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穿越成皇储

穿越成皇储 第308章

穿越成皇储 回龙峰 3586 2021-05-12 14:20

  起身的法鲁克小心的点点头。“结了。”

   隆美尔微微皱了皱眉。“结了婚你还找这么多情人”

   一谈到这事,刚刚还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法鲁克反倒来了精神。“将军阁下,在我看来任何人的爱情都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缚,哪怕是婚姻都不行。”说的是振振有词,就差手舞足蹈了。

   隆美尔是一个专情的男人。自古以来美女都爱英雄,隆美尔在德国家喻户晓,自然有不少美女对他倾心。然而,隆美尔始终洁身自好,保持着对妻子露西的忠贞。现在听到这家伙说出这般厚颜无耻的话语,还一点都不觉得羞愧的样子,隆美尔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一旁的副官见状朝那几个士兵一挥手。“揍他,让他张长记性。”

   几个士兵立刻将法鲁克按在地上一顿拳打脚踢。

   作为国王,那自然是从小到大那娇生惯养的,哪里挨过这般毒打,法鲁克被揍得是鬼哭狼嚎,连连求饶。

   隆美尔挥挥手。“好了,可别把他给打死了。埃及要与德意志签订新的条约。”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法鲁克一世被拉了起来,隆美尔冷声道。“法鲁克,你愿意效忠德意志吗”

   法鲁克也不是笨蛋,立马俯首称臣。“我愿意带着整个埃及,向德意志效忠。我会立刻发布公告,昭告全国。”心中不由埋怨就算你不打,我也得效忠啊。这货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挨了这顿打。

   作为一个纨绔子弟而已,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忠心可言,现在,为了活命,他当然不会和英国再有什么瓜葛。

   隆美尔的点点头。“从此刻起埃及与英国的所有条约统统废除。”

   36年8月26日,英国同埃及缔结了英埃同盟条约。

   条约中规定:

   英国负有保护埃及不受外国侵略的责任,埃及在战时置于英国的管理之下;

   英国终止在埃及的军事占领,撤走军队,但有权在苏伊士运河驻军1万人和飞行员400人;

   英国空军有权在埃及的领空飞行和使用埃及的机场;

   英国保留亚历山大港的海军基地,为期8年;

   埃及可以建军,但需要买英国武器,接受英事代表团的训练;

   废除在埃及的治外法权;

   埃及加入国际联盟;英国高级专员改为大使;

   恢复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埃及人可以移居苏丹;

   埃及不得与其他国家缔结同这一条约相抵触的政治同盟等。

   “好的,没有问题。”法鲁克一世忙不迭的点头,反正跟谁签条约不是签啊,只要能保住小命就行。

   副官从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摆在法鲁克一世面前。

   法鲁克一世翻看了一遍,内容几乎就是埃英条约的翻版,就是把里面的英国改成了德国而已。

   当他翻到最后一份文件时不由一愣。“以十亿帝国马克买下苏伊士运河”

   19世纪,英法两国都把扩张的目标集中在富饶的东方。法国企图连通地中海与红海,直抵东方,打破英国对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英国为维护其在东方,特别是在印度的利益,则反对开凿运河,主张沿开罗、苏伊士、叙利亚、幼发拉底河至波斯湾修筑一条铁路,以加强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1851年,英国获得埃及的许可,开始修筑铁路。法国也不甘落后,通过欺骗取得埃及的信任,于1854年与埃及签订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并于1857年成立了“万国苏伊士海运运河公司”。

   1859年春,苏伊士运河正式破土动工,动用了几十万埃及民工。在霍乱猖獗的苏伊士地区开凿运河,十多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经过10年的艰苦施工,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苏伊士运河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英国统治者垂涎三尺。1874年11月,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费1200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英国看到机会来了,便竭力阻止埃及将股票卖给法国。随后,英国政府采用各种手段得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

   接着,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于1882年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在运河地区建立起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近10万军队。

   由于苏伊士运河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的利益,西方国家对英国的野心一致表示反对。1888年西方数国缔结君士坦丁堡公约,规定必须保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和自由通航。而英国却直到1904年才正式加入这个公约,但仍继续在运河区驻扎大量军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指使土耳其军队进攻埃及以夺取运河,但没有成功。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着在运河区的驻兵权。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国借口保卫埃及的“安全”和“稳定”,于1936年迫使埃及签订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运河区,亚历山大港仍为英港等。

  第四百四十六章 法鲁克一世3

   在历史上,地中海曾经是世界上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但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后,大量的船只从好望角航线与麦哲伦海峡航行,不再需要相对封闭的地中海航线。其结果自然是原本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的东地中海与意大利,纷纷衰弱。而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转移到了西北欧的大西洋沿岸。

   这个历史进程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期为止,整整持续了300年。近代西欧的崛起与新大陆的发展,包括西南非洲殖民地的开发,都与此有关。但苏伊士运河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苏伊士运河的概念,其实在近代早期就由意大利人提出。当时的意大利人,希望从后来挖开运河的地方,凿同一条水道。方便他们的船只从这里进入红海,然后深入印度洋。以此和控制好望角航线的葡萄牙人去一争高下。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计划没有被当时的马穆鲁克苏丹所认可。结果,在奥斯曼人占领埃及后,当地开始衰退。尤其是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比重已经被西北欧地区所迅速稀释。

   19世纪,反而是法国人最早提出了苏伊士运河方案。原因也很简单,法国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很容易被英国海军在战时封锁。已经不期望在海战中完胜英军的他们,希望通过苏伊士运河,联通自己在印度洋和印度次大陆上的残余基地。也能够顺势向东开拓。

   英国人当然不可能让法国人如愿。所以他们买下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股票,获得了运河的管理权。随后又将埃及至于自己的保护国地位,控制了这条黄金水道。这样一来,即便是法国人大力营建自己在地中海边的港口,也无济于事。英国人则顺势控制了直布罗陀、马耳他与塞浦路斯。三个地方正好位于地中海的西中东。英国人顺着这条航线,走苏伊士运河抵达阿拉伯半岛的亚丁湾,再向东抵达印度和马来亚。著名的“大英帝国生命线”就由此而来。

   现在德国要直接买下整条苏伊士运河,英国的股票变成了废纸一张。虽然这种行为有些不符合商业规矩,不过对于已经自身难保的英国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新成立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成了德国宙斯公司众多的子公司之一,收益分成20:15:15:50。埃及拿收益的10,意大利和法国分别拿15,德国拿剩余的60。

   法鲁克一看自己不但赚了10亿帝国马克,还有20的收益可拿,乐颠乐颠的签了字;毕竟英国人可是连一分钱都没分过他。

   签完字,隆美尔让人把法鲁克带下去。

   副官一脸兴奋道。“将军,如此一来地中海算是成了帝国的内湖,这可是罗马帝国才拥有过的荣誉。”

   地中海有一个天然的出入口直布罗陀海峡和一条人工运河,当然,土耳其海峡是连接起支海黑海和地中海的,能够算作是地中海的出入口。所以,地中海有三个出入口。

   而他们已经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还掌握着被称为地中海心脏的马耳他岛,毫不夸张的说地中海已是德国的内湖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