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莱因哈德的报告,雅尼克点点头。“当然,那是他应得的。别说是伦敦人民,恐怕全欧洲的人民都觉得张伯伦是个伟人吧。瑞典政府应该给他发个诺贝尔和平奖。”
在场的人都他的话逗笑了。
伦德施泰特倒有些疑虑。“据我所知贝奈斯是个相当强硬的人物,他怎么会这么窝囊的接受这份条约,里面会不会有诈?”
雅尼克不以为然道。“连捷克的保护国都不保护他了,他们还能有什么脾气?我倒是希望有诈,那样的话我们就有借口直接推平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了。”也就用不着撕破协议,让他失信于人。“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将捷克彻底地瓜分掉。莱因哈德,我让你找的人找过了吗?”
莱因哈德放下手里的刀叉,恭声道。“是的,殿下,我正要跟您汇报这件事。我们已经秘密接触了约瑟夫蒂索议员,他对您提出的让斯洛伐克独立的提议相当感兴趣,表示希望能与您会面详谈。”
上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心接受这种联合,因为捷克区域在奥匈帝国时期已经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实行100的工业化),而斯洛伐克仍是未开发的农业区,两个地区间的发展并不平衡。
其实只要捷克政府多一些作为,两个地区工农结合、互补长短,捷克斯洛伐克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强国。可惜,相当一段时间里斯洛伐克依旧贫穷落后,捷克政府并没有多少措施来改善斯洛伐克糟糕的经济状况。加上几年前的全球经济危机让原本就不怎么样的斯洛伐克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斯洛伐克,不应该加入捷克,这是捷克人的阴谋!
这种论调开始生根发芽,甚至不断加强扩散。一些野心家蠢蠢欲动,想要把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比如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的议员了约瑟夫蒂索就是其中之一。
约瑟夫蒂索(jozeftiso,1887~1947)第一位斯洛伐克国家总统,也是斯洛伐克20世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1887年10月13日出生于斯洛伐克特伦钦,成长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1902年,他到尼特拉读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前往维也纳神学院深造。1910年,大学毕业后被主教封为教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军成为一名野战军随军教士,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后因健康原因离开军队,从此开始创作战争回忆录,并在各种地方杂志上发表。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成立后,蒂索开始对政治感兴趣。在一次青年组织的集会上,他作为斯洛伐克人民党成员发表公开演讲,指出布拉格中央集权主义对斯洛伐克民族的不公正和不正确。
因此他被指控使用反捷克的言论,法院判处他2个月监禁和一定数量的罚款,后因大赦提前出狱。出狱后的他更加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在后来的议会大选中当选为议员。
他心底那束理想的火焰从未熄灭过,德国人的提议仿佛像是汽油一般倾倒在那朵火焰上,刹那间演变成了熊熊烈火,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随时欢迎。”
听着两人的对话,伦德施泰特不禁疑惑道。“让斯洛伐克独立?我们不是要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吗?”
雅尼克用叉子挑起盘子上大块的牛排。“伦德施泰特将军,您能一口吃下这个牛排吗?”
“当然不能。”伦德施泰特摇摇头,那么大一块牛排塞都塞不进嘴里,更别说一口吃下去了。不过他已经差不多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雅尼克继续道。“捷克斯洛伐克就好比这块牛排,如果我们硬要吞下去,有可能就会被噎到。所以要用刀叉把它切成一个个小块,一口口地吃进肚子里。”等斯洛伐克宣布独立之后雅尼克就会要求捷克政府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也割让出来。到时候波兰和匈牙利也会趁机上来咬一口,那德国就可以可以打着保护捷克的旗号,把整个捷克都吞并。
雅尼克望向一旁的施佩尔。“施佩尔教授,你要做好准备,等时机一到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捷克的工业,特别是斯科达兵工厂和捷克布尔诺兵工厂。”
前面说过二战迸发以前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排名是美苏德英法意,捷克斯洛伐克占据了第七的位置。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当年奥匈帝国的军事工业和局部经济区,的军工生产相当优秀。
可惜原时空的德国并没有将这些军工企业彻底整合,被改名为38t坦克的捷克产lt-38轻型坦克居然一直生产到了42年。不过想想性能比38t坦克还不如的二号坦克都生产到了42年末,也就不好说什么。
现在就不同了,雅尼克根本就看不上一号二号这种小豆丁坦克,直接生产了四号坦克的改进版,豺狼坦克。因此捷克的军工厂里也不需要继续生产lt-38这种轻型坦克了,它们必须快速的完成转型,流水线生产德国的豺狼坦克!
只要把捷克的军工彻底整合,那德意志的装甲部队至少能增加十个整编师。
施佩尔优雅的点头道。“如你所愿,殿下。”
此时一夜愁白头的捷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正坐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的写着辞职信。
没错,是辞职信。
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告诉他德国的野心不会仅仅满足于苏台德地区。
可苏台德地区是捷克的天然屏障,如今在英法的淫威下这些屏障只能拱手让人,捷克军队靠什么来抵御德国的装甲部队?
他无法承受祖国在自己的手上支离破碎的痛苦,决心用辞职逃避这残酷的现实。
“我对不起祖国,可我已经尽力了。”留下这句话后贝奈斯踉跄着走出办公室。他确实尽力了,甚至进行了战争总动员,准备与德国人决一死战。可万万没想到打败他的不是虎视眈眈的德国,而是一直视为盟友的英法!!
爱德华贝奈斯辞职了,没人能留住去意已决的他,因为他深知捷克已经没救了。
而捷克,需要新的领导人。于是,更软弱或者说更“主流”、更“现实”一点的捷克统治阶级成员就在国会选择了法官埃米尔哈查作为新的总统。
第一百二十三章 捷克的悲剧4
在慕尼黑协定之后,埃米尔哈查成为了贝奈斯的继任者。他被选中的原因并不是他多么强硬或是多么治国有方,仅仅是其天主教及保守右派,并与政府较无太大涉入的身世罢了。
几个月后,斯洛伐克突然宣布独立,同日,卢西尼亚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喀尔巴忏―乌克兰共和国”。被国内局势弄的焦头烂额的哈查在无奈之余,只得访问柏林,以寻求解决之法。
谈判桌上这位捷克斯洛伐克最后一任总统遭到了德国的武力恐吓,吓得心脏病发作,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差点没挺过来。
缓过来的哈查从“现实主义”出发,接受了德国的占领,在《德捷协定》上签了字。这一选择也是合乎捷克统治阶级的逻辑:既然英法已经出卖自己了,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同德国进行合作了。只要德国能保留一点权力给捷克统治阶级就行。
雅尼克对这最后一点请求了表示了许可。作为一个本来就是被国会众人推出来背锅和办理投降业务的代表,又是一个心脏衰弱的老人,也很难相信他可以做出比这更加刚烈的举动来对抗德意志了;换言之,假如哈查是那种主张抵抗的强硬派,他也不可能被推至如此高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无数个见不得人的、私底下的、肮脏的勾当,也就不一一叙述了。
当驻扎在苏台德的德军开始向捷克境内进军时哈查下令军队不得进行抵抗,整个进军都非常“和平”。
可这种“和平”还是不可避免的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经。
“德国人太过分了!!他们根本没把我们大英帝国放在眼里!!”
英国伦敦首相府里响起怒不可遏的吼声。
正在大发雷霆的正是英国首相张伯伦。
当初签署“慕尼黑协定”后回到伦敦的张伯伦得意的向民众宣称自己“带回来了一个世纪的和平。”
仅仅几个月后,现实就啪啪啪的打肿了他的脸。德国人全面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雅尼克皇储的承诺书显然成了一张废纸,一句屁话!
该怎么办?!向德国宣战?!当初签署的条约里面明确规定,如果德国入侵捷克其他地区,那英法就要向德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