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53章
算是慰问品,是因为部队,杨清才感冒如此严重。
杨父也守在这边。帮闺女跑跑腿,他做不了别的,但是会跑腿,有事就去帮忙弄弄。
第三天,杨清还躺在堂屋的大炕上,底下的柴火烧的炕暖乎乎,一边坐着亲娘,打算随时伺候她。另外一边是炕桌,炕桌另外一边就是杨父与杨建国还有一群孩子。
孩子们猫冬不读书的日子都在这边,不读书的孩子们,白天吃完早饭就过来,不到吃晚饭不回去。
大半时间还在这边跟着吃点。
孩子们帮忙做点小事,跟着杨清学习炮制药材,这几天也不例外。
杨建国双手推着轮子,在碾药材。石头药碾子,用石轮子碾来碾去,碾制药材,几个小点的孩子,也在帮忙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挑选药材。
老爷子也没有闲着,在一边帮手。
堂屋里全是药材味儿。
杨清垫高枕头,望着外边的纷纷撒撒飘落的白色“羽毛”,一层层的覆盖住黑土地。
从午饭后,雪花就洋洋洒洒的下起来。才短短两个小时,外面就已经被覆盖住厚厚的一层。
“妈,那些肉等下让建国给我哥他们送过去几斤?”杨清的声音还嘶哑着,说话时声音也是干哑干哑的。
“送什么送,那可是部队给你慰问你的 。你哥他们也没病没灾的,在家里也不做事,吃啥肉?”杨母不干了,她与老头子这几天为了照顾闺女都住了过来,孙子孙女们早饭在老宅吃,午饭晚饭可都是在这边吃的,还给那几人送肉,想什么呢?
多大的人了,还馋肉啊。
伸出手,拉住杨母的衣角,轻轻的拉扯,眼神怯怯的,小小声的说,“妈,送呗,明儿我哥他们要来扫雪,顺带的让他们三帮我多劈点柴火。”
“那行,让你爹给割半斤,我亲自送过去跟他们说,得让他们记得你的好。特别是你那几个嫂子,要不然时间长了,她们还觉得是应该的。”
杨母真是什么都替闺女想,点点滴滴都想到杨清的前面。
母女俩说着话,突然外面想起了动物奔袭的声音。
接着所有人都听到巨大的一声“砰”。
杨父趿拉着鞋子,用最快的速度跑出去,出了院门,像是被别人按下了停顿键似的,杨父愣在了原地。
呆傻的愣了半晌,才动手拖着一只野羊走进来。羊还没有死,还有一点点气息,微弱的挣扎着。
被杨父一把抓住两只脚,就这么拖了进来,还对屋内喊着,“建国,去喊你爹你叔他们都过来这边。”
“哦。”杨建国停下手中的工作,穿好鞋子,快速的朝老宅跑。
此时,老宅内堂屋 炕上,三个女的一边,在做针线活。三个男的一边,坐在一起闲唠嗑。
这边,除了杨清,其余的全下炕,去到外边儿,看稀奇。
杨父正与杨母说着,“你去瞅瞅,外面的院墙上还有血迹,这羊真傻,朝着石头墙撞来。这下连小命都丢了。”
杨母看了眼里面的闺女 ,小声的教待几个孙子孙女说,“不许到外边儿说,知道不?”
就连最小的建兵都晓得,捂着小嘴保证,“奶 ,不说,有人抢。”几个字说的很明白。
护食的孩子一个。
再就是大些的建华,建民带着弟弟妹妹说道,“爷,奶,我们保证不说。”
说完,几个孩子还捂着小嘴,咯咯的直乐。她们知道今儿又有肉吃。
杨建国回来的时候,老宅的人全来了。
一连串。
好家伙,一头野羊有杀完还有五六十斤,羊皮完好无损的被剥下来。
下午,家里三个嫂子在这边厨房可是忙的飞起,做事都带着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用杨母的话说,那是干活都有劲。
厨房里,三妯娌说到最近小姑子毕业以后的家里的改变:
“还是小妹厉害,从她回来以后,咱家才算是吃的好些。”
“那也是小妹有本事,没有小妹带回来的那些,咱家就是想改善伙食也没法子。”
“大嫂,你说小妹买这房,咱爹娘真没有出钱?”老三家的不信,平时二老多偏着小姑子,哪个看不见啊。
按照二老一贯做法,肯定要出啊,恨不得出大头才对,这不出钱,她怎么那么不信呢。
大嫂张桂花小声的说道,“老三家的 ,你说话声音小点。别让爹娘听见了,让爹娘听见看娘咋削你。
我觉得不是爹娘不愿意出,是小妹不愿意他们出。爹娘的性子,会倾家荡产的帮小妹买屋。只是想倾家荡产也买不起,你们家的那位难道没有给你们算过,这些年咱家花了多少钱?
咱家也没有什么进钱的路子,前几年什么年景,你们也是明白的。谁家会有几百块钱,咱生产大队有一百块钱活钱的人家一只手都能数出来。”这些人家肯定是家里男壮劳力多的家庭,到了年底一年下来,工分折算粮食以后,还能有五十块活钱分的人家,全村也不会超过五户人家。
相对的壮劳力多,分到每人手中也没有多少,现在也就是没有分家,整合在一起才觉着多。
分开其实也没有多少。
杨家也不会有多少钱,之前还有人在城里读书,那也是一笔开支。
顿了顿,杨大嫂继续说,“咱家能有多少活钱,我是不知道,但他们三兄弟都能算出来一个大概。我想是小妹不愿意吧 ,小妹毕业以后,好似长大了不少,懂事多了。
我觉得蛮好。”
一直没有说话的老二家的幽幽的说道,“大嫂,你是觉得小妹好,建国可是跟着他小姑一起吃住,当然觉得小妹不错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