命,没有太多尖锐的社会话题。
不过这些都不是苏宁关心的话题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开。
任务只差票房,而这一部电影,哪怕百分之一的票房也能完成。
因为要离开了,所以苏宁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或许是在这个世界足够努力以及这个世界与现实太过接壤的缘故,使得苏宁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异常的强烈,外加生活太过安逸的缘故,那些热血的玄幻世界反而让他有种莫名的忌惮。
人命如草芥的时代,真的不好。
可是苏宁又不得不回去,其一是已经骑虎难下,其二是那个世界有他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