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860章
第一,郑芝龙在京师,所谓蛇无头不行,控制了郑芝龙,基本上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年轻的郑成功改造得很彻底,不和他爹一样。对于皇帝的命令,那是不会违抗的。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朝廷掌握了最新式的火枪火炮,还有蒸汽战船。这就是动这块蛋糕最大的底气所在!
有关这些事情,张明伟都在奏章中说得很清楚,事关这么大的利润,又关系到大明海外的国策,崇祯皇帝当然就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了。
他们正在说着话时,太子朱慈烺便急匆匆地赶到了。
于是,张明伟便微笑着对朱慈烺说道:“太子这些年都在江南,不如和陛下讲讲江南那边的海贸情况!”
朱慈烺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张明伟让他说,他当然也没意见,便把他所了解到的情况都给崇祯皇帝说了下。
说到最后,他便总结道:“父皇,这几年来,先生发明的那些东西,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的货物数量,因此,这往海外贩卖的事情,只要有点本事的,都在折腾。”
他说到这里时,张明伟的那份奏章便转到了他手中。他看到崇祯皇帝没让他接着说话,便低头看了起来。
张明伟没管朱慈烺了,转头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随着水师出海,保证我们明人的利益,海贸只会越来越多!由此,海税如果能真正掌握的话,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不说别的,光是水师相关的费用,甚至国内基建的钱,都能包圆了的!”
“先生所言极是!”崇祯皇帝的两只眼睛早就放光了,兴奋地说道,“要不是先生,我大明朝的历代皇帝都等于是丢了一座金山啊!”
说海税是座金山,确实不为过!以大明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如果有水师保证的话,绝对能卖去全球,把全球的钱都赚回大明!
这个钱,绝对比在地里刨地要赚太多!
这时候,朱慈烺也已经看完了奏章,同样满脸兴奋地对崇祯皇帝说道:“父皇,市舶司必须要革新!”
能让国库增加这么多钱,谁不喜欢?至少对于皇帝和太子来说,那绝对是最喜欢的。
这不,朱慈烺在说完之后,转头看向张明伟时,那两个眼睛里可都是冒星星的。在他眼里,张明伟就代表着财富!
“朕立刻下旨,就按先生所奏来办,让内阁再把细节给理一理,回头再给先生把关一下,如何?”崇祯皇帝似乎都有点等不及了,立刻征询张明伟的意见道。
张明伟听了,笑着摇摇头说道:“陛下,年前怕是不可能了!”
“不是还有半个月么!”崇祯皇帝听了,恨不得这年都不过了,半个月时间也行啊!
朱慈烺在边上听了,也是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关系到几千万的收入,必须赶紧的!
张明伟看到他们这样子,便笑着说道:“我昨天刚好知道了一件事情,是琉球国王写了一份告状的血书,让人捎回来给陛下,求陛下为他做主。估计也就在这两天,这个事情会闹得比较凶!”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什么琉球国王告状的血书?
有点莫名其妙,于是,他便连忙问情况。
张明伟便把他听来的情况说了下,然后补充道:“那个魏藻德肯定会营造声势,响应国策,推动朝廷发兵讨伐倭人!”
崇祯皇帝一听,便有点不高兴了,要这个魏藻德多事!
此时他的眼里,全是海税,那还管得上琉球国王的事情。反正已经被倭人欺负了好多年了,再等两年也没事!
不过,张明伟的意见却是不一样,就听他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琉球这个事情,其实是有两个事情,都关系到以后国策的实施。我认为,既然有这个机会,还是要用起来的好!至于海税的这个事情,再慎重一点也是好的。”
“哪两个事情?”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朱慈烺听了,也是有点好奇,便竖着耳朵听着。
他在南京虽然是自由,可是远没有在京师有趣,能学到更多东西!
之前听到京师这边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稀罕事情,他就想着回京师来了。
一如此时,听到先生的讲话,每每出乎意料,他就特别爱听,以增长见识。
第647章.647 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听张明伟给崇祯皇帝说道:“第一,是琉球国王的血书,这个是有十足的嘘头,如果陛下及时响应,那就能给其他大明的藩属国或者友邦知道,如今大明不会不管他们,有利于更多的海外藩国归心大明!”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继续听着张明伟说话。
“第二,这份血书的背景,是大明海商在琉球被抢。之前陛下刚好已经证明了会为海外明人做主,那么我们本土的明人去外面做买卖被欺负了,陛下又立刻响应,便会给更多有志于做海贸的人以信心。如此一来,便能收更多的海税!”
张明伟说到这里,便笑着补充道:“这个事情,其实和海税也是有关系的。而且攻打倭人,把倭人俘虏押去朝鲜采矿,又是个好事情不是!”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按照先生这么说的话,这个为琉球国王做主的事情,还真是不好耽搁!
“还有,趁着这个机会,朝廷要多宣传一下,和倭人算算旧账,比如嘉靖年间的江南倭乱,还有万历年间的倭人攻打朝鲜准备攻占我大明的事情。把百姓对于倭人的仇恨给重新激发起来,让大明上下全都认为,朝廷就是该出兵教训倭人!”
“先生说得是!”崇祯皇帝听了,表情有点严肃起来,冷声说道,“这倭人最是可恶不过,一定要好好教训,灭了倭国!”
如今大明强大了,底气足了,他的要求也就高了。要不然,肯定不会提灭倭国这样一个目标。
“对,倭人亡我之心一直不死!”太子朱慈烺听了,也跟着附和道,“后来不是又出兵占了朝鲜、辽东甚至大半个华夏么!对倭人,直接打死便是!”
他看过纪录片,华夏的近代史就是和倭人关系最大,自然是有的。因此,他便有此一说。
边上伺候着的方正化就听得糊涂了,倭人出兵占了朝鲜这个事情是有的,可什么时候占了辽东还有大半个华夏了?太子咋就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呢?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朱慈烺的话之后,就见他表情更是坚定,点头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确实是亡我之心一直不死,对于这种番邦,朕以为,没存在的必要!”
“……”方正化一听,彻底糊涂了,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可是,这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