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756章
打完仗回来,他就又扑到了新学上面。
拼音字典在路上已经完成初稿,剩下的就交给朱媺娖,不管是她找陈圆圆也好,还是找宫里的也罢,再修正一下后就出版。总之,张明伟在这事上,就只要看到结果就可以了。
大明交通建设集团的股份拍卖,就在张明伟回来的前两天已经结束。
京师这边的拍卖,全部折算成一股来算的话,每一份股份高达三两五钱。
由此可见,民间的钱财其实是有很多的。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如果有好的投资项目,就绝对不用愁投资的钱。
就张明伟自己预估,如果不是还有一些人对于朝廷掌控的这个拍卖还有各种各样的顾忌,这个股份拍卖的价格,就绝对不止这个数。
应天府那边的拍卖,还没有报到京师这边来。江南的富人更多,那边的拍卖应该也不会少。
这么一来,大明交通建设集团是有钱了。正好,可以多招募人手,多条铁路一起开工建设。
从京师到江南的铁路要修建,从京师到中原的铁路也要建,这些不管是基于民生还是其他考虑,都是必须的。
而京师到山海关的铁路修建,从暂时来说,主要是基于军事目的了。但是从远景来说,朝廷光复辽东之后,也要对辽东进行大开发。那光靠海路要看老天爷的心情不行,这铁路就是通往辽东的大动脉了,也必须要修建。
除了这三天大铁路之外,其他地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修起来。包括通往河套的铁路,通往广州的铁路等等。
这些事情,张明伟给出提议,具体的事情,他当然就不操心了。自然有别人去和大明交通建设集团沟通协调,去办这些事情。
此时的他,找了还在兴奋中的崇祯皇帝,开始正式讨论户籍变革的事情了。
这是大事,之前的时候,一直有放出风声,民间的反应也是不错。崇祯皇帝这边,自然更是清楚户籍变革的好处。
准确地说,户籍变革的第一步,是对军户这种户籍的变革。
以后,军户不再世袭,当兵拿饷,退伍就是农户,并且从军年限够长,或者立有军功的话,老了还有养老金可以拿。
在规划中,还会有进一步,就是所有军人都能领这个养老金。只不过年限长的多领,立下军功的多领。
眼下要用到钱的地方很多,只能先这么一步步来。
另外,在京营中试点军饷的革新。
因为京营的将士,其家人都是要被安置在京师的,这是从京营成立以来就有的规矩。这就提供了一种可能。也就是京营将士都将在大明中央银行开户,军饷直接存入京营将士的户头里,至于是京营将士本人保管存折,还是他的家人保管存折来领用这个军饷都可以。
以后的军饷发放,就不再经过军中将领和监军发放了。
第575章.575 大明人口
可以说,通过这次的军户户籍变革,将会极大地提高大明军人的地位。
第一,军人参军,不用再担心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被强制成为军户。从开国之初的世袭军户制彻底改为了募兵制;
第二,参军立功的军人,或者当兵久了的军人,退伍之后到了年龄还有钱拿,这是开了大明之先河。
要知道,就算是文官告老还乡,那也是没有俸禄的。相比之下,哪怕军人退伍之后到年龄了,领取的退伍金钱少,那也绝对会吸引很多人的。
从这点来说,去当兵会成为很多农户的选择。
第三,如今的朝廷,军饷发放及时,并且通过了大明中央银行发放,如果有军饷的克扣,可以直接在京师去都察院、锦衣卫衙门或者东厂投诉,能够直达天听,基本上就没有了军饷克扣或者欠饷的事情。
这对于军人来说,更有了一层保证,能够安心打仗。
至于能不能从大明中央银行取钱,在这些个月里,京师百姓早已看到了,这是绝对没问题的。
另外,新的钱币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朝廷真正地做到了,收税中就按照规定比例收新的钱币,绝对没有折扣,从而保证了新的钱币不贬值。
这个情况让京师百姓放心之后,新的钱币所带来的好处也就体现出来了。钱币有面值,平日里买卖就直接按照币值交易,非常地方便。
并且因为是铜币,和以前的铜钱相比,感觉上也差不多,更是减少了京师百姓对于新币种的抵触。当然,如果换成纸币的话,那绝对在心里是有抵触,不可能这么快就接受新币种的。
而京师百姓一旦接受了新币种之后,因为方便,不用称重,也不用担心成色,很多商家都喜欢收取新币种了。结果因为新币种的产量有限,以至于很多人想去大明中央银行兑换新币种时,却会遇到没得兑换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应了一句俗话:物以稀为贵。在民间的自然交易中,用新币种来买卖东西时,反而更有优惠,从另外一个角度,变成了新币种的实际价值要高一些的情况。
回到军人这方面,因为京营军饷是大明中央银行发放。只要在银行开户的,那么去取钱的话,那是有保证能取到新币种的。这让军人或者军人家属就能一直有新币种使用的保证。
不要小看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就又体现出了军人的优越性。民间买卖上,对于军人或者军人家属的一些优惠,也就随之而生,让他们就更有了一种对军人身份的认可。
如此种种,对于军人身份的提高,那是绝对有帮助的。
当然了,如今这些措施,有的还只是在京营中开始实施而已。等到条件成熟,才会向全国的军队进行推广。
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大明在平定内乱之后,便是争霸全球。
不说虚的,光是那么多的矿产,就绝对值得他这么做:提高军人的待遇,让军队去开疆拓土,去找财富!
更不用说,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社稷安稳,那些藩王必须要封出去,也是要有军队才有保证的。
在张明伟的牵头下,崇祯皇帝和内阁、司礼监以及六部确定了这军户革新的种种细节之后,便下发圣旨正式公布。
你说这个事情有没有人反对,那肯定是有的。就军人的退伍金这一条,就遇到了不少文官的反对,崇祯皇帝也犹豫要不要取消,但是,张明伟坚持了。
在他的强势之下,没人敢和他对着干。更为关键的是,张明伟认为,这种制度应该要在随后普及,让官员也有退休金。
至于给崇祯皇帝的理由,那就简单多了:老有所依,才能心无旁贷。大明军人也好,大明官员也罢,才能安心为皇帝办事!
这个军户革新的事情,因为之前就已经放出了风声,鞋子落地之后,虽然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却没有那种非常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