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嵘生日这天,陈安忻去他家做菜。
“安忻, 你留下来一起吃饭好不好?”
“我还要回家做饭呢, 你今天生日好好过, 虽然不能陪你一起过生日, 但是我也拿回家两块鸡蛋糕,算是陪你一起过了生日。”
他们两人正在方嵘的房间里, 陈安忻把菜做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孙婶子一个人就行。
她不想留在方嵘家吃饭。
一是他家今天做好菜,她留下来吃, 指不定会被孙婶子认为和方嵘在一起是惦记口吃的,二是能避开就避开, 结婚后避不开没办法, 结婚前她不想和方嵘家人一起吃。
说她做完饭不留下来吃矫情也好,事精也好,她就是不想留下来。
鸡蛋糕一定要带走两块, 不能白白浪费下午时间。
她已经吃过半块鸡蛋糕,方嵘专门拿给她的,口感一般,吃起来有些粗糙,方威从县城带给方嵘的。
不如她做的馒头好吃,她吃了半块,剩下半块让方嵘吃了。
方威不来方嵘家吃饭,孙婶子也没请他来吃,她不请,方威也不好觍着脸过来。
方威送了鸡蛋糕当生日礼,陈安忻过来的时候带了糖蒜和一捆豆角。
今年腌的糖蒜自家留了点,剩下都送来方家了。
方嵘满脸写着不高兴,他不高兴也不会改变陈安忻的去意。
“我不吃,你多吃点,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晚上吃饱没事,别吃吐,时间差不多了,再不回家做饭,我家里人就要饿着了。”
陈安忻拿上两块鸡蛋糕走人,方嵘这回没送她出门,盯着地面出神。
等他妈喊他吃饭,他才离开房间。
晚上只有一家三口人在,方家有肉,她切了点用来做豆角丝炒肉。
除了豆角丝炒肉,还有辣炒老豆腐,红烧肉以及红烧鱼。
方嵘夹了一大筷子豆角丝到嘴里,闷头吃饭,把饭碗满出来的饭尖吃平后,开口:“妈,我和安忻什么时候结婚?”
孙桂元夹了块老豆腐,听儿子讲结婚的事:“你们才谈对象多久?结婚不急。”
“妈,我打算去县城了,带上安忻,在村子里办完喜酒就去,我们俩先不要小孩,安忻专心做早饭店,我也先忙木匠活,稳定了再生。”
这些是早商量过的事,对于孩子,方嵘没太多想法,也没做好要当爸的准备,想和安忻过几年两个人的日子。
孙桂元听到早饭店:“爸妈手头紧,给你们办喜酒的话,没钱开早饭店了,安忻她有钱开早饭店吗?”
方嵘再傻也明白他妈说的手头紧就是借口,心里不禁生出厌烦情绪:“早饭店是安忻自己的,她说她会去县城打工,挣了钱再来开早饭店。”
孙桂元不满:“你们都结婚了,早饭店还能算她一个人的?”
方嵘:“她出钱出力,我又帮不上忙,当然算她的。安忻没有很想和我结婚,不结婚也会去县城开早饭店,有没有我,她的早饭店照开。”
方嵘:“我俩结婚的话,是我占了便宜,我提结婚她也说看妈的意思,妈你不许的话,她也不是要死要活想嫁给我,分了马上去县城,不想再在村子里耗下去,去县城还能打几份工赚钱。”
两人聊过未来的事,除了不结婚,方嵘说的差不离。
哪可能不结婚,他俩一定会结婚。
陈安忻是想过他妈不把他的钱给出来,她就去县城打工,也不用打很久的工。
两人兜里的钱凑凑,够租金就行。
他们钱不够买房买店面,租总可以,实在不够,找方威借点。
方嵘没和陈安忻隐瞒堂哥的想法,堂哥想搞个家具厂,家具厂不急,他的钱可以借给他们。
别瞧方威整天很闲,不务正业,他也有在赚钱,当中间人赚的。
孙桂元:“她都和你谈对象了,心思还那么野,哪有女人想着分了去县城做生意的。”
方刚强:“人家本来就是想去县城做生意,和阿嵘没半点关系,你耗着小年轻不让他们结婚,我想她过阵就自己和阿嵘提分开的事,你也别墨迹,要么让他俩结婚,早点办喜事,礼钱给她开早饭店,也不用打工挣钱,早饭店算阿嵘一份,要么就让他俩分开,谁也别浪费时间。”
孙桂元:“我又没说不让他俩结婚,早饭店还能保证稳赚不亏?别白白把钱赔进去了。”
方刚强:“儿子娶媳妇还能不出礼钱?赔进去也算他们两个的,老大老二娶媳妇没给钱?老三老四嫁出去没收到礼钱?你就想着捡便宜,你想儿子娶县城姑娘就娶,看人家要多少礼钱才嫁阿嵘。”
不要礼钱也会嫁给方嵘的一抓一大把。
方刚强是男人,没觉得儿子多吃香,陈家女儿瞧着的确是有主意的人,想来没有他儿子,也有别的人家娶,仔细挑还能挑家里条件更好的。
方嵘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混得都不算赖,但只有小儿子方嵘在孙桂元眼里是娶媳妇都能赚钱的。
话到这里差不多了,方嵘不再说,继续埋头吃饭。
方刚强也不说太多,他是答应这门亲事的,刚才的话也表明了他的立场。
...
看着两斤猪肉两斤桂圆以及三斤豆腐皮,全家人除了陈安忻,都陷入了沉默。
孙桂元方嵘母子以及李真凤方威母子刚走。
四人过来是提亲的。
陈安萍悄悄把手伸进桂圆袋子里,被方红霞发现,拍走女儿的手。
陈安萍揉了揉手背:“姐,你以后真要和方嵘住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