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445章
进屋的时候,卢嬷嬷笑眯眯的。一位太太瞧着卢嬷嬷那样,打趣的问,“楼太太,可是有什么喜事?”
楼太太也不明白,只能茫然的望着卢嬷嬷。
见此情况,卢嬷嬷附耳在对着太太把事情说了。
楼太太嘴角缓慢上扬,显然是心情极好。
等卢嬷嬷说完,她正了正身体,笑着说,“是有好事。年前,以前在我院子里做事的小清,前几日派了人来给我送和孩子们送些吃食,还有她自己家种的寒瓜。
小清那丫头实在,伤都没有养好,心里却总是惦记我。”
在座的太太都是知道楼太太年前遇袭一事,知道她身边的心腹丫鬟替她挡了灾,要不然楼太太说不定现在已经香消玉殒。
“哟,上次听说是回了老家。两地相隔两百多里路吧,那丫头着实有心了 。楼太太可是好福气,有个如此忠心的丫头。”关太太也凑趣的说。
说道这个楼太太还有些许的担忧,忧愁挂在脸上,“是啊,那丫头一直记着当年我把她从恶人收下救下还给她治好病的事情。当年也就三四岁,一点子大,黑黑瘦瘦,个头矮矮,看起来就跟个一岁多点的孩子大。
讲话都讲不利索,可却真能记事,一直牢牢的记着我那事。
再府中做事,从不偷懒耍滑,人又机灵聪明。要不是她受伤太严重,伤了身子骨,不能劳累,不能干活,就是站也不能就站,我是不会放她走的。也不知道她现在的身体可是好些了?”
“知恩图报,是个好的。以后当做亲戚常来常往,等她身体好些了,让她常常来府上走动走动,陪您说说话,也不错。”
“是,我也是如此想。”
没一会儿功夫,刘大刀父子两死活要亲自带着寒瓜,牛肉干进来,假手他人也不干。
说是,万一假手他人出了什么状况怎么办?
父子两一个看着马车,一个用竹筐挑,一筐筐的挑到楼太太接待客人的厅堂内 。
一位太太见刘大刀那小气吧啦,把所有人当贼的样子,很是不屑,说话的语气自然不怎么好,“楼太太,看来你那丫头家中不甚宽裕,一点点寒瓜也如此紧。”
只差说,把我们当贼防着。
看完信件的楼太太,淡淡一笑,“刘太太多虑了,小清那丫头不是重视寒瓜,是怕有人在寒瓜上做手脚。那丫头也是被吓怕了。生怕我有一丁点闪失。
信上还再三叮嘱,即便是她送来的吃食也不能全信,食用之前还是得用银针试试毒。
她啊,就是小心谨慎。怕有人拿她的东西做筏子,无意中害了我。”
楼太太嘴里如此说,但目光一直盯着那几筐寒瓜。直到最后一担挑完,问了刘大刀父子一些话,给了赏赐,让卢嬷嬷安排他们去外院的一处小跨院住下。
等她准备好礼物,再让他们父子走。
“好了,既然小清送来了一些寒瓜,我让下人们切一个,大家都尝尝味道。”楼太太让卢嬷嬷亲自切一个寒瓜给前院的老爷与诸位大人送过去。
这边,是新提起来的心腹丫鬟切的寒瓜。
“哟,还别说,真挺大的,别往日我们府上买的大很多呀?”一位太太好奇的紧,寒瓜对于她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可如此大的可不多。
“嗯,那丫头在信上也说,说是因为大,特意的给我送了一些来,尝尝鲜,还说味道清甜,汁多爽口,吃完口齿生津,唇齿留香,绝对能让我们回味无穷。”
一刀切下去,浓郁的瓜果香味飘散开来。
室内的诸人闻一口香味,都觉得浑身舒坦,精神一松。
甚至还有点垂涎欲滴,想尽快吃到嘴里。
切好放置在精美的瓷盘中,插上竹签,一人一盘。
楼太太率先吃了一块,吃下去,真如信上所写,清甜多汁,回味无穷。
味道甜美的让楼太太幸福的眯着眼睛,回味着。
片刻,楼太太睁开眼睛吩咐,“翠屏,去准备笔墨纸砚。”
不知道准备笔墨纸砚干什么,但翠屏没有多问,“是。”
转身进了东阁,夏日时是书房,冬日时就是暖阁。
片刻,楼太太写好信件,交给翠屏,“让大旺送八筐寒瓜去京城,一家四筐。”
“是。”
翠屏明白,说的两家是京城的老太爷与老夫人(楼知府父母),还有太太娘家。
弯腰微微一鞠躬,退着走了几步,才转身离去。
一转眼,寒瓜去了大
一半,还剩下八筐。
一筐也就两个,八筐也就十六个,真心不多。
剩下的全移进书房。
招呼着大家继续吃。
只是一会儿功夫,厅堂内,几位太太与楼太太全都溢出一阵黑色的污垢,几人面面相觑。
楼太太倒是淡然,信上有写,她让丫鬟们已经准备了热水,随时能沐浴,换一身衣裳。
等几人全部洗好再出来,照照铜镜,一身的肌肤比刚煮的白鸡蛋还滑嫩。
“这这这……”几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倒是早有心里准备的楼太太,招呼大家坐下,“没事,小清家中的寒瓜,有美颜的功效。只有第一次吃才有此效果,以后不会有。但味道好,比别的地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