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挂断电话的前一秒,唐亦安忽然听见那头微微急切的声音,问她什么时候回去。
她抬眼看漫天蓝色大海,有片刻恍惚。
“想我了么?”忽然换了个方向,唐亦安挑眉问。
米星薇惊愣了下,忽然想起晚上张妍送她回来时说的话。
唐亦安喜欢她。
兴许是深夜令人亢奋,又或者是相隔千里的距离。
米星薇壮着胆子,说:“是啊,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这下轮到唐亦安愣住了,天边的夕阳光芒照在身上,潋滟生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那橙黄色的光芒像糖蜜在心尖上搬倒,她抿起嘴角笑着说:“我尽快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争取下周吧。”
米星薇强作镇定地哦了声,淡淡说:“我困了,要睡觉了。”
电话里传来温柔低低的一声嗯,“晚安。”
挂掉电话,米星薇坐在床边发呆,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她盯着那片皎洁,觉得自己在做梦。
刚刚那一句,她大概也是明白的吧。
米星薇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望向头顶上天花板,她失眠好像更严重了。
也不知道几点睡着的,只觉得迷迷糊糊地,刚有沉睡之意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闹钟声。
三点半的闹钟。
简直是要死人的节奏。
米星薇费劲爬起来,眼睛都没睁,衣服都是黑灯摸着穿好的,洗漱完,三点五十分。
背包开门,张妍已经准时等在门口了。
米星薇打了个呵欠,连招呼都没有力气打,拉开车门直接上了车,闭眼靠在座椅上养神。
张妍瞥了眼身旁的人,见她闭眼没有叫她。
凌晨的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
从别墅到剧组,只用了十几分钟。
剧组倒是热闹,摄影棚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伙儿正排着队领早餐。
今天要拍的戏在山上,所以大伙儿都在山脚下集合,准备在五点前上山,拍摄到日出之景。
米星薇下车,摇摇晃晃地眼皮都抬不起来,抬手捂嘴又打了个呵欠。
张妍看她:“能撑住么?”
米星薇回头,点点头,“能。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坚持。”
唐亦安说过,她相信她。
张妍靠在车窗上,抿唇道:“去吧,上山注意安全。”
米星薇:“知道了。”
张妍看着隐入人群中的身影,怔怔半晌才摇上车窗,启动车子驶离山脚。
这一礼拜,米星薇学校剧组来回跑,几乎是轮轴转,一天只睡了三四个小时,一直持续了四五天。
起初好像还没精打采的,后面两天倒是精神抖擞,笔记上写满了心得,居然还会主动问她一些问题。
今天手工最早,晚上七点多就结束了。张妍下车,看见她两只乌黑的眼圈,调侃道:“今天最后一天了,周末回去补补觉吧,别出门让人当国宝逮了!”
米星薇低头看手机上刚刚录得视频,头也没抬说道:“不行,明天上午我和宋导演说好了,我好不容易说动他,要教我怎么捕捉镜头。我研究了一周,发现镜头感尤其重要,其实我们在片场看到的,和镜头里呈现出来的,差别挺大的,导演说这里面学问很多,明天有一场重头戏,我得要来。”
张妍嗤笑,“倒成行家了,随你。”
“这一周算是第一阶段,感觉怎么样?”张妍拿起车钥匙,一边朝外走,一边问道。
米星薇跟在后面,快步走着,说:“脑子里有点乱,好像有好多种演法,杂糅在一起,但是在某个特定场景里,一下子调动不出来。我以前一直觉得,演好戏最重要的是共情感。”
张妍愣了下,回头看她,反问:“难道不是这样么?”
米星薇眨巴了下眼睛,想了想说道:“不完全是,共情能力太好反而是一种缺点。我们常常觉得,演员和角色太过沉浸其中,能够更好的诠释情感,导演觉得情感到位,甚至演员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但是不完全是这样的。创作者的对照面是观众,说到底电影只是一个作品,一个商品,至于这件被创作出来的商品有没有价值,取决于观众。我们都是创作者,如果没有跳出这个框子,这样的共情能力,会不会就只是自己感动自己?”
米星薇看向张妍,眼睛里有疑惑,在等着张妍对她说的话提出见解。
张妍笑,“还挺有商业头脑的,做演员真是屈才你了。”
不错,是很少人会考虑到这个,演员的任务便是诠释角色,将心里认为最好的状态和情感全部赋予角色,便就是很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了。
在创作的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看似隔得遥远,但是二者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这种联系需要有一种平衡感,要达到这种平衡感,有许多种方式。
有的演员天生有这种平衡感,也就是俗称的观众缘,这是演员和观众之间天然的联系。
这样的演员,也就是所说的,老天爷赏饭吃。
但这种平衡感和联系,也不是除了天生就没有别的方式。
也还是需要一些演绎技巧的。
这种技巧,不是针对导演的拍摄技巧,而在演员对于演戏的把握度。一般经验成熟的演员,更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