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第7章

  “大家等会儿背着筐,跟我一起上山,我带大家去找。”纪得安招呼人群跟着他往山上走去,打断了纪二叔想要接着教训自家小子的想法。

  “小兔崽子,你给我等着,回家我非要教训你一顿不可。”纪二叔背上筐子,扭头瞪了一眼缩在几个好哥们中间的纪得平。

  放完话,扭头跟上了大部队。

  ……

  带着人到了昨天的那片小平地,纪得安停住:“到了。”

  跑到前面的纪得平就跟在纪得安后面,闻言看了一圈周围,哪有?他没看见刚吃的那个褐色小果实啊?

  纪得安走到树下,摘了两个青色的刺球,用特意带上的匕首,弄开外面的刺壳,漏出里面浅褐色的板栗。

  递给村民“这就是板栗,大家带着外面的刺壳摘下来,分成三队,我给大家分配任务。”

  纪得平看着漏出板栗的刺球惊讶极了。

  这个刺球他见过呀,怎么就没发现里面藏的还有板栗这种东西!?

  里正不愧是当过官的读书人,见多识广!

  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听到纪得安要分配任务,纪得平立刻上前:“得安哥,你说要干啥,我可是啥活都能干,干的可快了!”不自觉的就换了亲近的称呼,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好!会爬树吗?”纪得安盯着眼前晒得黑亮的小伙。

  “那必须会啊,不会我咋上树掏鸟蛋啊!”纪得平忍不住嘚瑟。

  “那好,大家爬树功夫好的,都举手!”队伍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举起了手,甚至有些纪二叔这样年纪的也举起了手。

  “行,现在会爬树的年轻人都放下筐,在我转悠的这一圈范围找个树,爬上去,千万记得,小心一点。”得了命令的大小伙子们跟猴一样,快速在树上攀爬。

  “剩下的人,快速把我说的这个范围,树下的枯叶清理一下。”其他人也快速放下筐子,开始清理枯叶。

  纪得安也上前帮忙。

  不一会儿,一群人就把这一片清理的差不多了。

  指挥大家散开到其他地方。

  纪得安抬头,气纳丹田,对着树上的人吼:“把树上刺球摘掉!直接扔下来!注意别砸到人!”

  吼完,上空立马就有刺球扔了下来。原来他们爬上树之后,就已经忍不住摘了几个刺球了。

  看着树上的人已经开始投入工作,纪得安吩咐妇女们找低矮的板栗树摘板栗,至于剩下的人,负责往山下搬运。

  “大家把刺球背下山,统一倒到我家门前那篇空地上,我娘组织了村里其他干不了重活的人帮忙去壳。去完壳我们统一发放。”纪得安交代剩下的人,分工协作,弄得快点。

  “里正,这东西大概能弄多少啊?”

  “这一大片,往西望不到头的都是板栗树,我估摸着,怎么也有个几千斤。”这还是纪得安低估了的。

  “几千斤?”那怎么分每家都能分到不少!负责搬运的汉子们干劲十足,一时没有装满的筐子,不少人都找自家媳妇或者女儿一起摘板栗了。早点装满筐,他们早点背下去。

  纪得安也加入了摘板栗的队伍,不是他不想背,是他的小身板扛不住,那一大筐,他虽然能背起来,但也没信心能在山间来回搬运。

  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中午都不想下山吃饭,还是纪得安说中午给干活的人发栗子煮着吃,大家才背着筐下山,生怕耽误干活,所有人筐里满满都是刺球,纪得安也不例外。

  艰难的下了山,把筐倒干净之后,纪得安给每个参与干活的人,包括剥栗子刺壳的人都发了一斤去了刺壳的板栗。

  还见到了之前的那个叫阿木的少年,也在纪家门口帮忙给板栗去壳。

  嘱咐大家回到家之后给板栗切个口子再煮,好剥又熟的快,纪得安拍了拍身上粘的碎屑,就要进屋。

  少年领完板栗,跑到纪得安面前:“里正,赵大夫说不收我医药费,让我帮他采草药抵账,不过,我还要谢谢您,谢谢您愿意借钱帮我和我娘垫付赋税。”少年站直身子,抬头直视纪得安,眼里是浓浓的感激。

  纪得安听到少年的话才想起来自己还没给赵老爷子送诊费,不过,用采药抵诊费,看来这个阿木之前学过辨认药材啊。

  纪得安在心里留了个印象,挥手让他回家照顾娘亲,感谢什么的,纪得安今天上午收到不少,不觉得自己真的帮了什么大忙,村民自己互相借借说不定也能凑齐,自己只是给他们省去了一些麻烦。

  再说了,那些钱不是白给,都是立了借据的,将来村民们有了钱,还是要还的。

  不是纪得安舍不得直接把钱送给村民,而是他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带着村民们富裕起来,比直接发钱给村民让他们富裕起来更好。

  扶贫,要先扶志!

  吃过午饭,纪得安还没休息多久,就带着匆匆赶过来的村民们继续背着筐上山,来的晚的,交代纪母让她告诉他们自行上山。

  纪得安带着村民们又开始投入了板栗大业。

  ……

  忙了两天,纪得安带着村民们足足背下山了可以垒一座小山的刺球。

  明天就要交税了,纪得安把剥好的板栗称了重,已经有四千多斤了,纪家村共一百多户人,本地人大多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加起来足有一千多人。

  纪得安按照人头数,每个人分到四斤板栗。

  看着单个人不多,但是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二十几口人,加起来分的量还是不小的。

  村民们拿着板栗袋子或者板栗筐的手沉甸甸的,但是笑的眼睛都要眯起来了。两天时间,整了能吃好几天的口粮,能不开心吗?

  “大家回去之后,如果想把板栗保存起来,记得晒干,放到通风的地方。”纪得安把装板栗的麻袋递给村民。

  “放心吧里正,我们土里刨食了半辈子,咋会不知道粮食要晒干了才能放的住?”排着队等着分板栗的汉子粗着嗓门笑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