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786章
这个电灯也是,张明伟可以让人去手工制作,先用在皇宫和医院等公共场合,至于普通人家,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他不知道,就在这个教室内,在这一群被他弟子所引荐的人中,就有两个人,震撼于他的试验,真得就去从事研究了。
而随着实验结束散去之后,有关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特别是半球试验和电灯这两个,又再一次震惊了这个时代的人。吸引了更多的人,对新学产生了兴趣。
就在这么一个氛围中,又到了崇祯十八年的大年三十,这一年,就算是要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大明西南终于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最大的流贼被迫蹿入了洞吾以逃避朝廷大军的围剿。
也是这一年中,张明伟领军,用实力说话,用钱砸赢了锦州之战,第一次活捉了爱新觉罗家的建虏,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高级别的奴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并且消灭了两万多的建虏,再次削弱了建虏的实力。
同样是这一年,洪承畴被活捉,押解到京师明正典刑,震慑其他胆敢出卖同胞的奸贼!
而这一年中最为关键的是,张明伟又点亮了科技树上的好几处地方。最具代表的是蒸汽机开始应用到船上,有了实验性质的蒸汽螺旋桨船和蒸汽明轮船。当然了,电灯也算是一个。
民生方面,成立了大明京师大学以及附属的中学和小学,还有大明京师医院这种惠民的措施。
在从民间引发的建设热潮中,又有三万军队回到京师,准备加入对辽东的战事中。
即将到来的崇祯十九年,必然又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同样是在这一年,西方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克伦威尔建立新军打赢了纳斯比战役,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开始。随后,西方各国便开始仿效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蓬勃发展。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年正是满清入主中原最主要的一年,在中原大地上大杀特杀,扬州三屠,嘉定十日等等,杀了超过四千万的百姓,随后闭关锁国。
因此,后世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这一年是西方正式超越东方的起始年。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张明伟穿越而来,这一切便都已经被改变。至少满清不再入主中原,一直被钉在了辽东。
第596章.596 建虏的年
看着自己正在改变的历史,张明伟心中其实也是满意的。
这不,连大明春晚都给搞出来了,而且还是第二届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他肯定是必定出席的人物,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又出门,准备去新建的剧院看春晚了。
但是,张明伟才刚出门,就见一大群人拥了过来,男女老少都有。
护卫的锦衣卫校尉一见,立刻上前喝斥,同时警戒起来。
然而,这些男女老少却全都一下跪下了,为首那个中年人,大声地向张明伟喊道:“恩公,过年好!”
他后面的那些男女老少,全都跟着一起喊了起来:“恩公,过年好!”
一见这情况,刘金等人就纳闷了。这是什么情况?
看着那为首之人,隐隐好像也在哪里见过,一时半会却是想不起来。
张明伟也看清为首那人了,他的记忆力超强,却是一下便想起来了,当即驱马向前,笑着说道:“大过年的,都跪着干什么,起来说话吧!”
他这话说完之后,跪着的这群人却是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才站起来。
张明伟没有下马去扶,因为他看出了这群人的坚决,而且他们动作也快,就算他去扶,也是来不及的。
因此,等他们站起来之后,他便和蔼地问道:“怎么,债都还清了?”
为首那人一听这话,顿时就知道,国公竟然记得自己,心中更加感动,连忙恭敬地回答道:“都是托国公的福,有国公批下的条子,草民去了一趟海外,不但还清了欠债,还赚了不少。要不然……要不然草民还能不能过这个年都不知道了!”
原来,眼前这一大家子人都是张明伟在去年过年时候遇上的那个布商,叫刘敏东的便是。
张明伟指点他,让他把布匹贩卖去海外,并且给了他一张条子,使得在大明境内,无人敢额外收他赋税。还有那个借他钱的,免他的利息,借他这个便利,一起出海,结果赚大了。
此时,张明伟听到他这话,当然也是高兴,顺手的事情,就救了一大家子人,做了好事,有个好结果,心中也是畅快的!
于是,他便问刘敏东道:“去海外的情况怎么样?”
“回国公的话!”刘敏东一听,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忙恭敬地回答道,“我们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比起以往,越发地便宜了,运去了海外,价格还没完全跌下来,赚得比以往都要多。很多人都跟着一起去海外做生意,只要龙王爷不发威,都是赚大了!”
大明这边,就因为张明伟提前发明了类似后世的珍妮纺纱机,飞梭,甚至还有蒸汽机这些,使得大明的商品产量大增。很自然的,在国内的价格自然就大跌了。
虽然大明百姓因此受惠,买这些东西就要便宜很多。但是价格大跌,生产者和贩卖者就会利益受损。不过好在这些商品可以贩卖去海外,因此他们其实也都要比往年赚得多。
可以说,大明从整体上,并没有几个人以为生产力的提高,反而变得比以前还差,就因为有海外的市场,能解决多生产出来的产品。
听到刘敏东的一番描述,张明伟心中也是高兴,这样好啊,都去赚海外人的钱,让大明国内有个良性循环,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于是,他便勉励了刘敏东一番,然后就要去参加春晚了。
刘敏东过来,可不止是过来磕头的,还带着一大堆礼物,不少还是从海外收集过来的。很显然,他在海外的时候,其实就在用心准备的。
说是张明伟是他家的恩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感谢。
这些礼物中,有不少连张明伟都没见过,对朱媺娖和陈圆圆他们来说,估计就更是稀奇了。于是,他也不推辞,就让人收了,同时也记下了这个叫做刘敏东的商人。
不管怎么样,这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当然,也是一个知道有眼力的人。
在张明伟收下了礼物之后,刘敏东一家人才欢天喜地地告辞而去。
他心中都决定了,别人还没这个借口,自己每年都要送礼到国公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