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乌什隆美尔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好吧,好吧。是我失礼了,我也承认你们那位皇储是很优秀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可这些都改变不了你们是侵略者的事实。”
隆美尔更正道。“我们是为伸张正义。”
尤利乌什隆美尔露出一丝嘲弄的神情。“伸张正义?算了吧,这些话只能骗骗局外人而已,你跟我说这些话不觉得是自欺欺人嘛?”
隆美尔耸耸肩。“既然你这么说,那就改成弱肉强食怎么样?这够不够事实?”
尤利乌什隆美尔沉默了。是啊,弱肉强食。这是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隆美尔继续说道。“波兰新政权的领袖又不是非你不可,殿下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面子才优先考虑的你。我们的俘虏中眼馋这个机会的多了去了。他们可是非常乐意表达对德意志的忠心的。”
尤利乌什隆美尔似乎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中,隆美尔又补充了一句。“你还不知道吧,你们的莫希奇茨基总统和希米格维元帅已经被我们逮捕了,连带准备流亡的整个政府机关都被一网打尽。”
“!!”尤利乌什隆美尔彻底惊呆了,张着嘴直愣愣的望着隆美尔。半晌才深深的叹了口气。“我可以答应,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隆美尔淡声道。“殿下说过谈条件是需要筹码的,我看不出你现在有什么筹码谈条件,不过我倒是可以听听。”
“我的要求很简单。”尤利乌什隆美尔轻叹了口气,不知不觉间“条件”变成了“要求”。““第一是放过战俘营里我们的士兵,战争结束了,活下来的人不应该再无谓的丧命。”
隆美尔点点头。“那是当然,殿下从来不会滥杀无辜。而且活人总是比死人有价值,不是吗?”
尤利乌什隆美尔不是笨蛋,立即明白了隆美尔话中之意。那位殿下可以保证那些士兵的性命,不过代价就是为德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显然是没有报酬的。
“第二个是你们要保证波兰的正常发展,你们不能让波兰3400万的人民全去种土豆。”
“当然没问题。”隆美尔微笑着伸出手。“祝我们合作愉快,尤利乌什隆美尔领袖先生!”
第一百八十一章 波兰战役(完)
“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意思即是:天下大事我说了算,这是第一;我还要率师攻打敌对的国家,把他们的君主抓来,在我面前问罪,这是第二;搜罗全天下的美女纳为妻妾,这为第三。
这句话出自海陵王完颜亮之口,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志向。先不管这位完颜亮的人品怎么样,他这般志向是相当宏伟的。有权、有力、有色,一个君王甚至一个古代人最高的理想也莫过于此了。
雅尼克发现自己已经做到了第二条。第三条的话要是他想,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名声应该很容易办到,只是他爱江山胜过爱美人,能克制住自己。
“号外!号外!波兰总统和元帅已押送至柏林,即将受审!”
“快来看啊!华沙已被占领!大捷!”
德国各大报纸大肆报道波兰总统和元帅被押回柏林准备受审的消息,全国上下陷入前所未有的欢腾喜悦之中。
百姓最自豪的是莫过于祖国的强大,可谁也没想到经历了二十年的苦难之后帝国会变的如此强大。短短半个月就击溃了“东欧第一军事强国”主力军,不但攻占了敌人的首都,还抓获了其总统和元帅。
而英法则被德国这番神仙操作弄的目瞪口呆,缓过神来后差点蹦起来,严厉斥责德国和罗马尼亚,怒斥他们这种行为是违反国际道义的。勒令德国立马释放被捕人员并交出那扣押的八百吨黄金。
罗马尼亚外交部依旧以“引渡条约”为借口搪塞一番,而德国外交部门理都懒得理他们,只是由戈培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鄙视了一番英法的小人行径。
英法嘴上强硬,可依旧不敢主动进攻德国,因为他们还把希望寄托于德国击败波兰后继续东进,死磕苏联。
可苏联怎么就那么不争气,到现在竟然连边境的防线都没突破,看人家德国简直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要是波兰政府成功流亡到英国,英国人甚至会让流亡政府下令给波兰东线部队,让他们撤退放苏联人进来。
可惜现在波兰整个政府机关都被德国截胡了,英国人就是想帮苏联也帮不成,只能远远的干着急。
说起苏联,雅尼克也相当无语,德军现在都攻破华沙东部的维士库夫了,他甚至特意下达命令停止前进原地休整补充给养,就是为了等待苏联突破防线向西推进。
远的不说,起码得推过卡廷森林吧。要不然哪来的卡廷惨案让他借题发挥?
可不知道是东线(波兰)的士兵太过英勇还是那些苏联人太过废物,这都半个月了苏军竟然连边境防线都没能攻破。原以为揭穿了伏罗希洛夫和叶若夫的谎言,斯大林会派个更厉害的人物过来继续进攻,没想到斯大林却开展了新一轮的大清洗。西线的进攻就那么被搁浅,没人理睬。让雅尼克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弄巧成拙。可这也不能怪他,毕竟原时空可没有这一次的大清洗。
现在的情况就是波兰人没有余力发起反击,而苏联人也没有接到命令继续进攻;双方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呆着。
而这边战意高昂的前线士兵的“请战书”犹如雪花一般,飘然而至。一时间统帅部的邮件管理办公室堆满了各支部队的请战书。连伦德施泰特都找过雅尼克几次,“旁敲侧击”的想打听雅尼克让前线部队停止不前的原因。
无奈之余雅尼克下达了继续进攻的命令。
憋住了劲,又得到充足补给的德军一口气向前推进了一百多公里,离苏波边境也只剩下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而波兰东线的波兰集群司令们也并不好过,虽然挡住了对面的苏联人,可后面的德国人正步步紧逼,说不定过两天对方的枪口就得抵在他们的后背上了。简直就是前有豺狼后有饿虎的处境。加上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后援,弹尽粮绝是迟早的事情。
于是他们便动起了小心思,波兰灭亡已是板上钉钉的趋势,他们也无处可逃。毕竟跟波兰相邻的就那几个国家,苏联、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逃亡罗马尼亚的那些政府机关的下场他们可是从广播里听到了。虽然有些愤慨罗马尼亚这种卑鄙的做法,可他们也默默的给被捕的总统和元帅送上了一句“活该!”。
毕竟他们这些将士在前线拿命御敌拼死拼活,这些家伙倒好,竟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偷偷摸摸的逃出去了?那他们这些人就活该留在这里等死吗?
与其做困兽之斗、早晚一死,还不如趁早投降,说不定还能捞点实惠的投降条件。
罗夫诺集团军司令斯瓦维克拉科夫斯基试探性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几个司令的一致同意。
现在剩下的问题便是向哪边投降了。
苏联?
几个司令对此嗤之以鼻,毕竟这些苏联人连他们的防线都没能攻破,向他们投降简直丢人。
那只剩德国了。
统一意见后这些司令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德军派出了信使,商讨投降之事。因为手底下还有四十多万的士兵,他们觉得自己的筹码很充足,提出的条件是要一笔钱财,然后还要一个官职,并且要求保留自己的卫队。
德军将那些信使赶了回来,并攻克了博奇基。到了这时候与其说是攻克,倒不如说是对方主动投降。
几个司令商讨了一番,又派出了信使,这一次他们减小了自己的胃口,只要了一大笔钱,和一个不算重要的官职。
可这些信使再一次被赶回来,德军又推进了30公里。
同一天波兰原罗兹集团军司令尤利乌什隆美尔在华沙宣布组建德占波兰临时政府,由他担任临时政府首领。因为莫希奇茨基总统和希米格维元帅逃跑时带走了全部的沾亲带故的亲信,没人提反对意见。当然,也没人敢提意见,毕竟德国人的战俘营可不会嫌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