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第29章
听出谢璟的疑问,纪得安开口解释:“所谓教育基金,就是这笔钱只能被用于发展我大庆的教育事业”
谢璟明白了:“那我回去就禀告父皇,让他把这些钱用来资助贫困学子读书”
纪得安摇头:“我并不是这个意思,这笔教育基金,我想请求陛下先用它筹建一些院校,用来培养人才”
“先生所说的这种院校与如今的书院有何不同?”谢璟不理解。
“如今的书院,都是备考科举的读书人,但是我所说的这种专业性院校与之不同,比如说专门培养弋?夫子的学校、专门培养大夫的学校”纪得安给谢璟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没办法,支教和支医的人才真的太缺了!
第19章 “本应该”
“这,先生,我无法做主”谢璟有些为难,这样的大动作,没有父皇首肯,他就算答应了也没办法做到。
魏明一直站在一旁听二人谈话,此时终于插进来一句:“先生不妨写个方案,由阿璟带给陛下,交由陛下定夺”
纪得安无奈,只能在两人的注视下用秸秆造出的纸张写了足足十几张字,从建造这些院校的原因、用处,写到院校的结构设置,甚至连招生对象、招生方案、建校地址选择都写了进去。
一匝纸交到谢璟手上,纪得安内心十分沉重,这一交,主动权就没有了,如果对方言而无信,自己这造纸术交上去什么也得不到,这份与院校有关的计划方案便如同废纸。
“先生,除了这些要求,您还有别的要求吗?”谢璟接过纸张,跟之前那张造纸术的方子一起叠好,用绸布包起来,放到怀里。
“没有了”纪得安有些萎靡,万一这个皇帝觉得他的方案不可行或者嫌他多事呢?
“先生递上如此珍贵的造纸术,我却不给先生好处,这怎么可以?”谢璟觉得纪先生之前提的要求是为国为民的,半点都没有考虑给自己留些好处,虽然高风亮节,但是以后事情传扬开来,百姓只会觉得皇家小气。
“先生,我们二人回去,必定会为先生美言,金银赏赐必定不会少了的。”魏明提醒。
“对对对,先生研究出造纸一术,劳苦功高,父皇肯定会给先生丰厚补偿”谢璟松了一口气,提醒自己回去之后不能忘了给先生讨赏。
“金银赏赐?”纪得安不稀罕,不过,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那纪得安也不客气:“我并不需要多少金银补偿,如果小公子有心,帮我用这份赏赐资助一些寒门学子吧”毕竟这造纸术并不是真的被他所研究出来的,这赏赐他拿了也不觉得安心。
“那先生呢?总不能什么都不要”谢璟没想到对方如此回复。
纪得安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缺,钱这种东西,够花就行,他也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生活贫苦,需要改善。不过,倒是可以为村子里争取一点好处。
“小公子若真的想赏赐我,不如帮村子里建两所学堂,一所教男童,一所教女童”纪得安说出请求。
“可以,只不过,为何要建两所?”谢璟不解,女童也要上学吗?
“小公子,男童女童同样是人,男童可以上学,女童为何就不可以?”纪得安面容冷肃。
“不是,我的意思是女童上了学也没办法科举……”谢璟没想到自己刚才的话让纪先生变了脸。
“那是因为你们从不给女童机会!哪怕掌权者手下无人可用,却从不考虑占了总人口二分之一的女子!”纪得安生气,这世间,从未有什么男人可以,女人不可以的事情,就连人类繁衍的必须——生育,都是女人可以而男人不能。
他在现代的时候,就有许多女性同学在学术领域和工作岗位上远比男性出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不都是人?凭什么在这古代女人就必须低男人一等?
不就是因为——掌握话语权的,是男人吗?
谢璟有些被吓到了,他不懂,为何纪先生身为男子,却为女子遭受不平如此生气;他也不明白,为何他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会让纪先生觉得不公平。
纪得安说完,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可是,如果他现在因为穿越到了古代,就理所当然的觉得古代的女子应该比男子地位地下,那他在现代接受的教育不就白费了吗?他对得起因公殉职的母亲吗?对得起那些在他读书生涯里教会他许多知识的人民教师吗?
他的良知,他的教养,不允许他对村子里的女童视而不见。
他承认,那天被婶子理所应当的话刺激到了,受过男女平等教育的他,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到了古代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女童没有受教育权是应该的。
虽然他也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甚至顺应这样的“本应该”,但他身为一名里正,身为一名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三支一扶服务人员,红色思想早就融入了他的血液,村里的每一个人,男女老少在他这都一样,如果让他只建一所学堂,只让村子里的男童上学,抱歉,他做不到。
就连那份院校方案里,他也要求了平等招生男性女性,医生和教师,在现代甚至是女性在这两个领域占多数,凭什么在他递交的方案里,要抹去她们的机会呢?
“先生,您的要求我答应”谢璟不是办不到这个要求,只是没想到纪先生会专门建一所教女童的学校,所以才好奇发问,之前纪先生一直和颜悦色,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惹纪先生如此生气。
“好了,你们拿了东西就走吧”纪得安心情不好,不想再跟二人有所交谈。
被赶走的谢璟和魏明二人并不知道自己带回去的“秸秆造纸法”、“建校方案”会给朝野带来多大的震动。
谢璟离开的第二天,纪得安就又一次召集了村民。
“里正,这是又有啥好事?”村民们现在已经学会跟纪得安开玩笑了,询问的人呲着大牙,挤眉弄眼的。
“对啊,又有好事了!”纪得安也笑起来。
“啥好事啊?”纪得宝挤到前面问,他天天搁得安哥跟前,他咋不知道。
“前些天,来咱们村里了两位贵客,昨天刚走,走之前说要资助我们村建两所学堂”纪得安没说为什么对方愿意资助。
村民们被“资助建学堂”的惊喜砸懵了,也没想到问为啥会愿意资助,偶尔有想到的,也只以为那二人是里正做官时的人脉,愿意资助是里正的请求,对里正更加感激了。
“啥?还有这好事?”村民们热闹起来。
“贵客走之前给我留了建房的银子,下午我就去村里划两片空地,咱们明天就开建,大伙来帮忙建房的话,按镇上的价格给大家发工钱,得宝下午去县里买砖瓦”纪得安分配任务。
“咋还建两所学堂呢?”人群有人在大家忙着欢呼的时候发出疑问。
“人家贵人是京城人,京城是女子也要上学的,咱们村也建两所,不收束脩,建好之后全村的适龄孩童都要来入学,不论男女,人家会派人来抽查的”纪得安只能仗着村民们没出过门,不知道外面啥样,忽悠大家。
村里逃难过来的散户有些倒是知道,但纪得安在村里威望高,知道的人也没有说出实情,而且,男孩女孩都能免费上学,这是占了便宜的大好事,没必要把真相挑出来。
“这女娃上学能干啥?”村民们有好些人并不乐意,女娃上了学,家里小孩谁来照看?
“上了学,认了字,将来能去工厂里打工”纪得安诱惑大家,没人能跟钱过不去吧?就算现在没有工厂,纪得安也会在之后弄出工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