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大旗唱片那边的d级推荐资源而言,后续就不可能再给什么流量了,也就是再给安排几个这样小博主引领的“话题推”,推荐就算结束了。
事实上,就这样的一个话题,能产生的影响力实在是有限,在后台能看到的销售监控数据那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太过明显的上升曲线。
然而,这个话题发酵了两天之后,眼看已经要变得冰凉了,却忽然又有一个圈内的音乐人,发了另外一个话题,叫做“流行音乐从来都没进步过”。
他的主旨意思就是,我们搞流行音乐搞了那么多年,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经典,都在那十几二十年间集中爆发了,就那一两拨人,他们是真的在创造音乐,从无到有的创造,而近十几年来,我们只是趴在他们创造出来的音乐神山上坐吃山空而已。
他的博里,居然附上了天竺少女的链接,说,“你们听听,这像是当代的作品吗?但我告诉你们,他就是前不久刚在天天音乐上发布的,有人说它像是三四十年前被最终弃用的一首歌,我极为赞同。但是,你去听听,你能听到那种纯粹的对爱情的向往和歌颂吗?我能听到。”
事后彭向明得知,这篇博不是花钱买的,是人家自发的。
当然,这篇博影响力也不大,都未必能给首发在天天音乐上的天竺少女增加哪怕一百份的购买量。因为博主本身也不是什么太过知名的人物。
但是,仅仅过了一天,微博上又出现了一篇博,叫做“我们父辈的情话”,发帖的是一位颇有一些影响力的作家,在他的博里,对天竺少女这首歌,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表扬,尤其称赞它的歌词“清澈透明”,就像三十年前的爱情。
很快,有位业界小有名气的作曲人就转发了一下,并评论:“听了,词还行,的确当得起清澈这俩字,但这个曲风就实在太老了啊,做出这个编曲的家伙,一个月工资能拿到两百块吗?”
他的转发和评论下,又有他的朋友评价,“就这个配乐里头的电子,我们早二十年都不玩了。现在居然做这样的拿出来发行?”
然而,正当这样一个话题很快就将沦落为小圈子内部的吐槽大会的时候,忽然,一个真正爆红的话题一下子窜起来了。
这个话题叫做“五块钱彩礼时代的土味情歌”。
这个话题的发起者,是一个中学教师,应该是大学毕业没两年,正处在相亲的阶段,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个粉丝不过百的扑街博主,他所发起的这个话题,居然在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内,蹿升到了“话题榜”的第四十三位。
他是下午三点发帖,等到晚上,这个话题的参与和回复者,已经几十万了。
而更为奇诡的是,甚至很难说清是什么原因,“土味情歌”这四个字,竟在晚上十二点的时候,一举跃升到热搜榜第17位。
刷的一下,天天音乐那边,已经上市近十天,销售不足五百份、试听和点播不到十万次的天竺少女,忽然出现了流量暴涨。
当然,仅仅一个晚上的事儿,“土味情歌”的热搜,就掉到了七十名开外。
它就像是曾经在微博这块宣传阵地上出现过无数次的那种旋起旋落的故事一样,忽然蹿起来,又忽然就滑落下去了,别说全国范围了,哪怕只是在微博的用户群体中,也并没有引起什么多大的反响。
但是第二天上午,微博和某著名的视频网站上,忽然出现了一段同样的配乐剪辑,视频内容,是几位当红的小花旦们在不同的古装剧里跳舞的镜头混剪,而它用的配乐,居然就是天竺少女。
它在两个站都忽然大火。
无数舔屏者在弹幕上高呼,“我家xx真美!”、“娘子我来了!”、“刀在手,杀陈狗!”。但是,类似于“这首歌很好听啊!”的弹幕,却也不算少。
当天晚上,“天竺少女”突兀地出现在微博热搜第9名。
“土味情歌”忽然反弹回第14名。
而就在这一天,天竺少女在天天音乐上的试听点播和音乐购买,双双创下新高,甚至,它还出现在了次日的“天天畅销榜”上,排名第11位。
第二天上午,彭向明和杜凯杰正在监督后期修音的时候,何群玉忽然就找了过来,态度一如既往的亲热,把他拉出后期制作的房间,拍拍他的肩膀,单刀直入地问了这么一句话,“向明,告诉我,你是不是判断这种复古的东西会成为接下来的流行方向?”
第五十八章 明白了
何群玉的忽然重视,当然是有原因的。
天天音乐的日销榜,并不是想上就能上去的,在没有名气加持、没有唱片公司或音乐网站给出的大流量重磅推荐的加持之下,要上去,就更难。
又更何况,以何群玉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天竺少女这首歌只是从耳朵边过了一遍,他就可以断定:这首歌绝对不可能卖得好!
然而,它居然引起了话题,而且是在公司没有砸进去一分钱的情况下,外站的音乐爱好者完全自发地建立了话题,并且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然后又反过来借助着这股人气和流量,登上了天天音乐的日销排行榜。
尽管目前只是第11名,后台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到,这首单曲到现在上市十二天,总销量才只有31万份而已,但这股风却已经刮起来了。
至少是坐在他这个位置,已经能感觉到微风掠过耳畔了。
尤其是这个“自发”很关键!
这说明喜欢这首歌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反过来证明,自己对市场、对消费者的口味判断,出现了偏差了。
惟其如此,这个现象就更加值得重视!
别管从事什么行当,最怕的就是摸不清消费者的口味!
何群玉入行多年,本就是从销售和宣传上起家的,近些年被邀请来执掌大旗唱片,也一直都对这一块儿抓得很紧。
在他自己而言,他认为自己这个执行总裁的岗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好歌手和市场这两端这边要帮歌手随时了解市场的动向,以精微地调整他们的曲风和取向,那边转过身去,又要把歌手的作品成功地推向市场,以引领潮流。
在过去,他的工作卓有成效。
但现在,借由一首天竺少女的忽然小幅度蹿红,使他一下子意识到,市场的口味很有可能是要有变化了。
这不奇怪,大众的口味几年一变,是很正常的。
而好的歌手、好的制作人和好的唱片公司总裁,就是要去及时的抓住这个风潮,跟上它,做到随时而动,这样才能保证一直不掉队。
所以,他迫切需要从制作者彭向明这里,得到一点思路。
但这个时候,彭向明被问到这个问题,认真地想了想,却只是回答他,“没有啊?我就是就是想写一个这种歌,所以就写了,然后随便找了个朋友来唱一下!你说什么流行方向,这个不可能的,我哪有那本事!”
何群玉紧紧地抿着嘴唇,缓缓点头。
所以纯粹运气?
但他不由得又扭头看了彭向明一眼,这个年轻人,一副很平淡的样子。
但是应该不是这样的。
三国原声碟的发行权已经被大旗唱片主动出手给拿下了,这张目前只有三首歌的原声碟,发行权刚一入手,他就先听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