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513章
“大清伤亡仅有两百六十人,而岛上明人,阵亡上万人之多,总兵等等,也都战死。”
“王上,诸位同僚,大清之兵锋,岂是明国能挡之?”
“上一次还是八王子领兵,而如今这一次,乃是大清皇帝亲自领兵,皮岛焉能再存乎?”
“……”
朝鲜君臣,都被他说得无话可说,一个个低着头,无人敢反驳。
金自点见说得差不多了,便向仁祖一礼道:“大清皇帝驾临,虽然没有要求,但王上该亲自前去接驾。如此,万一大清皇帝一高兴,免了我国朝贡也不一定!”
以前还是大明的藩属国时,那还需要为朝贡伤脑筋,可这时候,给建虏的朝贡,真得是朝鲜君臣心中的一座大山。仁祖一听,便有点意动了。
不过他也还是犹豫道:“可孤要是去铁山的话,耗费钱粮也会不小啊!”
“王上,耗费钱粮是小,大清皇帝高兴事大!”金自点听了,便连忙劝道,“一旦大清皇帝高兴了,说不定还能派兵帮我们剿贼!”
说完之后,他看到仁祖还在犹豫,便继续劝道:“皮岛明军,和反贼眉来眼去,哪怕王上派了使者去,也没给好脸色,还说要禀明大明皇帝,才能做出决定。如今皮岛明军毁灭在即,就不要再对明军寄予希望了!”
说到最后,他再一次使出百试百灵的杀手锏:“万一惹得大清皇帝生气,这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我朝鲜存亡,可都在大清皇帝一念间的啊!”
两次建虏攻打朝鲜,都是势如破竹,这让仁祖已经吓破了胆,听到金自点这话,便不再犹豫,对金自点说道:“寡人累了,就按卿所说,且去与龙骨大商议便是!”
龙骨大,就是英俄尔岱,也是这次皇太极派来的使者。
于是,就在金自点的威逼利诱下,朝鲜仁祖亲临文武百官,带着大量军队北上,去迎驾皇太极的时候,自然也是带去了朝鲜的最强力量。
………………
皮岛这边,总兵李来亨自然也是收到了消息,不但知道建虏水师一路扫荡而来,而且知道奴酋皇太极领兵到达铁山。由此可见,建虏对于皮岛是势在必得。
对此,李来亨却是对郑福松说道:“怎么样,隐忍了这么久,这回该开心了吧?”
郑福松才十八岁,而李来亨也就比郑福松年长几岁而已。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两人的关系很是不错。
当然,这也有李来亨比较会做人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他的东江镇要居于不败之地,水师就非常重要。
而东江镇所辖的水师,与其说是登莱水师,还不如说是郑家得私家船队。因此,和水师统领的关系融洽,是东江镇能否长久立足辽东的前提。
之前刚来的时候,郑鸿逵的建议,使得明军水师这边一直隐藏了实力,只以部分水师露面。可是,左等右等的,就是等不来建虏水师主力,这让郑福松就有点心急了。
有好几次,他都向李来亨请战,想要领着水师主力直接去找建虏水师得了。
但是,这个提议,还是被李来亨给否了。
不是说这样不可以,对于胜负,李来亨还是相信这支郑家船队的。而是他有他的难处!
第412章.412 朝三暮四之辈
李来亨的难处,其实和皇太极差不多,也是后勤问题。
皮岛和周围的身弥岛、大和岛、薪岛、炭岛等一样,都是江南山脉下沉而形成的岛屿,主要由结晶片麻岩构成,最高处烟台峰海拔345米。
基本上,这岛上就没有农业可言,史称“皮岛地皆沙石,无一片可耕处”。在这岛上的居民,主要以渔业为生。
当年毛文龙时代,其实也是受限于皮岛的贫瘠。但是,毛文龙为此,想尽了办法。
史载:“是后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近海草木,尽于樵苏”。
换句话就是说,因为毛文龙就是浙江人,因此他自己想办法,吸引了东南的商人去皮岛做生意,由此带去了粮食。
然而没有可耕地的皮岛终究难以自给,因此还必须仰赖登莱、天津海运粮饷等物资。
但是,海运过去其实很不方便的。加上当时东江镇受蓟辽总督的管辖。之所以毛文龙最终会被袁崇焕所杀,就是袁崇焕利用职权,卡了毛文龙的后勤,迫使毛文龙不得不讨好袁崇焕,结果却是迎去了一个杀星。
毛文龙当年的时候,也迫使朝鲜提供粮食支援。毕竟离得近,且是大明藩属国,没道理不支援粮食。
据《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记载:朝鲜为了支援皮岛的花费占了该国一年支出的三分之一。
洪翰周的《指水拈笔》上记录,崇祯间,明将毛文龙拥兵来驻皮岛,而以其粮乏,移咨请米。我国难于失和,不得已发令两西,以每结三斗米加敛于结民,船运以送,其时则谓之毛米。文龙后为袁总督所杀,此米当停罢,而仍为岁征,至今数百年换名收米,混入元税。
由此种种可见,皮岛的后勤有多难了。
而如今,李来亨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
虽然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蓟辽总督卡后勤,可从登莱,天津运粮过来,真得非常耗时耗力。皮岛本身不产粮,朝鲜又被建虏榨干,就目前来说,已经是敌我关系,更不可能获取粮食。
因此,从大明本土运来的粮食,就得非常珍惜了。
如果郑福松领着水师主力去寻找建虏水师决战的话,耗费的钱粮就非常大了。与其这样,李来亨的意思,就是水师这边继续守株待兔,水师主力躲在皮岛东南面的炭岛之间的海峡,这里小港湾很多,有利于避风,一直是大船停靠的地方。
如此一来,水师不动的话,就能节省很多钱粮,顺带着捕鱼以补充粮食消耗。
而建虏水师不可能坐视皮岛不管,肯定会来攻打。那么建虏水师远道来攻,建虏所消耗的钱粮就多了。这一来一去,建虏消耗粮食就多,而东江镇消耗粮食就少。唯一的代价,就是水师主力会在皮岛憋着。
李来亨的流贼生涯,让他懂得了对粮食的斤斤计较。虽然郑福松对此,有点不以为然,但是却赢得郑鸿逵的强烈支持,最终就只能这样了。
此时,听到李来亨问他爽不爽了,郑福松那是摩拳擦掌的状态了,兴奋地对李来亨说道:“大帅,建虏肯定想不到我们会主动攻击。要不,我们去偷袭一次?挫挫建虏的锐气?这叫兵不厌诈!”
郑鸿逵一听,便在郑福松的后面,向李来亨使眼色,意思是,别答应。
李来亨看得有点心中有点好笑,不过他倒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问郑福松道:“挫败了建虏的锐气,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