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深感赞同道。“是啊,殿下这般以身作则,要是我们打不赢这场战争,那真是不配为军人了。”说着丢掉了手里的烟头。“睡吧,养足精神明天一举攻破色当!”
第二天清晨,古德里安便早早地醒了。先到附近的泉眼处洗漱了一番,吃了顿干粮早餐。“传令下去,全军最后再检查一遍装备。”
就在坦克手们忙碌的检查履带松紧程度,坦克的火控系统,发动机状态时天空中传来连绵不断的发动机轰鸣声。
抬头望去,透过树杈的缝隙看到铺天盖地的机群,有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看起来起码足足有上千架。
机群是飞向色当的。
187o年9月1日,色当爆过一场举世闻名的会战,在那场会战中,法国12万大军被围于色当,战斗从早晨打到傍晚,最终色当城头便举起白旗!
当天晚些时候,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国王写下投降书。
9月2日,在色当城墙下,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式接受拿破仑三世的投降!
这件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场战斗这么简单,这更标志着法兰西第二帝国自此进入历史的轮回,而与此同时,也标志着日耳曼民族彻底成为了一个整体,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他们以独立且高傲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尽管有了1870年的教训,70年后的法军仍然没有将色当当作重点防区。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在离色当东部12千米处就终止了。尽管肩负着掩护马其诺防线左翼和开入比利时境内作战的法军第1集团军群右翼任务的法国第2集团军对自己的防线很有信心,但是截至战前,色当仅有的103座各种工事大多数都未完工,而法军在这里却只布置了隶属于第2集团军的第55步兵师,该师是总动员后由上了年纪的征召兵组建的,战斗力自然不会太强。
第2集团军司令是夏尔莱昂克莱芒特安齐热上将。安齐热将军素有“法军中最能干的将领之一”的美名,在法军中很受欢迎,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他将是下一任法军总司令,第2集团军的军官赞颂称“找不到比安齐热更适合指挥第2集团军的人了”。
可惜,就是这么一位被人赋予厚望的将军,却犯下了好几个致命失误。
要知道致命失误犯一个就够要人命了,而这位竟接连犯了好几个。
某位伟人说过一句名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而这位安齐热将军却做出了战略上和战术上同样藐视敌人的壮举,在德军发起进攻前三天还放话说“我从不认为德军有考虑在色当地区发起进攻的可能性”。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
到战争爆发日,这个集团军只辖有5个师,其中包括1个北非师(第3北非师)、1个来自塞内加尔的殖民地师(第3殖民地师)、2个二流步兵师(第55和第71步兵师),集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41步兵师则被部署在了集团军最右翼。
由于色当附近的地形易守难攻,又有马斯河天险可以依靠,法军只在此地部署了一个二流步兵师――第55步兵师。色当以东,是马其诺防线延伸段西端的拉费尔泰堡。在色当和拉费尔泰堡之间的穆宗倒是无险可守,第2集团军和第10军都将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到了组织该地段的防御上。
之前德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色当地区的法军似乎防御得相当严密――河对岸能够控制整个色当地区的马尔菲森林高地上填满了一个接一个的碉堡。此时一名来自奥地利的工兵军官发挥了其判读航拍照片的特长,得出了令德军高层无比惊讶的结论――他认为密布在马尔菲森林高地上的法军碉堡多半只不过挖好了一个地基,离准备就绪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法国也不乏有远见卓识的能人,早就有人猜出德军真正的主攻方向在色当,而且对色当方向法军一塌糊涂的防御准备工作深感不安。
讽刺的是,他并不是军人,而是议员皮埃尔・泰坦热;他把色当糟糕的防御状况报告给了当时的战争部长爱德华达拉第和法军总司令甘末林,报告中直陈“我们太过寄希望于阿登的森林和默兹河将会掩护色当,并将防御色当的希望大多寄托到了这些东西上,我军在此地的防御工作已经不能用简单,而只能用简陋来形容”。
收到这份报告后甘末林将其转交给了乔治将军,而乔治将军要求安齐热将军给出一份答复。
不幸的是,安齐热将军完全不把这份惊世预言般的报告放在眼里。看到他们的上司安齐热将军都满不在乎,法军各部队修建工事的时候就更不卖力了。
而比起这些糟心的火力点构筑,更加致命的是法军的雷区布设也不充足。要知道在二战期间,减缓装甲部队推进速度最为有效的防御战术便是得到反坦克炮交叉火力掩护的连绵不断的雷场――日后德军在东线战场吃尽了使用这一战术的苏联红军的苦头。德军看似壮观无比的装甲突击一次又一次被苏军临时布设的雷场和反坦克炮阵地打得头破血流。而日后隆美尔在阿拉曼对付蒙哥马利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在70千米长的防线上足足布设了50万颗地雷,该地段被英军畏惧地称作“魔鬼的花园”。
然而,同样是长达70千米左右的防御正面,法军第2集团军总共却只有16000颗地雷,实际用于马斯河防线的只有2000颗地雷,具体到色当地段的法军第55步兵师,只剩下422颗反坦克地雷。
更匪夷所思的是,第55步兵师连这区区422颗反坦克地雷都没有布设完毕。法军官兵只顾着没完没了地修筑碉堡,在埋地雷方面基本上没有花费任何精力。就在德军发起进攻前,法军还拆走了部分原先布设好的地雷,原因是需要给这些地雷上润滑油,以防止其被潮气侵蚀。这些地雷直到41年才在马斯河以北的一个破仓库被德国人找到,古德里安麾下装甲部队基本没有遭遇过法军布设的雷场。
原本就属于二流步兵师的第55步兵师本应抓住一切可用的机会展开战斗训练――师内的士兵绝大多数都超过了30岁,是战争爆发后召回的预备役士兵,早就把当年服役时学到的作战技能忘得一干二净。为此,安齐热将军采取的对策居然是组织士兵多参加体育活动恢复体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法军甚至严禁士兵和基层军官私下展开训练,第147要塞步兵团的一名中尉便因为大胆组织一门25毫米反坦克炮炮组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被法军高层直接下令关了15天禁闭。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兰西末日(2)
成千上百架的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浩浩荡荡的越过边境线,对法国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进行猛烈的轰炸,色当要塞自然也包括其中。
听着要塞内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第55步兵师师长亨利让拉方丹准将却依旧镇定自若。色当要塞可不像比利时埃本埃马尔要塞那样只有区区几挺防空机枪,要塞建造时期早已考虑过防空问题,并部署了相当数量的防空阵地,可以敌军敌军轰炸机进行低空轰炸。而高空轰炸根本没有什么准头可言,没有办法准确命中要塞设施。
而且法国高层一致认为德国这一举动无非就是想调虎离山,引诱比利时的英法主力回撤,好让他们进攻布鲁塞尔的拙劣计谋罢了。
拉方丹准将想的是没错,这个时代的水平轰炸确实很难精确命中地面目标,可这次来袭的是斯图卡编队。
当密密麻麻的斯图卡飞临要塞上空的时候,要塞的防空炮开始了反击,拼命向空中打出成串的炮弹。空爆的炮弹不断在天空中打出一朵又一朵的黑色“玫瑰”;可惜,这些也未能阻止来自斯图卡轰炸机的“亲切问候”。
一架接一架的斯图卡俯冲向地面,发出的尖啸声摄人心魄,各种型号的炸弹精准无误的落在要塞的防空阵地上,几乎每一次俯冲,都会有一座防空阵地哑火。
听着外头的防空阵地接二连三的失联报告,拉方丹准将的脸色变得难看之极。“该死,德国人的轰炸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这才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德国人的轰炸机没打下几架,要塞的防空阵地已经失去了一半。
扔光所有炸弹的斯图卡编队扬长而去,要塞里的法军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第二批斯图卡编队再次光临,继续俯冲投掷炸弹摧毁防空阵地。
不到一个小时,要塞所有的防空阵地全军覆没。
拉方丹准将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来报告的参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没了防空阵地,那些轰炸机不得更加肆无忌惮?这座要塞还能坚持多久?“我们的战斗机呢?!”
参谋哭丧着脸。“早就来了,可被德军战斗机拦截,根本过不来!”
拉方丹准将有些不敢置信道。“我们不是投入了最新的d520战斗机吗?还打不过德国人的飞机?!”前几次空战已经很好的证明了406战斗机根本不是德国战机的对手。因此他们急忙投入了最新生产的d520战斗机。
d520战斗机是法国独立设计生产制造的性能最好的战斗机,该型战斗虽然性能方面虽然跟零式战斗机差不多,但其稳定性和防护力都要比零式战机强一点,其最高时速达到了534公里,战机武器装备有机头一门20机炮,机翼装备4挺75毫机枪,可以说火力方面可谓十分强大。
只不过比起德国的bf-109f,d520战斗机只在航程上有优势(最大航程1530k),其余方面均落下风。
至于bf-109的短腿问题,虽然空中加油技术早在1923年便问世,可要给几百架甚至上千架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那也不现实。
以目前的技术想要延长航程或是滞空时间,唯一的方法是挂载副油箱携带燃料。
这就不得不说英国了。
虽然后世二战德国的各种不可思议的黑科技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英国人的好东西也不少。
连美国人都垂涎三尺的劳斯莱斯梅林液冷发动机,美国的野马战斗机如果不是换装了英国的梅林发动机,也不会成为活塞战斗机的巅峰之作。
英国的格罗斯特“流星”喷气式战斗机是盟国方面在二战时唯一能进行实战的喷气式飞机。
英国人发明了“机载雪茄”、“铝箔干扰”等机载干扰器,开启了电子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