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了许久,女娲娘娘道:“南极仙翁,你一直是元始道友的心腹,此事说给你听,倒也可以。”
南极仙翁忙道:“娘娘有事尽管吩咐,弟子不敢不从。”
女娲娘娘一向不曾踏足昆仑山半步,如今带着座下两名弟子前来,只怕来者不善,南极仙翁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好,你也是知书识礼的人,那本宫便与你说了。”
女娲娘娘将发生在行宫的事情讲述了一遍,南极仙翁听的当场冒出了冷汗,忙道:“娘娘,此事是我阐教的不是,弟子这便带娘娘前往九仙山,找广成子问个明白,若此事真是他指使,弟子便带他来玉虚宫,禀明师尊,定然给娘娘一个说法。”
当年若不是女娲娘娘派了三个妖精毁坏成汤江山,封神一事进展也不会如此顺利,南极仙翁清楚内中关键,更是为广成子感到担忧。
女娲娘娘面有稍霁,颔首道:“好,本宫便与你走一趟。”
九仙山,广成子正要桃源洞内修行,忽听童子来报,南极仙翁携贵客来临,广成子不敢怠慢,亲自出门迎接。
“弟子见过娘娘,愿娘娘万寿无疆。”
一见是女娲娘娘,广成子心中一惊,第一反应不是什么好事。
见到广成子,女娲娘娘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喝斥道:“广成子,你可知罪!”
广成子到底是积年大仙,这会惊而不乱,问道:“娘娘息怒,不知弟子何罪之有?”
女娲娘娘冷笑道:“本宫与阐教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可你广成子纵容弟子为恶,毁本宫行宫,伤本宫弟子,事后畏罪潜逃,凡此种种,即便拿了你问罪也不为过!”
广成子大惊失色,忙道:“娘娘,这其中怕有误会,弟子收有一徒,名唤殷郊,被弟子派往西岐,助他师叔姜子牙东进伐纣去了,他如何会去娘娘行宫为非作歹!”
“原来你不知,可真是一个糊涂师父。我问你,殷郊是不是纣王之子。”
见广成子点头,女娲娘娘接着道:“殷郊母后被妲己害死,他追妲己到本宫的行宫,碧霞好声相劝,他不仅不听,反而仗着法宝在手,逞勇斗狠,打伤人,便逃跑了。”
广成子吓出一身冷汗,女娲娘娘一语道出殷郊身份,只怕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只是殷郊明明下山建功去了,怎么会突然跑去朝歌,找妲己寻仇的。
“娘娘,这孽畜所为,弟子半点不知。”
广成叹了口气,心说殷郊得罪谁不好,偏偏要得罪女娲娘娘,这个女人心眼小,如今来到家门口兴师问罪,绝对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南极仙翁也为广成子捏了一把汗,若这事发生在碧游宫或者火云洞,自己出面,说上一些好话,看在师尊的面子,基本是大事化了,可是女娲娘娘,南极仙翁没有半分把握。
“一句不知道,就能将你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若不是你将法宝付于他,他能这么肆无忌惮。就是因为有你这个当师父的撑腰,他才不知天高地厚。”
女娲娘娘冷笑,她对广成子的态度很不满意。
广成子道:“娘娘,弟子有罪,这事主要怪弟子教导无方,才让这孽畜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弟子一定将这孽畜带回,亲自送到娘娘面前,任娘娘处置。”
女娲娘娘哼了一声,将目光看向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沉吟道:“娘娘,殷郊是三代弟子,这事是我阐教做的无礼,弟子倒有一个解决之策,就是不知娘娘的意思。”
女娲娘娘道:“你先说来听听。”
南极仙翁道:“娘娘,广成子管教无方,殷郊交给你处置,并让广成子亲自向娘娘赔罪。除此处,娘娘的行宫毁了,弟子让人在西岐城择一处地方,为娘娘修建行宫,保证比朝歌城的行宫气派。”
女娲娘娘沉吟了许久,才道:“这办法可行,就按你说的办。”
广成子乃昆仑十二仙之首,他全然不知情,自己看在元始天尊的面子,也不能做的太过,南极仙翁处置之策合情合理,女娲娘娘还是比较满意的,只不过广成子刚才的态度刺激到她,故才犹豫了一会。
“多谢娘娘开恩。”
南极仙翁松了口气,若是这事闹到师尊那里,自己和广成子必然会被痛骂一顿,师尊处置起来,只怕让广成子有些挂不住面子。
女娲娘娘看了广成子一眼,哼道:“广成子,本宫知道你收殷郊为弟子是为了应劫,可也不能放任不管,须知,他所做的事情,跟你的因果多少沾上一些关系。”
“娘娘教训的是,弟子知道了。”
广成子连连称诺。
女娲娘娘颔首,和南极仙翁说了一声,便带着弟子,打道回府。
第八十一章 同病相怜
离了洞府,广成子驾起祥云直奔西岐城而去,此刻的他颇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当初收殷郊为徒,只是让殷郊代他应劫,这才将一洞法宝付于他。
结果这个弟子一下山,信马由缰,完全将自己的嘱咐抛之脑后。
殷郊是纣王之子,他加入成汤阵营,与姜子牙为故,保他成汤基业,广成子还能理解,可为何会先向妲己下手,以至于得罪了女娲娘娘,害人害己。
广成子从南极仙翁口中得知惧留孙还在西岐城,打算先去见他,了解一下情况。
“道兄,你乃是道德高士,如今为何也下山。”
得知广成子登门,惧留孙忙出门相迎,这两个月,他一直待在杨戬的住处修行,一来土行孙的事情未了,二来在红尘之中别有一番感悟,对他修行颇有帮助,故没有回山。
修行之人分为两种,一种遁世苦修,一种是入世修行。前者乃是这方世界的主流,远离尘世上的诱惑,放下名利,在虚静中,认识宇宙和人生的本来,专心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使之坚固,合于自然。后者则需要更高的境界,正所谓: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只有参悟真义,才能功德圆满。
入世者,凤毛麟角,大多都是与仙道无缘,被师门强行撵下山,比如姜子牙和李靖。
惧留孙在山中修行,往往一待就是数百年,这次若非因为土行孙的事,他绝不会在尘世久留。虽身处红尘之地,可修行功课并未落下,时间久了,自然对道法有着另一层认知,他本身悟性极佳,竟窥视一丝修行上的真谛,停滞已久的境界有所松动。
广成子叹道:“道友不知,我那弟子殷郊闯上泼天大祸,我受此牵连,故下山带他回去,接受处置。”
“道兄不知,殷郊早在前夜不告而别,至今未归。”
“原来如此。”
来时,广成子早有心理准备,殷郊既然违抗师命,闯出祸端,万万没有回来的道理,只是他心中,终究有一丝念想,希望这个弟子能迷途知返,接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