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59章
顾筱把东西拿到桌上,都在,什么也不缺,兴许是她自己推的。
伞和折扇送去了盛京,张掌柜说半个月就能到,顾筱想等伞卖出去了再决定做不做。
物以稀为贵,若是一把伞能卖上高价,做的多了反而不好。
所以顾筱做了个笔筒,三寸宽的竹筒用锯条锯开,留四寸高。
沈大郎去服役,做木工的屋子顾筱常去,陈氏不计较这些小事,工具用几下又不会坏,二丫还说顾筱塞给她红枣桂圆呢。
这样的竹筒便能放笔了,可要想卖出去,卖的价钱高,得再精雕细琢。
笔筒上刻不是梅兰竹菊,而是诗句,顾筱常去书坊,也翻过诗本,刻了学生喜欢的诗再把笔筒打磨抛光,这就成了。
比起扇子油纸伞,笔筒好做多了,相比之下,价钱肯定也更便宜。
张掌柜看了,付了顾筱五十文,东西虽然精巧,可毕竟比不上白瓷青瓷的。
得五十文,顾筱已经很满意了。
张掌柜道:“天越来越热,还是折扇好卖,姑娘若有空,可以多做几把折扇,当然,笔筒也收。”
折扇贵在巧思,做惯了扇子的多看看就会,张掌柜没钻营这个,是想把生意做长远。
顾筱深知这层,遂道:“张掌柜,我一个人做扇子做不出几把来,您手下要有人,就让他们做吧。”
张掌柜做人也敞亮,“那做成之后利润给姑娘四成。”
四成利,顾筱出心思,张掌柜出材料人工,不少了。
顾筱当下就应了,“那我把扇柄上的花纹给画下来。”
张掌柜有意靠着顾筱的手艺把书坊开到盛京去,自然不会薄待顾筱。
人一多,做出的扇子就多了,墨竹寒梅,秋菊幽兰,县城,省城,盛京,有钱的公子哥几乎人手一把。
陈宁远的扇子是早先买的,当时四百文,没想到现在扇子已经涨到了半两银子了。
他发现,挚友沈羲和手里也多了一把扇子,只是并不常用,多数时候都是放在一个墨绿色的袋子里。
不用却是贴身带着的。
陈宁远没忍住问了一句,“羲和兄,你这袋子是哪里买的,看着分外精巧,和折扇也相配。”
沈羲和看了一眼,道:“这是我未婚妻送的。”
陈宁远不曾听闻沈羲和有未婚妻,“羲和兄竟然有未婚妻!我竟不知,何时的事?”
沈羲和道:“婚事三年前就定下了。”
这么说没错,他以后是要娶顾筱的,所以顾筱是他未婚妻。
陈宁远摇着头道:“可惜可惜,又要有不少女子伤心流泪了。”
“她们伤心流泪干我何事,我又不喜欢。”沈羲和看着扇子,轻声说道。
陈宁远听出了言外之意,不喜欢她们便是喜欢未婚妻了,真稀奇,沈羲和何时这样。
陈宁远叹了口气,目光看向沈羲和旁边的空地,“我也想同羲和兄一样,有一心意相通之人。”
沈羲和道:“这把折扇是她送的,袋子也是她缝的,她知道我喜欢什么。”
故而,陈宁远的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沈羲和觉得自己坏透了,他甚至希望陈宁远再问问,他就可以说了。
第27章 还礼 沈羲和:“不是学业……
敬业堂里微风拂过, 书案上的书页都被吹的卷起来。
现在下着课,学生要么低头读书,要么三两交谈。
陈宁远用扇子把书压住, 他知道沈羲和不喜自己提他妹妹,惹了他几回,陈宁远又不是脑子不好使, 自然不会再提。
他今年十六岁,家里正给张罗亲事, 他母亲已经给相看了好几家,可是见都没见过的人, 他不喜欢。
陈宁远觉得顾筱最合眼缘,再说他同沈羲和交好, 当兄长的哪儿有不希望妹妹嫁得好的,他为人沈羲和还不放心吗。
他会对顾筱好, 嫁给他总比嫁给别人强,陈家在县城也数一数二, 这么好的亲事,沈羲和不可能不愿意。
陈宁远把沈羲和当舅哥,语气软了两分, 他夸赞道:“的确不错,尤其这袋子, 同折扇可谓是相得益彰。”
可话说完沈羲和却不见多高兴,也是让人头疼。
沈羲和把扇子收好,专心读书, 顾筱送他折扇是让他来扇风避暑用,不是装腔显摆的,读书才是正事。
上午先生布置的作业沈羲和已经做完了, 他是所有人里做的最快,最好的,这些都没和顾筱说过。
过两天还有一场小考,若名次好,可以同顾筱说,他会考取功名,他这个人可以依靠。
说起做学问,陈宁远是真心实意佩服沈羲和,也明白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他看书,背十遍才能记下来,而沈羲和看书,看一遍就能记得差不多。
学问好,又谦敏好学,书院里没人因为他家境不好就看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