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729章
闻声看去时,发现那边又在冒烟,吓得祖大寿连忙说道:“该不会那边走水了吧?”
通州这边迎接他们的官员听了,当即呵呵笑着说道:“不是走水,而是蒸汽火车到站了!大帅不妨过去看看,您肯定是没有见过的,当能大开眼界!”
事实上,吴三桂也没见过,不过他有听说过。
听这官员这么说,吴三桂便在边上补充对祖大寿说道:“听说这是兴国公所发明,是证明兴国公的新学最好的证明!”
新学?祖大寿感觉脑袋都不够用了,感觉自己才离开大明三年多的时间,怎么有那么多的变化了?
好奇之下,他便立刻催马前行,要去看看这个什么蒸汽火车,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这时候,已经有神力二号了,不再是由大明能工巧匠进行手工打造,而是车床下的第一个产品。
祖大寿刚到火车站时,刚好神力二号拉下了汽笛,喷出了大量的烟,顿时就吓了他一大跳。
亏得火车周边都是人,而且这些人早已习惯了火车,没有一点惊慌。
要是这些人整蛊祖大寿,假装吓得到处跑的话,绝对会吓到祖大寿。
钢铁做成的一条长龙,龙头这边喷着烟火,正在慢慢地动起来。后面一节节的都是车厢,能看到有不少人坐在里面。还有后面的车厢,全是货物,堆得满满的。
一看之下,祖大寿就震惊眼前这个怪物,竟然是如此地力大无穷。
吴三桂也是第一次见到,同样是非常震惊。不过他好歹听说过,表现得就比他舅要好一些。
祖大寿很想知道,眼前这个怪物拉这么多东西,到底会有多快,便立刻和通州这边官员辞别,拍马沿着官道,和这怪物比起了脚力。
在他看来,拉动这么重的东西,能拉动就已经了不起了,还能有多快?
可没想到,这个怪东西竟然越跑越快,最后,他竟然要催动胯下战马小跑起来,还要再跑快一些才能跟上。到最后,他竟然还要再加速才行。
火车上的乘客,看到祖大寿这边,立刻便知道,这些大明将士是第一次见到火车,便一个个笑着看着官道上这些纵马奔驰的人。
这种情况,他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几乎所有第一次见到蒸汽火车的人,都会想着和蒸汽火车比脚力。
一如既往,在大概过了一半路程之后,蒸汽火车就还是保持着稳定的速度前进,但是,祖大寿等人,却不得不减速以便战马能歇息一会。要不然,会把马给跑废的。
看着蒸汽火车绝尘而去,祖大寿是彻底无语了。他有一种非常庆幸的感觉,在辽东那边,许多人还在坐井观天,觉得所谓大清还是那么强大。之所以遇到困境只是粮草问题,而非战力不行。
可他们要是能进关来一趟的话,就绝对不会那么想了。
越是往后,根据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大明只会越强大。
想到这里,祖大寿又第一次冒出了念头:朝廷绝对会光复辽东!
这个念头,他以前有过,后来绝望了,以为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没想到,如今又有了希望!
只是可笑那些还在辽东的,一直认建虏为主子,等到有朝一日,朝廷大军真得打过去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所谓的大清军队的强大,已经是老黄历了。
洪督师啊洪督师,估计你是会最后悔的吧?等到他日面对朝廷大军压境的时候,会是什么感想?
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这事,忽然,他听到吴三桂惊讶的声音响了起来:“这是在哪里?我们还没有到京师吧?”
今天是最后一天月票双倍,求月票!
第556章.556 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大明
祖大寿听了,闻声看去,却见通州河对面远处,是一片片的房子。数量之多,可以说是一个城镇都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城墙而已。
“奇怪,这里什么时候有的?”祖大寿也是惊讶的问道。
吴三桂倒是知道一点,回答祖大寿道:“我记得这里是兴国公开的大明京师书院,怎么就变成那么多房子了呢?”
说到这里之后,吴三桂有点疑惑的自言自语道:“该不会是我记错了吧,大明京师书院不在这里?可这么多房子又是怎么回事啊?”
官道上自然还有其他行人,虽然离他们远一点,却也能听到他们的对话。就有一个年轻人不怕他们这些当官的,笑着回答道:“这位军爷没记错,这里就是大明京师书院,只不过这半年以来,一直在扩建而已。”
一听这话,吴三桂向他抱拳回礼一下,然后转回头看着远处的那一大片建筑,感慨的说道:“这修建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那个年轻人见吴三桂很有礼貌的样子,便又回答他道:“国公不是发明了那个水泥吗?只要能力跟得上,修房子都是很快的事情。”
“原来如此!”吴三桂听了点点头道。对于这些东西,他还真是不了解。
祖大寿又听懵了,问他外甥道:“什么水泥?这是什么东西?”
没想到三年之后回来,竟然有那么多东西不知道,真是奇了怪了!
吴三桂简单的回答了一下祖大寿的问话,然后又转头问那个年轻人道:“一个书院而已,为什么建那么多房子?”
这个年轻人显然是比较关注书院的,因此他刚好知道,便回答吴三桂道:“书院里面读书的地方倒是少,学生也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是什么实验室,还有实验室相关的一些什么作坊,因为书院的实验室需要,就都建在了附近。除此以外,工匠他们的家属也都搬过来,因此这房子就比较多了。”
边上的祖大寿已经彻底听不懂了,书院怎么还有什么实验室,这实验室又是什么鬼,为什么又和作坊有关系呢?
吴三桂正在和那个年轻人说着话,慢慢的离书院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正门口,他忽然就发现门口那边有很多人,或者牵着马,或者靠在马车边,在那候着。
“这又是什么情况?”吴三桂看的也稀奇,便又问出口道。
不过这一次,年轻人还没有回答,吴三桂就看到那个大明京师书院大门口,一下涌出了很多人。而那些在门口等着的人立刻迎了过去,或者伺候上马,或者伺候进了马车。
“今天是书院考试的日子,这些人应该是刚考完出来了。”年轻人随口解释道。
一听这话,吴三桂忍不住问他道:“你不是说学生也不是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