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100章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才,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的。因此,一听之下,便是恍然大悟,当即抚掌道:“原来是他,不错,不错!”
赞了一句之后,崇祯皇帝的脸色忽然一变,有点不解地说道:“为何如此良才,皆在地方呢?”
之所以如此说,他是想起了张明伟之前推荐的准首辅,有胆有识有眼光的堵胤锡,也是在地方任职而已。
张明伟听了,这还不简单,劣币驱逐良币而已。朝堂之上,最是权力斗争,角力之所在。当大部分官员都是那些劣币的时候,就不会容忍良币的存在,被排挤出京师,都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稍微解释后,崇祯皇帝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恨声说道:“先生多给朕举荐些真正的人才,这样朕就能把朝堂上尸位素餐的都给一扫而光!”
听到这话,张明伟稍微苦笑了下道:“陛下,非常有名的,我肯定记得,能马上给陛下举荐。但是,毕竟相隔了四百多年,而且我也不知道我会有穿越这么一回事,因此有些人,有些事,都是遇到了才会想起来的。”
崇祯皇帝听了,虽然知道这是实情,但他还是不甘心,便期待地说道:“要不,先生再想想,不管怎么样,再想起一个也行啊!”
这求贤若渴的样子,让张明伟有点无奈,看来还非得满足一下崇祯皇帝的要求才行。
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忽然想起一个,便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崇祯三年初不是建虏入寇,昌黎县令左应选却守住了城池达七日之久,迫使建虏无奈退去。这个人才,是可以用的啊!”
“……”崇祯皇帝听得愣了会,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这个左应选么?
想了半天之后,他忽然想起来了,便悔恨地说道,“他后来被周延儒这贼子带头弹劾,朕信以为真,就谪戍汾州府去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认清了周延儒是什么样的人,自然知道,被先生举荐,被周延儒弹劾的人,那绝对不会差,因此,就后悔自己误听了奸人之言。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向门口内侍下旨,召左懋第即刻进京。而左应选也官复原职,同样立刻进京。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都有点不敢问了。
因为问一次,就是证明他眼瞎过一次……
崇祯皇帝很快另起了一个话题,关心地问张明伟道:“锦衣卫中那些人都已经处理了,那没有老手可用,不知先生打算怎么做?”
听到这话,张明伟不由得一笑道:“陛下,还记得那个来刺杀我的周文镇么?我就让他们戴罪立功,替我打探消息,盯着重点关注的那几个人。他们想要得到赦免,就肯定会尽力。锦衣卫这边,还在整顿中,一时半会倒真得没法派上用场。”
“哦!”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便又问道,“锦衣卫一系中抄家所得,都用于锦衣卫的重建,不知可以支撑几时?新兵的训练,先生又是怎么样一个想法?”
“具体数字还在统计中,还有一些固定资产,就是商铺田产之类的,也还在核实。不过估计折合个十五万两是肯定有的!”
张明伟回答到这里时,脸色一正,主动对崇祯皇帝说道:“今日我来找陛下,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有关这锦衣卫新兵的训练,要和陛下商量下的。”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立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先生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张明伟听了,便立刻对他说道:“我多次向周遇吉询问过这个时代的军队,根据他的估计,哪怕再快,要想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军的话,恐怕也要个两三年左右。这个时间,我们肯定是没有的!”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想说话,他便抢先一步又说道:“不说十月左右,建虏会再次大规模入关劫掠,就是李自成那伙流贼,也会在中原地带兴风作浪,接二连三地消灭了大量朝廷官军,从而局势转变,让这一年成为流贼转流窜为主动进攻的转折点。如果没记错的话,五月份就会第三次攻打开封城!”
崇祯皇帝被他说得心情又一下沉重了起来,真得是处处都是亡国之象啊!朝堂上,建虏,流贼等等。自己和先生全力挽救,到底能不能救过来呢?
这么想着,他就叹了口气,问张明伟道:“那先生的意思呢?”
张明伟看出了崇祯皇帝的意志有点消沉,便微微一笑道:“之前我不是让陛下召马祥麟的白杆军进京么?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在今年底战死襄阳。再加上勇卫营,这都是忠于陛下的精锐之师。可能他们和这个时代的其他精锐之军差别不大,甚至是要弱一些,比如对上建虏。不过再加上我的锦衣卫,就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实力……”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疑惑,便马上问道:“可是,先生刚才所言,不是说锦衣卫新军要想成为精锐之师,至少要两三年么?”
张明伟听了一笑道:“是啊,不过我并不是想把锦衣卫新军训练成和勇卫营、白杆军那样的军队,而是用锦衣卫来补他们这种野战军的短板!”
“另外……”张明伟说到这里,指了下他自己的脑袋道,“我的优势,是这里多了四百多年的见识。利用这些见识,才是我的专长!”
“对对对!”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就犹如醍醐灌顶,连忙应声说道,“那先生有何想法,能立刻增强勇卫营的实力?”
第99章.99 见识
张明伟听了,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和周遇吉谈过,发现勇卫营军中大都还是在用火绳枪。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不用自生火铳?因为我知道,自生火铳比火绳枪要好很多,最终一定是自生火铳淘汰火绳枪的,这就是我的见识之一!”
“哦?”崇祯皇帝一听,立刻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自生火铳不惧大风天气,相对来说,受气候的影响要小一些,这是其一!”张明伟侃侃而谈道,“第二,自生火铳因为不是火绳,无须担心身边同袍的火绳会无意中碰到自己身上的火药之类而引发事故,因此可以排列地更紧密。如此一来,就能形成有效的弹幕,更好地杀伤敌人!”
“先生所言极是!”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兴奋,连忙追问道,“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这些话,后世的人,至少看穿越历史的,都能说出一二,可以说很普通。但崇祯皇帝却是第一次听到,自然就觉得很不错而兴奋了。
张明伟听了,便回答道:“他说自生火铳的优点,他其实知道。不过自生火铳比火绳枪要贵多了,军队已经没钱,用不起。第二,他又说自生火铳容易哑火,也就是击发的时候引燃不了火药,导致无法开枪,对战事会有致命影响。因此军中基本上都不用自生火铳!”
崇祯皇帝听得也是点点头,眉头一皱道:“对哦,他说得也有道理吧?”
张明伟能明显看出他脸上的纠结,这自生火铳又好又不好的,咋办呢!于是,他便笑着回答道:“其实这事不难解决!第一,自生火铳更贵的问题,不用他来担心。陛下和我不都在想办法么?这不,锦衣卫这边查抄所得银两,就可以用于打造这个自生火铳。能打造多少算多少,总之,就以当前财力慢慢地用自生火铳替换火绳枪便是!”
看着他那么自信地说话,崇祯皇帝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期望之色,然后立刻追问道:“那哑火的问题呢?”
“这个哑火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张明伟立刻就回答道,“主要就是那个击发装置,击发出火星引燃发射药,就是靠弹片的用力撞击。因此,只要做好这个自生火铳的质量把关,就能大幅度减少哑火的可能。到时候,一排将士人数多一点开火,哪怕还有几枪是哑火的,也不影响战场杀敌之用!另外,锦衣卫不是有侦缉百官之责么?那么监察军工质量,自然也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得大喜,连忙抚掌说道:“好好好,那就按先生说得办,锦衣卫严查勇卫营军械,质量不可靠,就严办之。无论是谁,都绝不能影响将士们上阵杀敌之用!”
这时候的他,太需要一支能打的军队了!
“陛下,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呢!”张明伟见他这么高兴,便顺口又来了一句。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伸手拉住张明伟的手,连声催道:“先生啊,还有什么好点子,快快说来啊,朕太想知道了!”
这种见识上的改进,那对军队的战斗力是立竿见影的,远比张明伟去训练一支军队要强多了。崇祯皇帝明白这点之后,又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呢!
“陛下,我检查了军中的所有枪械大炮,发现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张明伟不着痕迹地抽手出来,竖着指头对崇祯皇帝说道,“第一,不管是枪还是炮,都可以用定装弹,也就是用纸事先包好合适份量的火药和铅弹之类,等要用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如此,不会在战场上着急时候放多了火药而炸膛,又或者放少了火药而没了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