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刘邦为什么四十岁还不娶妻
刘邦是战国末年楚国人,出身于一个还算殷实的农民家庭,在家里排行第三。
这个家庭的主体都是务农的,而且没什么文化。户主刘太公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几个儿子中,老大刘伯、老二刘仲、老三刘季,也没有正经名字。老四刘交,因为被送到儒生那里学习,才有了正经名字。刘季后来改叫刘邦,显得很大气,是发迹后的事。
总之,刘家是正儿八经、规规矩矩的庄稼汉之家,但刘邦属于另类。
刘邦大概接受了一点粗浅的文化教育,认识千把汉字,放到今天,相当于勉强能读报纸的水平,之后他就放弃了学习,开始在丰沛市集上招朋唤友,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游荡生活。当然,由于出身,他不可能不会农活,甚至有可能非常擅长。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刘章在长乐宫侍候吕太后饮酒,曾经自告奋勇地说:“臣请为太后说说耕田的事。”吕后笑话他:“你父亲(指刘邦,刘章虽为其孙,但被吕后当儿子看待)才擅长耕田,你生而为王子,哪懂这些?”
但刘邦长大后,无心务农,这让刘太公十分愤怒。对这样一个儿子,他真是恨铁不成钢,曾这样呵斥:“你这不肖的竖子,也不学学你二哥,看人家是怎么勤劳治产的。”之所以没提到大哥,可能因为大哥早已去世。在那个年代,医药极不发达,壮年暴卒是毫不奇怪的事。
对父亲的责骂,青年刘邦浑不在意,而且他也没有成家的打算。众所周知,在古代的绝大多数岁月里,除非家境太差,一个男人不到二十岁就娶妻,是很正常的事,刘邦那个时代也不例外。我们看民国时人的回忆录,还可以见到许多不到十岁就订婚的例子。像刘邦这样,家境还可以,成年后却一直不考虑结婚,可谓非常罕见。但就刘邦的本性来说,这又很正常,因为一旦结婚,就要和父母分家,就得养老婆孩子,就得种田,这日子有人爱过,但对刘邦来说,绝对不愿意。
想到这点,我们对刘邦的不肯结婚,就一点不奇怪了。他有一个很崇高的理想,当游侠,在江湖上呼风唤雨。
游侠生活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为了清楚阐释这点,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游侠是种什么样的人物。
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游侠下过一个定义,说是一种专门急人之难,却不求报答的人。战国时代,东方诸侯国有四大贵公子,赫赫有名,即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四人都是王族子弟,拥有采邑,有丰厚的税收招徕宾客,普天下不愿耕种的“伎能之士”都去投奔他们,无事时白吃白喝,有事则要挺身而出,甚至献出生命。人家的粮食也是种出来的,不能白白让你消耗,是吧?信陵君是四大公子中声名最显赫的一个,他死于魏安僖王三十四年(前243),那年刘邦才十三岁。
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信陵君,但刘邦从小就耳闻了不少信陵君的故事。他恨自己出生太晚,没有机会投奔到门下,没法和信陵君手下诸多志同道合者朝夕相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出门乘坚策肥,危难一至,则殒身喋血,快意恩仇,报答主子的礼遇,留名天下。与这相比,顶着毒辣的太阳耕种,实在是庸人才会干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做游侠可以欺负别人,碰到好机会,还可以得到主人的提拔,当上官吏,这比天天猫腰在地里侍弄庄稼,有前途多了。种田人风里来雨里去,一辈子能挣几个钱,攒几亩地?这不是他刘邦想过的生活。可以说,勤劳的二哥在刘邦心目中绝对是一个负面榜样。对二哥,他嗤之以鼻。
所以刘邦无论老爸怎么骂,都一意孤行。有一天,他听说一个叫张耳的魏国人,曾在信陵君手下做过门客,如今已被魏王任命为外黄县令,正在广施钱财,招致宾客。已经三十好几的刘邦兴奋得不得了,毅然离开家乡,西行上千里,跑到外黄去投奔张耳。
我认为,已经三十好几还没娶妻的刘邦,在见到张耳后,肯定更不想娶妻了。为什么?因为张耳的发迹,靠的是在江湖上闯荡出了名气,而被外黄县一个富翁的女儿看上。富翁的女儿本来嫁了人,但是觉得老公没出息,“佣奴其夫”,有一天离家出走,干脆跑到老爸朋友那,问改嫁谁好。那人向她推荐了张耳。她听了张耳的光辉业绩,当即拍板,坚决和原来的老公离婚,嫁给了张耳。富人也需要张耳这样的豪杰保护自己的家产,双方各取所需,因此结亲。张耳虽然以前就出了名,但究竟没什么钱,现在成了富人的女婿,就有钱招揽朋友了。朋友越来越多,势力就越来越大,成为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最后魏国政府撑不住了,干脆招安,拜张耳为外黄县县令。张耳就此把自己洗白,光宗耀祖。
张耳有个刎颈之交兼老乡,叫陈余,和张耳一样,不事产业,在江湖上闯荡出了名声后,被赵国苦陉县一个姓公乘的富人招为女婿。同样,这个富人也是看中了陈余朋友多,有流氓气,哭着喊着把女儿嫁给了他。
张耳、陈余这两个光辉榜样,对刘邦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我认为,刘邦不结婚便罢,要结婚,就一定会锁定一个有钱女人。
我这个看法不是没有根据的。和他同时代有个人叫陈平,也不大愿意种田,天天在外面结交朋友,搞得嫂子很恨他,说他败家。陈平长大后,也一直不肯娶妻,个中原因,史书上倒说得很清楚:“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可见,他和刘邦一样,一心想娶个富婆。他后来也如愿以偿了,因为名气越来越大,终于有个富翁把孙女嫁给了他,从此他“赍用益饶,游道日广”。也就是说,因为有了钱,他结交的酒肉朋友越发多,身份地位也上去了。
我们前面说刘邦家境还可以,只是和一般老百姓比较而言的,古代社会生产力低,能一年四季吃饱饭,就算得上小康,但多余的钱,一般人家都没有。刘邦家里也是,虽然原先刘太公有些家产,但他两个哥哥早早就成家立业,分了家,他自己依附父母,又不治产业,手头并不宽裕,有时在外面惹了事,还只能带着一帮朋友去寡嫂家蹭饭吃。有一次大嫂终于烦了,等刘邦和朋友进门,故意刮着空荡荡的锅,暗示一无所有,请另觅饭辙。刘邦羞惭得满脸通红,带着朋友扬长而去。为着这次的意气之举,大嫂后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刘邦当上皇帝后,遍封亲戚,独独对大嫂无所表示。
这也难怪,对刘邦来说,朋友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他的理想只能靠朋友实现,而大嫂竟让他在朋友前丢了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邦在张耳的门下呆了没多久,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大军围住了魏国首都大梁,引水灌城,大梁城陷,魏国灭亡。张耳处境也岌岌可危,遭到秦朝的诏书逐捕。不得已,他带着自己的刎颈之交陈余逃到陈县(今河南淮阳),隐居了起来。
刘邦只好回到楚国家乡。三晋的覆灭,标志着楚国也岌岌可危。两年后,秦将王翦两次大破楚国名将项燕的军队,楚国就此覆灭。沛县成为秦国的领土,下属于泗水郡,刘邦成了一个秦国人,这一年,他三十三岁。
从楚国人变成秦国人,对刘邦来说,没什么要紧,因为以他的出身,不会有什么祖国的概念。他并不是屈原,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百姓,统治者无论换了谁,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不同。何况为了笼络楚国人,秦王在楚国故地实行了优惠政策,赐予他们爵位。所以,除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可能略微有些不适应之外,刘邦很满意这种崭新的生活。
虽然刘邦当时没有取得张耳那样的成就,但他毕竟从小在道上混,又投奔过大名鼎鼎的张耳,加上家里不算太穷,就被乡里推举,当上了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在秦国,当一个县廷令史,起码要会写五千字,还得懂得八种字体;但当一个亭长,刘邦肚子里那点货足够了。
亭长是秦国的最基层官吏,职责是维护方圆十里的一块土地的治安,兼管送往迎来的工作。因为秦朝的亭,不但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而且兼具现在邮局、招待所的功能。刘邦的这个官职,放到现在,就相当于一个乡级派出所所长兼邮电所、招待所的负责人。
虽然年近四十,刘邦丝毫也不见有娶妻的打算。史书上说,他喜欢美女和好酒,按理说,维持这两样爱好都得大把大把花钱,而他只是工薪阶层,不事产业,哪来的钱消费?但这难不倒他。邑中有王媪和武负两个女人开的酒馆,刘邦常去赊酒喝,喝醉了就顺势躺下睡觉,颇有豪杰之气。
史书记载,刘邦醉后昏睡时,身上常常会出现一条龙,把王媪和武负这两个市井妇女吓得够呛,觉得这家伙不是一般人。而且奇怪的是,每次刘邦在店里赊酒喝,店里营业额总是暴涨,卖出的酒比平时多几倍。这么一来,王媪和武负都觉得刘邦能给她们带来福气,到了年终结账,就把刘邦写的赊账文书简折断,扔进垃圾堆。
当然这和刘邦的出生神迹一样,都是后人为了神化大人物而瞎编的。至于他每次到酒馆,酒就能卖出平时数倍的原因,可能在于他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是市井少年的偶像,所以能吸引很多游侠少年来酒馆陪他喝酒,从而增加了酒馆的收入。
从这个情况看,刘邦在乡里的无赖少年中有崇高的威望。他混到四十多岁,乡里还没有富人主动把女儿或者孙女嫁给他,这事反而有点不正常了。这有两种可能:第一,沛县富人很少,豪杰很多,刘邦还轮不上。第二,沛县富人眼力差,看不出刘邦的潜在价值。
有人会问,是不是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不可能。因为朋友这么多的人,女人不可能不青睐,何况他长得还挺帅。史书上说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翻译成白话就是,他的鼻子挺拔,容貌像龙一样高贵,胡须很漂亮。这样的男人,哪个女子见了心中不怀春?
刘邦显然看不上一般的女子,他可以跟她们有染,但绝对不肯娶回家。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刘邦应该有过不少相好,而且还有一个私生子,是和一个曹姓妇女生下来的。这个曹姓妇女当时有没有嫁人,我们不知道。如果她已经嫁人,那刘邦就是和有夫之妇私通,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私通,因为这个私生子,后来被送回刘家,看来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有可能那妇女的丈夫知道惹不起刘邦,对这事抱着一种吃亏是福的态度。这个私生子取名刘肥,后来被封为齐王。
由此观之,只要刘邦愿意,肯定有大把的人愿意嫁他,但为什么他没有选一个娶进家门呢?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大凡游侠,最重要的信条是乐善好施、不吝钱财,也就是《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概括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谁舍得花钱,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拥戴。宋江早先不过是郓城县衙中一个小小的押司,为什么能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见到江湖好汉,出手就是一锭银子。信陵君等四大公子为什么名满天下?就因为他有采邑,养得起三千门客。张耳娶了富家女后,为什么千里之外的游侠都来投奔他?就因为他变得有钱,可以招待大家了。所以,要得到大家的拥戴,钱是必须的。
汉代还有一个老妪为子复仇的故事,她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有钱。据《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记载,王莽天凤元年(14),琅邪海曲有一个老妪,叫吕母,儿子在“县政府”做小吏,犯了点小罪,竟然被县令杀了。吕母十分悲痛,决心找县令报仇,便开始秘密招徕门客。她有数百万家产,都用来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们来买酒喝,都可以赊账。看见穷的,她就送衣送食,不计成本。数年后,她的家产折腾得差不多了,少年们想凑钱还她一些,她垂泣道:“先前之所以厚待诸君,不是为了求利,只是因为县令太坏,冤杀了我的儿子,我想报仇,不知诸君肯不肯帮忙!”少年们被她的悲壮感动了,又考虑到白吃白喝了她那么久,都满口答应,于是聚集起来,有数百人,扬帆入海,继续招徕豪杰,没多久,就有数千人之众。吕母自称将军,领兵攻破海曲,抓住了县令。诸吏叩头为县令求情,吕母不听,一刀将县令的脑袋斩下,祭奠儿子之灵。
一个老妪,都能靠金钱聚集一帮少年为她卖命,何况刘邦这样的本色流氓?他在江湖上混了那么久,岂能不知道“要有钱”这个道理?他当然想像张耳一样,娶一个富家女。一般的女子,他怎么看得上眼?也因此,他可以和曹氏私通,却绝不会娶她。曹氏家里没背景,对自己的事业没有帮助,他娶来干啥?
刘太公这样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当然理解不了儿子这一伟大理想。
就这样,岁月蹉跎,刘邦一直没有遇到一个他认为值得娶的人,直到吕雉出现。
吕雉是吕家第二个女儿。她父亲吕公,原先是隔壁的单父县人,因为在当地结下了仇家,怕遭到报复,举家迁徙到沛县,他背景不俗,和沛县县令是故交。
在那个时代,县令属于六百石的高官,能和县令做朋友的人,绝对不一般。这点,我们不用怀疑。
话说沛县县令很高兴地接待了故友,他对侄女辈的吕雉也一见钟情,当即向故友表达了这个良好愿望。他贵为县令,不可能是单身汉,娶吕雉回家肯定不是当正妻。但吕雉的妈妈吕媪不在乎,她想答应这门亲事。他们本来是因为在故乡结仇,才迁徙到沛县的,找个有份量的靠山十分重要。然而作为一家之主的吕公不这么想,他果断地拒绝了老友的请求。对这个女儿,他一直有长远的考虑,因为这个女儿长得颇有姿色,他想把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肯轻易出手。
好在沛县县令比较大度,对故友的拒婚并不在意,照样大摆筵席,为故友接风洗尘。
县令请客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在一个权力和人情主导下的社会,谁都知道此乃讨好县令的一个重要机会。礼品的轻重,直接决定送礼人在县令心中留下的印象好坏,谁也不敢吝啬。因为对县令吝啬,命运就会对自己吝啬。
在召开酒宴的那天,县令特地派了自己的主吏掾萧何当主进。主进者,主管进钱也,也就是操办迎客、负责接收礼金的人。
络绎到来的客人鱼贯报上自己的姓名和礼金,萧何吩咐一一记账,并声明:凡是送礼钱数不超过一千钱的,一律坐到堂下的院子里,没有资格和县令亲近。
在当时,一千钱不是个小数目,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当时一个普通工匠每顿饭只要一钱,每天的工资只有八钱,一千钱相当于他们三四个月的工资。刘邦做亭长时,能拿多少工资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居延汉简的记载看,汉代一个相当于亭长级别的官吏,月薪不过六百钱,一千钱也很可能相当于刘邦两个月左右的收入。
但刘邦一走进院庭,就信口开河:“我送一万块。”同时抬腿径直往堂上闯。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现场一片哗然,声音惊动了坐在堂上的吕公,他立刻站起来,亲自出门迎接这位奇异的客人。也不知怎么回事,吕公看见刘邦,像着了魔似的被对方吸引住了。史书上说吕公“好相人”,估计看出了刘邦是真龙天子。但可悲的是,他没看到几十年后,吕氏家族竟因此遭到了族灭的命运。
这时他几步上前,亲切地拉着刘邦进屋,并引入座位。
萧何大概怕县令生气,帮忙打圆场,说:“刘季这个人,就喜欢吹牛,实际上干不了什么事。”
刘邦丝毫不以为意,当仁不让地坐到了上座。县令的酒筵仿佛成了他表演的舞台,他对堂上诸客再次嬉笑怒骂。酒阑,吕公心里愈发欢喜,他觉得眼前此人将来一定是个人物。酒宴接近终点,客人们相继离去,刘邦也想告辞,但吕公想留下他谈话,对之使眼色,刘邦会意,一直坐到酒宴结束。吕公诚恳地对他说:“在下自小喜欢给人看相,看过的相也够多了,但从来没见过相貌好过您的,希望您善自珍爱。我有个女儿尚未婚配,倘蒙不弃,我愿送给您当箕帚妾,侍候您的生活起居。”
这当然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吕公有财力,又是县令的朋友,攀上这门亲,还愁没钱花?刘邦满口答应。
但是刘媪非常愤怒,指责自己的丈夫道:“你平时常说,这个女儿一定要嫁给贵人,不能轻易出手。沛县县令对你那么好,你也不肯给他。现在你昏了头,想送给刘季,他算什么贵人?”
吕公语重心长地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跟你说,刘邦就是个贵人,在将来的乱世中,县令不管用,刘邦这样朋友多、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才能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财产。”
四十多岁的刘邦终于正式结束了他的光棍生涯,成为有家室的人。吕公家里有钱,刘邦后来起兵,应该得到了吕家很多物质帮助,但随着后来吕太后死去,周勃等人发动政变,将吕氏一网打尽,杀了个精光,新即位的文帝和吕家没有血缘关系,史官大约隐瞒了很多真实事件,吕氏家族的功绩在史书上就显得不那么显豁了。
总之,理解历史,必须理解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运行惯性仍然在起作用,从这一角度切入可以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