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明越坡

明越坡 第1章

明越坡 国之祯祥 2963 2021-05-09 03:13

  声明:本书由艾草文学(www.321553.xyz)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明越坡》

  作者:国之祯祥

  内容简介:

   元末明初,人才辈出;英雄归路,疑云密布。百战百胜的名将常遇春真的是暴病身亡的吗?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云南后,客死他乡了吗?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开辟新航路、发展海外贸易?还是为了帮助朱棣寻找建文帝?抑或是另有他因…… 一个穷屌丝、一个西部山区的支医大学生,在汶川地震中遭遇“虫洞”,时间旅行让他穿越回到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末年。阴差阳错,他与还未成名的沈万三、常遇春结为兄弟。兄弟、义气;金钱、权力;战争、屠杀;爱情、亲情…… 《明越坡》将带你回到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

  第一章 引子

   我叫胡硕,1985年底出生在东部某省的一个小县城。我出生那个年月,大学生就很了不起了,硕士研究生就更是了不得的牛逼人物了。因此,我父亲就起了“硕”这个字作为我的名字。

   小时候的我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我读初三时,父母离异了,原因是他们双方都出轨了。

   父母离异后,我跟随父亲生活。母亲后来去了上海,跟我交流也不多,偶尔回来看看我。

   父亲很快组合了新的家庭,后妈带来了一个妹妹,比我小6岁。

   还好,我也没感觉到继母对我的各种苛刻。因为自从父母离异后,我一直在学校住读。

   节假日我喜欢一个人去泡图书馆,当然不是看与学习有关的东西,我认为那都没用。

   我曾经最喜欢看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都是我的挚爱。

   历史我也感兴趣,白话二十四史我也翻了个遍。没办法,文言文的二十四史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

   总而言之,我很少回家。家对我来说,好比是个客栈。不在学校的日子,天黑了,就回家睡觉。

   因此,我没有感觉到一个组合家庭给我带来的创伤。当然,也就感觉不到家给我带来了多少温暖。

   后来,我上了一所普通高中。2003年高中毕业后,上了省内一所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

   大学时也谈过两次恋爱,因为家庭条件不咋地,我都被别人毫不留情地给踹了。

   我也曾经有过短暂的郁闷,但我自认为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凡事看得开”。你说别人好好的一个姑娘,当然有追求幸福的权力。跟着我这个屌丝,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受苦受穷一辈子,那不是傻吗?

   想通这一切之后,我很快就从失恋的阴霾中走了出来,继续自己的屌丝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

   大学的生活很闲,我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因此开展的一些活动,我也很少参与。除非是大家都要参加的诸如运动会什么的,我就参加一下。

   课余时间我还是喜欢泡图书馆,这个期间我几乎什么书都翻翻,就是不看专业书。毕业考试我也是传说中的“xx(你懂的)挂镰刀――稍微动一下就会被割掉!”,21岁的我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大专文凭。

   当然,在大学期间,我也去过医院实习,总之是没学到什么东西。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没认真学。

   嘿嘿,我的第二大优点就是勇于承认错误。

   大学期间,也有很多同学积极地入了党,我可是连申请书都没交过。因为当我看见什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的头就大了。

   正因为如此,2006年5月,大学快毕业时,我就傻b了。以前读大学,父亲还每月给生活费。虽然不多,但起码够早上吃馒头、中午晚上吃小菜的。

   母亲虽然很少看我,也很少给钱我。但每年总得给个一、两千,这也够我偶尔改善下生活。加上节假日偶尔去街上发点广告传单,去肯得基、麦当劳打点小工,生活也还能过得去。

   这下要毕业了,父亲可是早就明确告诉我了,大学毕业后自食其力。我去干什么呢?

   说实话,就我这大专学历,就我这家庭背景,想找个好工作的确很难。

   但总得找个工作先混口饭吃呀!

   最后一学期开学没多久,也有一些本省小县的乡镇卫生院来招过人,有事业编制,但名额不多。我也去交过报名表,但结果大家应该都能猜得到――无人问津。

   也有一些没听说过名字的药品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来招过产品销售人员。我觉得不合适,因为我嘴笨,不善于与人沟通,搞销售肯定一个月挣不了几个工资。

   想做点小生意吧。没本钱,当然自己也不是那块料。

   摆个早点摊什么的,倒是不用什么本钱,起早贪黑的我也吃不了这个苦。关键还是我那点仅存的自尊心不想让我从事这种行业。你说我摆个早点摊,哪天我的同学来吃个早餐,我想想都觉得不好意思。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2006年国家出台了“三支一扶”的相关政策。

   时值西部大开发叫得最火的那几年,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亟需教师、医生等人员。

   这一年四川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医疗卫生专业网上报名人员严重不足,而当地一些偏远乡镇医疗卫生人员又十分稀少。

   因此这些地区的招考人员便在各个开设了医学专业的大学广泛开展宣传,力图有更多的人去报名考试,去四川省的偏远地区。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丝就业的希望。毕竟能混口饭吃,虽然条件是艰苦点,但一个大老爷们儿,总得有点迎难而上的勇气。

   加上我当时所处的那个家庭环境,我也想离家远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自身条件好点儿的同学肯定不会去报名和我竞争。因为家庭有背景的,工作早就找好了;一些平时“积极向上”的、和老师关系好的,也都在学校的积极推荐下,在东部地区找到了工作。

   有些事情回想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你说当年有那么一少部分人,举起拳头宣誓:“……为xx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xx牺牲一切……”

   可是真正当一些老少边穷地区需要他们奉献青春的时候,他们都不知哪儿去了。

   至今还记得,当年我们班上就我和另外一位男同学报名了。听说他是失恋受刺激了,他后来好象是去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下某个县下面的乡镇卫生院。对于这种号称“情种”的男人,我是不屑与他交往的。

   因为报名人少,后来的考试都是顺风顺水。笔试我记得自己考得比较靠前。面试虽然我其貌不扬、语言表达能力不算很好,但也还过得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