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科举为官指南

科举为官指南 第156章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5395 2021-05-25 08:31

  而十年的时间,也足够大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两个五年计划过去, 大周现在社会各方面都是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的。

  纺纱机和蒸汽机在五年前就被发明了出来, 当时蒸汽机这个东西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

  电这个东西终于也有人搞懂了, 成功让水力发电成为了事实, 而电灯这个东西, 因为杨云清知道其中最关键的材料钨丝, 不必让人像爱迪生一样失败上千次才能找到这项关键材料。

  所以这难度也降低了许多,在杨云清派人寻到了钨矿之后,电灯在今年也被发明了出来, 只是现在研究还不够,仅仅只能做到让灯亮几秒而已,离投入民间使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不过随着大家的研究,让电灯进入百姓家也是早晚的事情,杨云清在有生之年肯定能见到这一天。

  这些年因为朝廷对发明者大力嘉奖,甚至出台了专利权这一律法,不少人因专利暴富,所以民间发明创造之风盛极一时,而杨云清当初总结出的那本册子,基本上只要识字,人手一本。

  而因为那本册子上内容的启蒙,也让不少有志之士投身于这个刚刚萌芽的近代科学中,许多衍生出来的理论体系也都在慢慢发酵,各门学科,例如物理化学也渐渐有了一个影子出现,假以时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现近代科学的雏形不成问题。

  因为有杨云清这个作弊器,理论体系发展这么快一点都不奇怪,许多理论体系其实只需要一个引子而已,之后自会有人被启发然后完善发展,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

  而义务教育这些年也做得轰轰烈烈,现在十年过去了,当年入学的孩子大都已经十七八岁,现在也步入了社会,不识字的人有,毕竟到了现代都没有完全消除文盲,但是这一年龄段不识字的,只占总人数的三成,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这些经过了学院具有一些现代化教育的孩子,他们与上一代的思想观念有很大不同,这也为大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女子的地位在改革中也上升了不少,虽然离女子可以如朝为官还早,但是总有露出曙光的那一天。

  至少现在,经过这十年变化,女子改嫁或是直接立女户招赘这种事情已经很常见了,再也没有敢税闲话的,毕竟有着朝廷的政策支持。

  随着各种发明越来越多,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的发明,并不像蒸汽机那样有点现代化机器的影子,但是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说,也确确实实有点作用。工厂在大周也遍地开花,如此更是带来了无数的做工岗位,女子们也能走出家门,赚的钱也不比男的少多少,她们的地位也因此理所当然地提高了。

  毕竟在百姓中,尤其是现在随着义务教育改革,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以前那些女子以夫为天的说法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是也少了不少,这个时候,大多数时候,家里面谁赚的银子多,谁自然腰杆子硬,拥有了话语权。

  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变得少了许多,因为从最简单最市侩的角度上讲,养一个女儿,最后绝对不会亏,她们也能赚银子,自然就不像以前那样被称作“赔钱货”了,甚至因为她们能赚钱,这出嫁前在家里腰杆子也能硬起来,爹妈更不敢随意打骂。

  虽然道理有些残忍,但是却是事实。对于上一代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来说,只有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才能说服他们,不过等到了下一代,相信就不会这么难了,到那个时候,已经又过了好几个十年,大周的变化肯定比现在多上许多,女子也能闯出一片天来。

  当然了,农业是国家立根之本,这十年大周发展过快,虽然肉眼可见地飞速发展了起来,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基础是不稳的,所以这农业就更要重视起来,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底下毁掉整个改革大业。所以这个时候朝廷对农业的补贴也加大了许多,有的地方,光是补贴,都比种的粮食贵,这个自然也为了稳住农户。

  这些补贴的银子,都是靠着那些工厂的税收,而那些令人暴富的专利权,其中也是要交一成银子给国库的,所以尽管朝廷支出多,但是国库依旧丰盈。

  此时,杨云清带着凤阳在京郊的一处温泉山庄小住,趁着天气正好,两人坐在凉亭之中钓鱼。如今杨云清刚好到了五十知天命之年,只是因为注意养生,他并不怎么显老,依旧能见到七八分年轻时俊美如玉的影子。

  只是到了这个年纪,终究是比不得年轻时身强力壮,作为当朝首辅,每天辅助着陛下处理着无数政务,到底是有些疲倦了,所以这会儿才会趁着休沐,偷得浮生半日闲,带着凤阳来这处温泉山庄小住几日,好好休息一下。

  当然除了这些,杨云清和凤阳此番还是为了躲两个孩子。

  不知道是他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小时候还好,现在大了,一个比一个不让人省心。

  安哥儿当年在外边游学了三年才回来,然后顺势就参加了乡试,然后一路到了殿试,估计这游学路上是松懈了不少,最后只拿了二甲中上的名次,虽然这个名次放在宗室勋贵之中已是令人侧目的名次了。

  而等科考完,他又跑出去游学,不,这次直接就是光明正大的要游山玩水了,人家其他进士三年在翰林院待着,就他出了京城到处跑,这也幸亏当今圣上是他亲舅舅,纵着他,而对于大臣来说,安哥儿身上有爵位,到了年纪就能入朝了,本就不需要跟那些普通士子一般要靠着科举走仕途,所以自然也没人弹劾。

  好在安哥儿在外面游山玩水三年后,回来老老实实地领了官职,开始上班点卯了,然后就这么过了四年。而这四年,杨云清也算是知道了,他这个儿子跟他这个父亲是完全不像,他虽然自小聪颖,但是聪颖都点在了文学一道上,假以时日成为一代诗文大家不成问题,可对于这官场,要是老老实实当一个闲散小官没问题,但是要是想往上升,还不如靠他自己的爵位呢!

  而前些日子,安哥儿居然跑过来说,不想在朝堂做官,这官场太没意思了,还不如出去游山玩水有意思。乍听到这话,杨云清当时甚至冒出一个念头,该不会这两年这小子在官场上的那副一窍不通的样子是他自己装出来的吧,就为了到了现在好名正言顺地提出不做官了好出去游山玩水,毕竟一个从小聪慧的人总不会独独在官场上做啥都不开窍啊!

  只是这个念头杨云清也只是放在心里想一想,毕竟就算是真的,看着这小子这一副无志于官场的模样,他怎么也不好强压着他为官啊。

  再者这宗室之中,有着爵位而不在朝堂上领实缺的人不在少数,多安哥儿这么一个也不稀奇。而杨云清他也不是那种一定要强求自己孩子有出息的封建大家长,更何况安哥儿身上本就有爵位,这再怎么奋斗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强逼着他在这官场留着也没意思。

  而且当今圣上是安哥儿他亲舅舅,一向宠溺他,当今太子也是板上钉钉的储君,是他表弟,跟他关系还非常好,安哥儿以前进宫的时候没少带着这个表弟玩,所以这未来的荣宠是在那的,不管怎么样地位都不会低了去,自然也不用担心不在官场掌握实权,以后会被人欺负。

  这么一讲,杨云清本该答应安哥儿现在要出去游历的想法的,只是关键这事把阿绵那个小丫头给注意到了,小丫头要求跟着哥哥一起出去游历。

  阿绵现在才十六岁,因为杨云清和凤阳想要多留她两年,一直没有说人家,而这十年来,女子的地位一直在上升,晚几年嫁人实属正常。至于今年安哥儿二十四岁还没有成婚,这纯粹是这小子眼光高,一直都不答应相看,一直拖到现在,杨云清和凤阳管不住,又不能给他娶一个不喜欢的,只好让他去了。

  让安哥儿出去游历,他们还勉强放心,但是让阿绵这个才及笄的小丫头跟着一起,他们就怎么都放不下心了,更何况这小丫头跟着出去的目的还是想要当一个女侠,行侠仗义。

  是的,自从长大之后,知道边关无战争,她当女将军的梦想破产后,阿绵的新梦想就是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女侠,去民间行侠仗义去。虽然这些年阿绵一直跟着好几个武师傅学武,还有凤阳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舅舅林将军和舅母尚将军两人的亲自教导,身上功夫很是不一般,但是到底年纪不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心让她出去。

  这会儿杨云清就生怕答应了安哥儿后,阿绵这小丫头直接非要一起跟着出去了,所以只能先躲着这两个,打算等阿绵忘记这茬,再答应安哥儿出去游历的要求。

  只是在这边躲清静也躲不了几天,杨云清作为首辅,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如今能休息这么几天,已经是忙里偷闲了。

  唉!杨云清叹着气,不知道第多少次在心底升起想早点“退休”的念头,要是退休了,他倒是也可以和凤阳两人像安哥儿那个臭小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去游山玩水去,杨云清他好歹在十几岁的时候借着游学到处看了看,虽然走过的地方不多,但是至少也是见识过的。

  可凤阳就是真真的没有出去过了,所以杨云清自然是想早一点从朝堂上退下,这样才能带着凤阳一起出去,不然等两个人都老了,行动不敏捷,老胳膊老腿的,就算出去游玩了,这身体也跟不上。

  但是他现在才五十,这少说也得再熬个几年才能退下去,所以这会儿就只能先叹气了!

  从山庄回去之后,杨云清又回到了政务上面,而次日见到陛下,杨云清还没有言语,陛下就开始给那两个孩子说情了:“安哥儿和阿绵要出去游玩你可是不让?若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大可不必,我这边直接给他们派一小队护卫跟着不就行了吗?”那两个孩子难得求他一次,所以裴安这次是铁了心要帮他们说服杨云清。

  安哥儿本来也是想像父亲表达出的意思那样,等个几个月,等阿绵忘记这事再走的,但是他向来是受不住他妹妹的撒娇的,不然这会儿也不会带着她一起过来求皇帝舅舅帮忙。

  杨云清看着上首,有些无奈。陛下今年也快要四十岁的人了,比起当初登基的时候不知沉稳了多少,没想到现在也陪着两个孩子胡闹,居然充当起他们的说客了,但是都这么说了,杨云清只得道:“算了,我就知道这两个孩子不会甘心的,没想到求到陛下你这来了。安哥儿我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想拖几个月,拖到阿绵那小丫头忘记这回事再放他出去游历,只是阿绵现在才十六岁,之前一直待在我们的庇护之下,让她也出去,到底是有些担心的。”

  裴安道:“文平你不是不知道阿绵那丫头的功夫,上次还摞翻好几个比试的侍卫呢,我当时可没有让他们放水,现在她可是尽得舅舅的真传的,出去游玩谁能欺负地了她,更别说我还打算派些人跟着呢。”

  杨云清原本也只是想拖一拖,拖到最后也早晚会答应两个孩子,没想真拦着,但是现在陛下都被这两个孩子搞定了,过来说服他,他也只好松口了。

  而回去之后,杨云清告诉他们自己答应了,安哥儿到底年纪大一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出来,阿绵这小丫头就不一样了,恨不得立马收拾行李,赶紧出发去。

  看着他们两个这模样,杨云清在心里想,不知道自己还得再过几年才能从官场退下来,然后带着凤阳一起游山玩水。看来对项泗的教导还得加紧,等他接任了自己的位置后,自己就可以放下朝廷的事情,心无旁骛地游山玩水了,也休息休息了。

  算来自从他穿越之后,十八岁入翰林,到现在已经快有三十多年了,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改革,该做的已经都做了,但改革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后面还需时间慢慢催化,十几年的时间放在改革之上,还是太少了,不过剩下的事情,就算没有他这个引路者,也照样能继续。而他脑子里记住的那些现代知识也早就掏空了,就等着后来者根据他的那点皮毛慢慢填补了。

  项泗就是杨云清选中的继任者,他不管是能力还是心性都是第一人选,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与杨云清的意志一脉相承,他是从杨云清建立的学院里出来了,虽然学的是四书五经还有走科举一途,但是其他学生学的那些,他也都有学,他自然也知道杨云清这个建立者的意念是什么。

  杨云清之前创立的学院,跟义务教育改革是一个性质,项泗自己便是这项举措的受益者,自然对此具有高度的认同感。

  而在这之后,他入朝为官,一直把杨云清这位首辅兼恩人当作是自己的指路标,视作是自己人生的楷模,初入官场时候的几分手段,更都是恩人教的,在他眼里,自然是杨大人做的都是对的了,当然,事实证明,目前来说,杨云清做的每一项决定,对于大周的这个国家来说,都是正确的。所以在项泗入朝为官的十余年后,他成了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而项泗他如今三十,已经任工部侍郎了,他和杨云清当年的升迁路径倒是有点像了。

  之前在建平十一年,陛下和内阁商议,派他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兵分三路,暗中下去查访贪污大案,那场大案最后的刑罚异常惨烈,凡是涉案官员,轻则斩首,重则凌迟,而且更是牵连九族,几乎是被查出来的额官员没有一个跑掉的。之所以用此重刑,也是为了震慑下面的诸位官员,不该动的不要动,改革之势,势不可挡,凡是有从中阻挠,浑水摸鱼者,下场便有如此案官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