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科技最狂潮

科技最狂潮 第48章

科技最狂潮 秒速九光年 2517 2021-05-11 14:30

  “保暖内衣七十九元?好便宜啊!”

   “能抵抗零下三十度低温的夹绒短棉服,五百九十九元两套?我勒个去,买一送一啊!同样性能的羽绒起码也要两千元呢,性价比太高了!”

   “超级速干内裤,才十九元!?”

   “超级防寒手套,二十九元!?”

   “帽子加围巾套装,只要五十九元!?”

   “还愣着干什么,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快抢吧!抢到就是赚到!”

   2014年秋天,日本媒体发明了爆买一词,用来嘲讽当年国庆节期间,疯狂涌入的华夏游客。

   这些华夏游客,仿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见到什么就买什么,连秋叶原的马桶盖都被买光了,期间还发生数起因为爆买而打架的事件。

   时光荏苒,数年后的圣诞节,昆仑公司又把爆买这个词,原封不动送还!

   从最南的冲绳,到最北的札幌,日本民众爆买X纤维的场面,比当年那些华夏游客不逞多让。

   而且这一次爆买发生的地点不仅仅是日本,而是整个世界!

   即便那些不知道下雪为何物的热带,也一样无法幸免,因为昆仑公司不仅有X2型纤维,还有穿着干爽的X1型纤维呢。

   总之,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场购物的盛宴,买买买就对了。

   然而化纤领域的专业人士却非常明白,实际上,这是昆仑公司对全球化纤巨头,发起的总攻!

   为了迎接圣诞节和新年,各大化纤集团都提前囤积了大量产品。

   高原的目标很简单,你们怎么生产出来的,就给我怎么吃回去!

   别觉得降价就能卖,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赔钱也没人要!

   在这个世界上,资本虽然很强,但绝不是最终极的力量。

   否则以华夏今时今日的财力,没有半导体技术买就是,何必受这鸟气?

   然而事实却相当残酷,顶尖科技,国之重器,是无论你花多少钱也无法买到。

   当年,日本公司拿着顶尖化纤产品,在华夏攻城掠地。

   如今,昆仑公司和他的合作伙伴,携着无可匹敌的技术优势,又打了回去!

   如果说从九月到十二月,日本企业在一路败退的话。

   那么从十二月到一月,就是彻彻底底的崩盘!

   根据日本产经社统计,圣诞新年期间的化纤销量,比往年暴跌百分之九十,各大企业的库房里存货堆积如山。

   新年假期过后,一月七日,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轰然倒下。

   纺织化纤巨头东洋纺,因为资不抵债,宣布破产重组。

   一月八日,主要债权方三菱银行,邮政银行,三井投资,住友保险等,组成联合代表团,全权接管东洋纺织集团,并邀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洋纺织集团的账目进行封存查对。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全球哗然。

  第三十八章 各方反应和防弹的X3!

   东洋纺集团破产的消息传出后,宛如一道平地惊雷,震惊了全球化纤行业。

   华夏最大的材料论坛,无数网友正在讨论这条爆炸性大新闻。

   “我勒个去,连东洋纺都被干翻了,痛快!今晚约几个老朋友吃火锅,好好喝几杯!”

   “真没想到啊,大名鼎鼎的东洋纺,保暖纤维之王,竟然也会有今天。”

   “要我说,东洋纺如果不是主力做保暖纤维,这次还未必会死呢,只可惜他们倒霉,撞上了如日中天的昆仑公司。”

   “可不嘛,这次撞车实在太惨烈了,东洋纺的保暖纤维,占总营收百分之六十,结果被昆仑公司这么一怼,直接怼掉了一半的营业额!想不破产都难!”

   “所以说,做企业还是不能依赖单一产品,否则一旦遇到昆仑公司这样不讲道理的妖孽,连跑路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折进去了。”

   “说到底,还是昆仑公司牛逼!高老板牛逼!进入化纤领域才不到半年,就连续开发了两大超级纤维,引领全行业风骚不说,把大名鼎鼎的东洋纺都给怼破产了!”

   “这算什么,东洋纺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肯定还有更多企业破产,X纤维疯狂的促销力度,明显不是冲着卖货去的,圈子里早有传闻,高老板铁了心,要在春天之前清场!”

   “清场?高老板牛逼!”

   “那是!连PLA都站在昆仑公司一边呢,他们下了一张巨额订单,要给全军换装。”

   “感觉好强大的样子,我正准备年后换份工作,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还招人不招?”

   “一直在招,而且待遇很高,你去他们的网站看一看就知道了,除了材料系和化学系,其他系的人才也要,似乎野心很大的样子。”

   “多谢楼上的信息,回头我就去试一试。”

   无论如何,昆仑公司在PLA的强势代言下,名声彻底出圈了,不仅在化学材料领域如日中天,全球数不清的普通消费者,也知道了昆仑公司的名字,记住了他们独特的山脉商标。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家公司,出名总会带来许多好处。

   例如现在公司招聘就非常顺利,各路高材生趋之若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昆仑公司的研发部门,就扩张到了三百多人。

   遥想去年七月间,研发部门仅有高原和许轻舟两个人,以及十几位许轻舟手下的学生,守着偌大的实验室,如今可真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喽。

   然而对于这样的规模,高原依然不满意,毕竟当初定下的发展方向,就是轻资产,重研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