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722章
几天之后,吐血的消息再次传回,明国水师这一次还是和第一次一样,跑到辽河口扔石头去了。
济尔哈朗的亲卫看着面色难看的主子,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主子,现在去草原,说不定还来得及的!”
济尔哈朗听了,忽然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对这个亲卫说道:“我赌明国水师还会有第三次北上!”
还来?这不可能吧?
济尔哈朗的亲卫心中如此想着,倒也不敢说济尔哈朗怕是要猜错了。
最终锦州这边,还是没有派骑军去草原。
结果,也一如济尔哈朗所猜测的,明国水师第三次又浩浩荡荡的北上。
然而,建虏这边哪怕大概率猜到,明国水师又跑去辽河口扔石子,却也不能不管。
济尔哈朗叹了口气,把自己一个关在房子里,默默地注视着墙上的地图发呆。
最终,他写了一份奏章,派人快马送往盛京。
锦州,在明国水师充分利用起来的情况下,已经变成了鸡肋。到底还要不要重兵把守锦州,就交给两个摄政王决定吧!
归根结底,还是大清的人口和兵力太少,以至于这么长的海岸线,压根不可能处处重兵把守,被动防御。
………………
朝鲜这边,阿济格和豪格最终没有继续逗留。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朝鲜人已经逃得差不多,没有吃的,再留在这里会饿死的。
就这么的,庞大的一次行动,落得个虎头蛇尾,啥收获都没有,只有灰溜溜地回辽东了。
不过阿济格一直记着一个事情,回到镇江堡之后一定要严办才行!
第551章.551 应有的报应
镇江堡这边,洪承畴一直在期盼着,希望能传来捷报。
要知道,全歼东江军的这个事情,是他一手策划的。
当时,摄政王之一的多尔衮派人来问计于他。不得不说,洪承畴相比建虏来说,或者其他任何人来说,曾经的高位,让他对于辽东这边各方势力的情况都有把握,这一点,是别人所比不上的。
对于别人来说,没有战船能攻上皮岛,好像就奈何不得东江军了。
但是,对于洪承畴来说,他却能从各方势力的情况入手,能别人所不能,制定出了这么一个堪称完美的计划。
他能把握到朝鲜义军首领金福来,恐怕是想当朝鲜国王;而他又知道,明国那边就算要立朝鲜国王,更多的是再找一个朝鲜仁祖不管远近的人当国王,也绝对不会立一个反贼当朝鲜国王。
当然了,因为张明伟是在他被俘之后穿越,因此,他对于张明伟就不了解。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这个计划。因为张明伟也压根没想着立朝鲜国王,而是把朝鲜纳入大明管辖,以图将来。
随后,洪承畴又知道,蒙古各部在遭遇白灾之后,肯定是想入关劫掠。但是,如果只是他们自己的话,兵力不够,胆子估计也不够,一定是要跟随大清军队入关才可以的。
基于这两点,洪承畴的计划便有了。
他这个人,也确实是有能耐的人。有了这个计划之后,甚至还补充了细节。比如说,是让豪格去当诱饵,这样能尽量减少被东江军认为是诱饵的可能。
又比如说,他考虑到了东江军可能的行动,很可能会抄了豪格所部的后路。这样镇江堡这边便没法第一时间获悉战场上的情况,就又准备多时,从朝鲜反贼身上打了主意。
如此种种,洪承畴精心布置了这个陷阱,他自然是非常地渴望,猎物掉入陷阱。而他洪承畴,就能证明可以能人所不能!
如此一来,他在大清这边的地位,绝对会非常地重要,而不会是如此这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这么一来,虽然他表面上好像风轻云淡,但是实际上他非常关注朝鲜那边的战况。经常不经意间,就巡查城防,往临近鸭绿江这边巡查很久。
除他之外,还有一个人,镇江堡还有一个人,也非常关心朝鲜那边的战况。这个人,自然是金福来的胞兄金贵到了。
如果大清军队能灭了东江军,那么明军在朝鲜这边的势力便几乎被一扫而光,只是凭借水师,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有大清的支持,金福来就能顺利成为朝鲜国王,谁敢不服就杀谁!谁支持就封谁当官!从此以后,朝鲜不再姓李,而是姓金了!
等到那时候,自己怎么也是一个大君封号。要是有可能,最好是得到大清的支持,那从金福来那边继承王位,也不是不可能!
想着这些,金贵到便更是迫切地希望,朝鲜那边的捷报快点传过来。以至于这几日,他压根就没有睡好觉,每天都是熊猫眼。
这一日,他正陪着洪承畴在城头上巡查。忽然之间,他看到了鸭绿江方向传来了动静。连忙转头一看,顿时惊喜地大声喊道:“来了,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啊!”
要不知道的,听到他这动静,还以为是他爹妈来了呢!
洪承畴闻声,也立刻抬头看去,果然,就看到一队队的大清军队,正从鸭绿江方向开过来。为首的两人,看服饰,可不就是大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和和硕英亲王阿济格。
这一见之下,洪承畴便连忙对金贵到说道:“走,快去迎接两位殿下!”
说话间,他们两人都是脚步轻快地下了城头,出门而去。
等洪承畴出了城之后,能看到过来大清军卒的表情之时,他便一下愣住了。
为什么他们全都是脸色难看,不是应该很高兴的那种么?
难道……
一个不好的念头,立刻冒了出来,这让洪承畴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没有了。
仔细一想,他又想不起来什么地方有问题!
这金贵到赶来禀告了,蒙古骑军也用最快的速度增援,一切都是完美的啊,哪里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