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乡村医师的金手指

乡村医师的金手指 第170章

乡村医师的金手指 碗中岁月 3600 2021-05-16 08:56

  三人听完沉默地消化了一会儿,陈玉俏暼见周正凯也是一副低头受教的模样,就对李嘉根翻了个白眼嘲讽道:“行了,李大夫你也不要太谦虚了,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谁不知道你念书时就一直是尖子生,现在都能治疗很多的疑难杂症了,再谦虚就没什么意思了!”

   李嘉根没好气地瞪了陈玉俏一眼:“你不懂,我真不是谦虚的,是真的还差得很远很远,尤其是现在,越学就越觉得自个儿还差得太远。医学的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你个小丫头也谦虚点儿,我还期盼将来你也成为咱们诊所的一个顶大梁的医生,别学得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了,给人看病不是开玩笑的。”

   陈玉俏冲李嘉根瞪了瞪眼撅了下嘴巴,终于是什么也没说认怂了。

   周正凯悄悄瞅了一眼陈玉俏,心想这好漂亮好傲娇的女孩和这老板李嘉根的关系好奇特啊,好像处处拌嘴又好像关系很亲近一样,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关系。

   他心想下去问一下周芳琴,又觉得刚来就嘴太长容易惹人讨厌,以后慢慢了解吧。

   至于这李嘉根,通过今天的这场晨会真的让周正凯很有些佩服了。

   周芳琴给他说这李嘉根中医医术很厉害,他昨晚住旅店时打听了一下,发现这李嘉根在这镇上还真的很有些名气,这是他最终决定留下来的原因。

   今天通过这场晨会,周正凯发现这李嘉根的理论知识基础也很扎实啊,对中医中药知识信手拈来就能讲得如此头头是道的,这水平可真的是不一般了,周正凯一向自认为中医理论知识基础不错,可今天和李嘉根暗暗一比,他发现他和这李嘉根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的,嗯,以后要认真地向人家学习啊,争取早日成为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中医大夫!

   这诊所虽然是小些,可这气氛好像还挺不错的,尤其这晨会真的能学到不少东西。

   周正凯因为感觉在市里的那家私立医院学不到什么东西,在医学和经济上都没有什么前途,所以才决定跳出来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周芳琴成为网友,听说这里有一个很厉害的中医大夫,而且在诊所上手给人看病的机会也很多,所以他才跑过来了。

   因为这儿只是一家诊所,所以周正凯作为一个本科生其实也没确定自己要在这诊所呆多久,不过现在看来,这家诊所看来还是很有一些成长性的,说不定他在这里可以呆的时间长些?最起码可以呆到等他成为一个真正能给人看病的中医大夫再说。

   周正凯这样暗自盘算着。

   至于对于周芳琴,他开始时确实是有些想法的,不过昨晚周芳琴已经在和他闲聊中透露了她已经在谈着一个对象了,所以他周正凯的那点儿才刚刚萌芽的想法也就嘎然而止了。

   他自个儿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外地穷小子,要谈找周芳琴这样一个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本地姑娘真的是难度很大,所以他也就不存这样的奢望了。

   嗯,谈恋爱结婚对他来说真的还是遥远了些,不在医术和经济上自立自强何以家为?所以他周正凯现在是狠下一颗心要提高自身的医术了!

  第170章 还得钻研老祖宗

   七点半,张坂东的宾利准时停在了诊所门前的路牙子上,李嘉根站在诊所里,目光专注地看着腆着老板肚的张坂东下车进了诊所来到他的面前,就好像看着一个强劲的对手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嗯,张坂东的心衰就是他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啊。

   到目前为止,他李嘉根已经和张坂东的心衰搏斗了好多个回合,搏斗的结果,他略占上风,张坂东的心衰被他打退了一大步,由2级心衰降为了1级心衰。

   不过这一步胜利也是在反反复复的拉锯战中取得的,胜利来得可以说很不容易,并且这场战役到目前为止,他的针灸和推拿按摩占据了至少70的功效,而本应该能起到最大作用的中药,却至多可能仅仅贡献了30的力量。

   作为一个中医来说,这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就好像本应该是正规军的主力部队仅仅只打了一个辅助,而本该为游击部队的偏军却承担了主攻的任务。

   李嘉根觉得,这是一个中医大夫的耻辱,如果把治病当做一场打仗,那他就好像一个不会指挥正规军的主帅,在指挥打仗中漏洞百出。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李嘉根觉得他再不能在中药运用上取得长足进步,那真是愧对他那个最近一段时间被吹起来的“大柳塔镇小神医”的称号了。

   要运用好中药的力量,一要特别熟悉人体的内部运行机理,二要特别熟悉药理,三要特别熟悉药材的炮制搭配,四要特别熟悉药材在人体内部的作用机理,深刻理解和运用“以偏纠偏”的原理,这些,真的是缺一不可的。

   没有人是全才全知的,一个好的象棋选手不可能所有的棋子他都善用,总是有的人善于使炮,有的人善于使马,中医大夫也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大夫都善于使用各类药材,总是有的人善于使用这种药材,有的人善于使用那种药材,如果一个人能特别善于使用好几副药方和十几味药材,那他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强如有现代张仲景之称的李老,他最善于使用的也就是附子一味药材,在中医界,李可这个名字总是和大剂量附子的使用牵扯在一起的。

   附子作为中药材中最为纯阳的药材,是回阳救逆的极佳药材,但它用不好也是一种毒药,致人性命也在片刻之间,但李老却敢于超出药典规定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剂量给人治病,而且真的是屡建奇功,活人无数,多少次把垂死之人从鬼门关中抢救了回来!

   自从西医盛行以来,中医很多时候已经退居为保健医学,预后医学,中医大夫也被称为慢郎中,危急重症的抢救鲜见中医的参与,可李老却以他的无数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中医在危急重症治疗领域的强大的力量!

   伟哉李老!

   李嘉根心中万分感叹着。

   运用中药治病首先在于辩证,然后对证配药,配药的药材对了,药材搭配对了,也就等于方向对了,可如果仅仅是这方向对了,剂量如果不准确的话,那也不见得就能起到多大的疗效。

   剂量过大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致人性命,而剂量小了的话,又会像用一把火柴棍烧水,完全见不到什么疗效的。

   所以剂量的准确把握,也始终是中药运用的一个关键点!

   有现代张仲景之称的李老善于大剂量治病,而有当代中医第一人之称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御医”蒲老却是用药轻灵的典范,他往往善于用一般不到12味药材的小方治大病,又善于用小剂量来起沉疴,蒲老用小方小剂量,同样可以治疗危急重症。

   所以用中药治病,不在小方大方,不在用药剂量的轻重,关键在于准确辨证,对证下药,用药剂量的轻重,也关键在于剂量准确!

   辨证――开药方――各味药材剂量的准确把握!

   在这一条线上,李嘉根觉得他的进步还是太特么的慢了!

   究其原因,李嘉根感觉首要的一点儿,他在辨证这个环节上还是功夫不到家啊。

   要想明辨一个人疾病之证,自然在于诊断。

   而诊断又包括了诊察和判断两项。

   在病情的诊察这一方面他李嘉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透视人体,可以隐约直接感知人体内部的阴阳气血,这是多大的优势!

   可是在诊断病情的判断这一项上,他无疑还是欠缺很多!

   要判断一个人的疾病之证,自然要能辩证地分析一个的病情,这就要非常熟悉地掌握人体和大自然环境气候的关系,以及人体的内部运行机理了。

   这个就要非常深刻地理解掌握五运六气学说以及五行生克之理了,你不由自主地用西医的那一套来理解中医是不行的,因为西医是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中医的这一套的!

   所以要想用中医来治病,还得两脚牢牢地站在中医的这一套理论上啊,所以,你不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这一套貌似很玄学的东西行吗?

   中医玄不玄?

   不玄才怪!

   你就想想啊,人类的几乎所有的学问都在不断推陈出新,都在不断衍化进步啊,西医就是这样的,可偏偏中医却守着几千年前的学问奉为经典,为什么不推陈出新?

   非不愿也,乃不能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