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一点莫洛托夫还是想不通。“不过他不是说这款冲锋枪是今年年初才研发出来的吗”黄金劫案是好几年前就发生的。
“你真糊涂,你还相信他们说的话他们嘴里能吐出什么真话”斯大林吐了口烟,愤愤道。“肯定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研发出了这款冲锋枪。黄金劫案之后为了不露出马脚,雪藏了这些年。我当时不让人声张这件事,这些该死的美国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又拿出来了。”
“该死的罗斯福抢走了我们的黄金,还假惺惺的来帮我们你想想要是我们拿到那批黄金,可以发展多少工业,增加多少军备。我们在苏芬战场上也不会输得这么惨。我一时没忍住,就冲动了。”
听着斯大林的解释和咒骂,莫洛托夫心中暗道那也不是我们的黄金啊。看来斯大林同志是压根就没打算归还那批黄金,结果半路上被劫了而已。“那我们要跟美国索要那批黄金吗”刚说完他就自己摇摇头,这个想法简直有点天真过头。先不说美国不会承认,就算退一万步,美国承认是他们劫走了这批黄金,可吃进肚子里的肉怎么可能吐出来;再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肯吐出来,要归还也只会还给西班牙,怎么可能再回到苏联手中。
斯大林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又狠狠的咒骂了几句美国和罗斯福,无奈的挥挥手。“去吧。”
半个小时后的八点整,苏联外交部门发表了一份通告,震惊了全世界。
柏林时间比莫斯科慢一个小时,刚吃完饭的雅尼克正在花园里溜达,匆匆赶来的莱因哈德向他禀报了这个消息。
“呵,还有这种事”雅尼克有些不敢置信的嘀咕了一声,毕竟原时空可没发生过这种荒诞的事情。“莫斯科那边有消息吗”
莱因哈德摇摇头。“没有殿下,只是前几天传来消息说美国和苏联可能联手对付我们。”
“呵呵,现在好了,别说是联手了,恐怕要变成死敌了。”
而此时的华盛顿才下午一点,听到这个消息的罗斯福差点当场站起来。
“怎么可能”美国国务卿刺杀斯大林这也太荒诞了“立刻联系莫斯科”
可惜现在没有能供苏联和美国两国领导人直接通话的“热线”。即使二战结束后的十几年,有了这个技术和实力,美国国务院和军方都反对设置这种通讯渠道。“我们不支持总统背着我们同苏联领导人进行对话的想法。”甚至有人还表示“不希望白宫成为克里姆林宫的分公司。”
一直到1962年,苏美遭遇了古巴导弹危机时所有人才深刻的意识到确实需要这么一个直接沟通渠道用以加强沟通,以便在紧急时刻美苏两国领导人可以快速、直接且私密地进行沟通和联系,从而排除因延迟、曲解或误解对方行动而导致核战争的爆发的风险。
现在能做的是只能用电台联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五百二十九章 “拉科尼亚”号
一架德国“彩云”高速侦察机正在北大西洋上空例行巡逻。
忽然,中间位“彩云”乘员3名的观察员大声道。“嘿,下面一点钟方向”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驾驶员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个黑点,侦察机开始下降高度。
拿着高倍望远镜的观察员盯了一会,惊诧道。“好像是美国人的警戒舰。这里可是离美国海岸线1500多公里,他们跑这么远来巡逻”
驾驶员随口应道。“我们还离欧洲3000多公里呢,是人家的两倍。”
“那可不一样,我们可以召来攻击机击沉它们,他们的p36战斗机能来得了吗呃,说不定他们的航母就在附近,要不要”话音未落,他看到那艘警戒舰的侧舷猛的激起一股巨大的水柱,伴着滚滚浓烟,吨位并不大的警戒舰迅速倾斜开始下沉。
“呵”观察员忍不住咂舌。“看来附近有我们的潜艇。啧,有不少人落水唉,附近要是没有他们的船只,这些可怜的家伙就都要死在这了。”
驾驶员不以为然道。“死就死呗,殿下说了,这些新大陆的混球们不配享受骑士待遇。”
鉴于原时空的“拉科尼亚”号事件,雅尼克下令无需对被击沉的美国舰船落水者进行救援。
“拉科尼亚”原为客船,二战爆发后皇家海军将此船进行了军事改装,它配有14门火炮用于对舰攻击,另外还配有高炮以及深水炸弹以及探测仪。
1942年9月12日,德国潜艇“u156”号前往开普敦海域执行巡航任务的途中在阿森松岛东北海域遭遇了这艘“拉科尼亚”号。当时,“拉科尼亚”号正在执行运送战俘的特殊任务,船上有436名英国水手、268名休假的英国人包括80名妇女和儿童、1800名意大利战俘以及约160名用来看守他们的波兰战俘。
在“u156”号潜艇艇长哈尔滕斯泰因看来,“拉科尼亚”号无疑是那种有价值的大型目标他并不知道船上有非战斗人员和意军俘虏,于是立即进行了鱼雷攻击。“拉科尼亚”号腹部中雷,水下部分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海水汹涌而入。英国船长随即命令弃船,并于22时22分发出了s明码英语电文,报告已被鱼雷击中。22时26分,又发出密码电报,报告船将沉没。“拉科尼亚”号搭载的人员纷纷离船,但关押意大利俘虏的舱室仍被紧紧锁住。
哈尔滕斯泰看到落水者里有不少妇女和儿童,便打算上前救援。驶近“拉科尼亚”号时他们听到船内有人用意大利语在大声求救,才知道船上原来有轴心国人员。他立刻将这件事报告给上级,有趣的是,各级领导都不敢对此时负责,最终,这件事被摆在了德国海军司令卡尔邓尼茨元帅面前。
邓尼茨同样很纠结:哈尔滕斯泰无疑给他找了件麻烦事,潜水艇在战斗中是不提倡冒险搭救敌方人员的,这也符合1907年的日内瓦条约的规定。可毕竟意大利人是盟友,他们也不好见死不救。但如果营救意大利人,那么英国人同样也有权利要求被营救,u艇官兵总不至于把救上来的英国人重新推到海里。最糟糕的是,无论如何,一艘小小的u156是没有能力营救这么多人的。
邓尼茨元帅最终还是做出了困难的决定:全力以赴援救落水者这道命令被送到最高统帅部,得到了元首某种程度上的默许。
根据指令,游弋在附近海域的德军u506、u507立即放弃原本任务,与u156艇一同实施救援。在附近的意大利海军“卡佩里尼”号潜水艇也前往救援。德军还特意用国际通用信号发布声明,任何愿意参加援救的舰船,在此行动中都是德军的战友,不会遭到攻击。为了加快救援进度,德军还给出了“拉科尼亚”号失事的精确坐标,对于德军来说,这样的处境已经是非常危险了。按照计划,落水人员被救起后,会被送到名义上中立的维希法国的象牙海岸。法国方面对此非常重视,立刻答应组织舰队协助救援。
大多数国家还是选择站在了人性的一边,却有一个国家居心叵测,那便是美国。
1942年9月16日正午11时25分,一架美军战机突然出现在“拉科尼亚”号上空。当时,正在忙着救人的舰船全部挂有红十字旗,美军战机只是盘旋了几圈就离开了。仅1小时后,又有一架美军飞机飞临,德军也没当回事,依旧将全部精力放在搜救工作上。
谁想到,这架战机突然一个俯冲,扔下一枚炸弹,随后又接连分两次扔下3枚炸弹。其中一枚击中一艘救援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u156虽然心惊胆战,但仍然冒险带着142名英国妇女儿童安然逃离。9月17日,维希法国的“阿那米特”号运输舰和“光荣”号铁甲舰接收了全部落水人员。德国方面这才找美国算账,质问美国为何要趁人之危。
美国很快就给出了答复,不过这回答听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美方称他们不知道船上有自己的盟友英国人。然而,先不说“拉科尼亚”号的国籍,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还是道德角度考虑,美国的行为都非常奇葩。果然,“拉科尼亚”号事件一出现,世界就传来一片大骂,老对手英国和德国甚至站在统一战线上,谴责美国的偷袭行为。不过,对美国的谴责也没持续多久,由于战局的紧张,两大阵营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战争上。
该事件令德军高层大怒,所有的u艇艇长都接到了来自柏林的秘密电报:“停止救援被击沉敌船所属人员的一切行动。这些行动包括:营救落水者;把他们安置在救生艇上;扶正倾翻的救生艇;提供食品和淡水,等等。因为救援行动是不符合消灭敌方商船和船员这一战争最起码要求的。”
邓尼茨此命令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营救本身是否有意义,而是在于在营救过程中艇长无法在敌人飞机到来的时候及时做出下潜、规避等战术动作,艇长没有权利为了善意而使全艇官兵的生命受到威胁不仅如此,“拉科尼亚”事件证明了盟队是不在乎用何种方式击沉德国u艇的。
而战后邓尼茨因这条命令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列为重要罪行。
因此雅尼克特意下达“对美作战特殊指令”,规定无需对被击沉的美国舰船落水者进行救援。
第五百三十章 骨灰
“上帝啊”
正惬意的喝着咖啡,收听苏联广播的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布利特听到广播里传来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意图刺杀斯大林的消息,差点直接从椅子上跌下来。
“今天是愚人节么”他也顾不得擦拭洒在腿上的咖啡,下意识的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日历,愚人节已经过了好几个星期,苏联也不兴过这个节,更何况没有哪个国家政府会在官方频道上开这种国际玩笑那也太不成体统了
“到底怎么回事”太荒唐了。他也知道科德尔赫尔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达成美苏两国要联手,共同对付德国。
怎么就变成刺杀斯大林了
从世界历史来看,暗杀那是国际政治的重要一环,以刺杀的手段,杀掉敌对国家的国王和元首,使得敌国大乱,趁机谋取利益,获得全胜,这都成为心照不宣的手段了。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暗杀而引爆的。
可那也得看时机啊,现在美国已经跟德国宣战了,疯了才会去惹另一个大国。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要刺杀,也得派个像样的人,科德尔赫尔是位近70岁的老人,他能干什么让他杀只鸡恐怕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