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第44章

  纪得安听着对方叽里呱啦的胡言乱语,都要气笑了,这是分不清梦和现实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酒量还是烂的不行,一喝醉就话唠。

  不过,纪得安还是感动的,有这样一个经常惦记自己的朋友,他这前二十六年,人际交往方面也不算差了。

  向勇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县令大人喝醉酒是这个样子。

  怪不得大人基本上不出门应酬,这个酒量,到了酒桌上真的不行。

  他现在就是非常后悔,自己干嘛要跟着来?人家老朋友叙旧,他来干嘛?还不如在县衙跟兄弟们一起值班呢,现在只希望大人酒醒以后不要记得他在场,他怕大人杀人灭口。

  纪得安喊向勇一起把林朝贤扶起来,向勇干脆把他家大人背起来了。

  林朝贤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媳妇,养家,养我,好!”

  快出厢房的时候,向勇忍不住回头问纪得安:“纪先生,明天大人酒醒了,会记得今天喝醉的时候说了啥吗?”

  纪得安被向勇愁眉苦脸的样子逗笑,给他吃了一枚定心丸:“不会,他明天酒醒了之后,只会记得自己喝醉之前的事情,之后的就不记得了,向兄弟放心。”

  向勇这才放下心来。

  把信传了出去,又遇到了之前的好友,纪得安心情好了很多。

  正月十五,谢璟的回信和送来的夫子一起到了。

  纪得安顾不上拆信,先把远道而来甚至拖家带口的夫子们安排在了宿舍。

  幸亏当时建的时候是按照20人的住宿标准建的,不然怕是要找村民们腾住房,或者让其中的几个住到纪家的客房。

  “谢过院长”几人没想到这个乡村院校的住宿环境竟然比他们想象的好很多,他们之前甚至以为自己会住到漏风的土房子里去,没想到会是青砖大瓦房,还是单人间,床铺被褥都很齐全,他们自己带的东西有些根本就是多余的。

  纪得安年前就带着纪得宝和纪得平趁着办年货的时候把屋里的东西添置整齐了,还在学校和宿舍之间建了个棚子,充做食堂,专供学校里的夫子们吃饭,厨娘请的是村子里厨艺最好的秀芝婶,一个月二百文的工钱,村里其他人家羡慕的不行。

  这次送来的夫子,三男三女,纪得安安排众人住下之后看起了谢璟的信。

  第一封信很简洁:答应了纪得安的请求,帮他查奶娘和小翠,以及他的妻子。

  另外一封则比较啰嗦,详细介绍了这次来的夫子情况,还问了好。

  三个男夫子:

  闵育洲,四十六岁,前朝官员,被诬陷入狱,新朝建立后被放出来的,不想再做官了,所以谢璟找到他的时候,答应了,带了全家过来,妻子苏氏,女儿闵茹霏和离在家,还有个七岁的外孙,儿子闵顺安,十三岁。

  李义泉,宫中太监,现年三十岁,谢璟抽调女官的时候自请离宫,前朝举人,被人陷害入宫,没有子嗣,但是带了曾经的妻子陈氏。

  王司方,前朝秀才,弃文从武,伤了腿,现年二十五岁,也是带了全家,父亲母亲,妻子何氏,双胞胎女儿三岁。

  三个女夫子:

  宫中女官孙静英,三十岁,善女工,带有两个侄女。

  前宫中女官罗文香,三十七岁,善音律,带一子五岁。

  前朝首辅之女郑云舒,精通四书五经,科举文章信手拈来,前朝著名才女,年二十七,带一女九岁。

  纪得安看着最后一个名字,郑云舒?不是早就身染恶疾去世了?纪得安科举入京之时,距离郑云舒“去世”三年了,房间依然流传着关于她的传说,无数人感叹她英年早逝,居然是假的?

  算了,只要有真材实料就行,纪得安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这个郑云舒可是个非常重要的夫子,纪得安觉得有她在,学堂女生的成绩能提高一大截。

  当然,纪得安也不是说另外两位曾做过宫中女官的女夫子不好,女红和音律,女孩子们估计也是喜欢的。

  加上秦夫子的医学知识课,女童这边的课程比男童那边丰富不少。

  纪得安看着几位夫子的介绍,在考虑一件事:要不要根据之前的期末成绩分班呢?

  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也便于夫子们上课赶进度。

  第30章 关于分班

  思量许久,纪得安在开学第一天的晚上就组织所有夫子开了会。

  新来的夫子几乎连歇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被纪得安叫到学堂的一间空房子里。

  屋子里摆着一张大大的桌子,两侧长边跟前被放了五六把椅子,短边只有一侧放了把椅子。

  纪得安坐在只有一把椅子的短边,邀请几位夫子入座。

  纪得宝和纪得平都坐在右侧六个椅子的一边,秦夫子则坐在左侧五个椅子的一边。

  新来的夫子们也陆陆续续入座,男夫子挨着纪得宝两人坐下,女夫子挨着秦夫子坐下。

  “你们面前是我们学堂目前的状况,包括教学进度、学生成绩、以及学堂介绍,几位夫子先看一下”纪得安举起面前的小册子示意。

  纪得宝和纪得平识字不多,算数倒是可以,但是写文章或者看文章就抓瞎了。

  纪得安看着二人尴尬地跟着众人一起动作,假装看的很认真的样子,决定让这两个人也跟着新来的夫子上课,如今夫子多了,他们两个也能有时间来提升自己了,总不能除了算学啥也不会,认字写字还是要学的。

  众人翻阅的很认真。

  良久,面容白净的李义泉率先放下手中的册子,开口:“纪院长,您打算让我们教什么?按如今的上课方法,岂不是每天都会有一位夫子没有课上?”

  “李夫子莫急,让大家先看册子,为的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咱们学院的情况,我知道,各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如果对学院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纪得安说的十分诚恳。

  李义泉又重新拿起册子看了起来,在心里思索能提什么建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