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172章
宁远城附近,就有一座大的岛屿,叫做觉华岛。当年宁远之战时,建虏就趁着大海结冰的机会,攻上了觉华岛,把明军的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人也被杀光。
这一次,辽东巡抚范志完打算修筑三座小城拱卫宁远时,也在觉华岛动工。
图尔格一听,顿时便明白过来,当即哈哈大笑道:“明军看来是都躲去觉华岛,然后试图趁着我分兵宁远城的时候,集中兵力,从海上或攻打锦州,或攻打宁远,试图各个击破吧?”
知道了这点,图尔格便再次向辽东腹地派出八百里加急,然后他也连忙急着催促军队赶往宁远城。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赌博。
就赌他图尔格能不能同时守住两座城池,坚持到援军到来!
如果能坚持到,那宁远城就是他拿下来的,这等荣耀,足以让他在大清的名声更上一步。而如果没法坚持到援军到来的话,他相信他所率领的这支军队,要想突围而去,明军肯定是拦不住的!
总的来说,这个险值得冒!
锦州离宁远城,也就一百多里。等他赶到宁远中左所时,果然看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见此情况,图尔格不由得更急迫了,立刻催着军队继续赶路。
在傍晚时分,赶到宁远城时,单木山已经在这边等着了。见了他,便立刻兴奋地说道:“这宁远城是我们大清的了!”
站上宁远城的城头,图尔格感觉还有点不真实。这真得是宁远城,就这么踩在脚下了?
转头看看,宁远城内,黑咕隆咚的,城内唯一有的人,就是大清军卒!
恍惚了好长一阵之后,图尔格终于回过神来,立刻问起单木山,有关他查探方圆周边的情况。
不过得到的答复,还是没有明军迹象。只有觉华岛上,还能看到明军踪迹。
眺望下宁远城外,慢慢地笼罩到黑暗中。不知道为什么,图尔格总觉得好像黑暗处有什么眼睛在看着。
于是,他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全军戒备,同时再派手下,八百里加急赶往盛京去报信。
本来锦州附近还有松山,杏山等小城,不过建虏打下来之后,就都毁掉了。离锦州最近的,就是海州了。
以前的时候,这里是建虏攻打宁锦防线的出发点。因此,军需物资都堆积在这里,同时也部署了重兵。
当图尔格的八百里加急飞报过来时,驻守海州的建虏将领一听图尔格拿下了宁远城,继续兵力增援时,他同样大惊。
锦州之战,大概持续半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以说投入了举国兵力,死伤很多,才最终拿下来。
比起锦州还要坚固的宁远城,竟然这么轻松被图尔格拿下了?这会不会有问题?
虽然是这么想着,可他也知道,如果等到盛京方面的决断,那就很可能会耽搁战机,便立刻决定,第一时间派出援军。
然后信使赶到了辽东最大的重镇,沈阳的门户辽阳,驻守在这里的是和硕庄亲王济尔哈朗,听到图尔格竟然拿下了宁远,急需增援,顿时,二话不说,不等盛京决断,就立刻飞援宁锦再说。
实在是对他们来说,宁远城是他们多少年来一直想攻占的城池。如今既然有这个机会能轻易拿下的,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赶到盛京,哪怕皇太极还在伤心海兰珠之死,听到这话之后,也没有任何犹豫。不管明军有什么图谋,最重要的是把宁远给拿下来。
于是,就这么的,图尔格一个不小心,就引发了连锁反应。
各地的建虏,才刚刚解散,就又被紧急召集。为了应付明军可能的阴谋,建虏上下,征集大军,再次动了起来,赶赴宁锦一带。
不管怎么样,建虏兵马一动,粮草消耗自然也就急剧增加。
第165章.165 他是真有点伤心了(为两百月票加更)
对此,倒没有那个建虏有什么疑虑。毕竟要是从此就占据了宁远城,就这点消耗,远比之前攻占锦州要少多了。
建虏在意宁远城的程度,更是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哪怕后续几乎一天一个八百里加急,禀告宁远城那边的动静。
“报,镶白旗固山额真所部进驻宁远,未发现明军。”
“报,镶白旗固山额真所部驻守宁远一天,未发现明军踪迹。锦州周边,也没发现明军。”
“……”
虽然没有见到明军的动静,可是越是这样,建虏就越是觉得明军有大阴谋。因此,建虏援军担心锦州或者宁远失陷,再被明军夺去,那都是尽可能快地行军。
终于,海州建虏援军先行赶到锦州,再急赴宁远,和图尔格所部会师。
听到这个消息,此后赶去的济尔哈朗所部就松了口气了。
不过他没见明军的动向,心中没底,并不敢懈怠,继续赶赴宁锦一线。
这一日,济尔哈朗领着大军终于赶到了宁远城,站到了宁远城的城头上,心中算是彻底松口气了,然后便确认道:“可有发现明军的踪迹?”
“回贝勒爷,一直到关宁中前所,才发现明军驻防。”刚得到消息的图尔格,连忙回答道,“除此之外,不但广宁屯前卫,广宁中后所,宁远中右所全都没有明军,就连附近的村寨明人,也全都人去楼空!”
济尔哈朗听得哑然,顿时收回眺望的目光,转头看向图尔格道:“所有明人都不见了,是撤往关内了?”
“除了觉华岛上还发现有明军之外,其他地方真没发现明人了!”图尔格也是疑惑地说道,“明国该不会是松锦之战吓破胆了,真得放弃关外,再不敢和我大清对战了吧?”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松锦之战中,明军的主力援军都是从关内调过去的。根据消息,都是关内最能打的那些总兵了。十三万人马,全军覆没,哪怕明国再地大物博,也是难以承受的吧?更何况,关内也正乱着,据说流贼都打下了明国的不少城池。
想到这个,济尔哈朗还真有点怀疑,该不会明国朝廷真得吓坏了,知道打不过大清,就缩回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