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在八零年代当绿茶长嫂

在八零年代当绿茶长嫂 第256章

  林贺功开着摩托车往火车站赶,半截道上就被人喊下来了。

  喊人的还是赵大娘。

  林贺功刹住车,道:“是啊,赵大娘, 您咋知道?”

  “我还能不知道这事。”赵大娘乐呵呵地笑道, “一早上书记就和我们都说了, 说你哥哥和你嫂子这回是回来办婚事的。”

  “可不是嘛。”林贺功咧开唇角,露出一个笑容, “他们俩先前那都是假的,再说了,办得也不大, 我哥怕我嫂子委屈,所以坚决要求得再办一次婚礼。”

  “你哥对你嫂子可真好。”赵大娘旁边的儿媳妇不由得带着羡慕地说道。

  这办一场婚礼多花钱啊, 还费事。

  林贺成能为宋绵思做这么些个事, 可见是真把人放在心上。

  “嗨, 赵大哥对嫂子您也不错啊, ”林贺功笑道,他拧了下车把, 摩托车烟筒发出轰鸣声, 林贺功道:“赵大娘,赵家嫂子, 我还得赶着去县城接我哥哥和嫂子她们,回头有空咱们再聊。”

  “诶, 诶, 你快去吧。”赵大娘连忙摆手说道。

  她目送着林贺功离开,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道:“这林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一家子全都有出息。”

  旁边的儿媳妇也是一脸的羡慕。

  可不是嘛。

  这几年,东山村虽然大家伙的日子都过得挺好的,有滋有味,有房有车,当然是自行车,算得上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富裕村,村子里的姑娘都不愿意外嫁,反倒是其他村子的姑娘嫁过来不少。

  不过,要说条件好,那还得数那林家。

  林贺成就不用说了,部队里面的大领导,就连他们书记看到林贺成都得态度客客气气,听说那官职比市长都大。宋绵思的生意则是做到全国都家喻户晓,村子里的人隔三差五地看到他们公司的广告在电视上面出现。

  而林贺功,前些年在国营饭店离开的时候,还有人说过林贺功糊涂了,可后来这几年林贺功自己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兴隆得很,都比国营饭店的生意还好,买了车买了店面,谁还说他糊涂。

  就连最小的林糖,也是出息人,考上了北京什么电影学校,听说将来是当演员的。

  好家伙,这一家子四口人,都有能耐。

  “哥、嫂子。”林贺功到了火车站没多久,就瞧见火车上下来两个熟悉的身影,他眼角一亮,连忙跑过去。

  正值夏天,宋绵思穿了一条绿色长裙,这条长裙质地是丝绸的,剪裁很修身,衬出一把细腰出来。

  绿色这种颜色很是挑人,寻常人穿上去,若是压不住就显得有几分俗气。

  可她皮肤白,气质好,穿上只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刚才在火车上,没少有人拿眼睛偷偷地瞄宋绵思,要不是林贺成握着她的手腕,估计都有人想上前来搭讪了。

  “贺功。”宋绵思对着林贺功笑了笑,“你怎么来了?”

  “我来接你们来了,嫂子,我帮您拿行李吧。”林贺功主动上前拿过宋绵思的行李。

  他拿过行李后,就瞧见宋绵思后面下来几个人,其中两个人看上去岁数大概在四五十左右,林贺功想起林贺成说过他嫂子找到亲生父母了,脸上忙露出一个笑容,“两位是我嫂子的爸爸妈妈吧?”

  “是。”许建文扶了陈梦洁一把,笑道,“你就是贺功吧,小伙子看上去真精神。”

  林贺功哈哈一笑。

  宋绵思给他们做了下介绍,同时也把巫瑞卿四人给介绍了下。

  这回回家办婚事,宋绵思本来的意思是北京办一场,老家办一场。

  她在北京办主要是为了给四位老人办的,这么些年相处下来,宋绵思早已把他们当成家人来看待,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也得让巫瑞卿他们见证下。

  但巫瑞卿他们也怕宋绵思办两场婚礼太累了。

  而且,宋绵思在北京的生意伙伴太多,如果在北京办婚礼,注定没办法只是几个家人亲戚朋友而已,肯定会有很多人上门来,到那时候,这场婚礼不说得摆个十桌八桌,也得摆出个二三十桌。

  并且,招呼客人,准备礼物,一样样一件件都是钱。

  所以,与其在北京办婚礼,还不如回宋绵思的老家办一场婚礼来的好。

  巫瑞卿四个老人家就和宋绵思他们一块回来了。

  “您几位的名字,我早就从我嫂子那里听说好几回了。”林贺成态度热情,上手帮几位老人家搬行李,他说道:“这回你们来我们这里,可得好好呆几个月再回去。”

  赵三等人脸上露出笑容。

  林贺成一行人回到东山村。

  摩托车能载的人有限,林贺成事先也跟人借了两辆车子,自己开着摩托车跟在后头。

  这一行人出现到东山村,便引起一阵热闹。

  尤其是当车子开过田地时候,村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翘首以盼。

  “这就是林家的亲戚啊?看上去就是和咱们村子里的人不一样?”

  “宋绵思这姑娘现在也变了样了,真是跟城里人似的。”

  “刚才车子里那大姐你瞧见没有,好家伙,手上戴的镯子可是翡翠的,值不少钱吧。”

  宋红中父子锄着草,听见这番话,父子俩格外不是滋味。

  宋红中更是眼神带着嫉妒地看向那远去的车子,他心里头难受得紧,自从出狱后,宋红中父子也找不到什么偏门生意可以做,再加上家里也没钱了,一穷二白,真真就是家徒四壁。

  父子俩只能重操旧业,继续干农活。

  可下地干活顶多就是让他们能够吃饱,饿不死,要想发财,那是天方夜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