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从教二十年

从教二十年 第87章

从教二十年 蔡海荣 2440 2021-05-07 03:19

  王桂珍思考了一会儿,干脆地说“你们俩亲嘴了没有?”

   刘慧慧又是捂嘴笑的发颤。

   “已经亲嘴了?啊?还不止亲嘴呀?你们,你们俩那个了?可……可你也太小了!”王桂珍突然又有些着急了,拉着女儿的手臂,问个不停。

   刘慧慧停止了笑,嗔怪道“妈,你说啥呀?现在你总算知道我还很小吧,我和非凡哥什么都没做。”

   “连手都没拉过?”王桂珍这次更着急了。

   “手肯定拉过呀,几岁的时候就跟他拉过手。”刘慧慧顿了一下,叹了口气,“有时,我感觉非凡哥像块木头一样。”

   “估计他是害羞,你应该主动些。”王桂珍说完后凑近女儿的耳朵,小声地说了几句。

   刘慧慧的脸上浮上两片红云,娇羞地说“妈,这样行吗?”

   “怎么不行呀?当年我和你爸定亲都半年了,他连我的手都没拉过一回,跟我一起时胆小如鼠,真是气死人!最后逼的我倒贴。”王桂珍回想起从前,笑得合不拢嘴。

   刘慧慧搂住妈妈说“妈,你真行啊!没想到我爸比非凡哥还木讷!那好,我也学学你,主动一点。”

   ……

   天已经杀黑,刘寿庆去镜湖洗澡的路上撞见了几个人,大家相互打了招呼。

   有些人是在田地里做事才刚回家,其中几个人是从镜湖洗澡回来的。

   夏天,很多镜湖组的人,都喜欢到镜湖里去洗澡。

   畅快地在镜湖里游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走过错落有致的农村瓦房后,是一片小树林,越过小树林,就到了镜湖边。

   稀稀疏疏的一些枞树被水淹了,只露出树冠在水面上。

   夜晚中的镜湖,望不见对面的景象。

   对面不是临江县的地盘,那边是松安县,同属于江淮省。

   镜湖的中线就是临江县与松安县的分界线。

   刘寿庆年轻的时候,碰上镜湖枯水期,都可以从这边游到松安县去。

   但现在不行了,并不是年纪大了的原因,刘寿庆水性极好,能躺在水面一动不动很长时间,也能潜入水底半天不出水面。

   以往,穿过这边小树林,是一片稻田,稻田后是河滩,河滩上长着茂盛的野草,河滩地势逐渐降低,以较缓的坡度延伸几百米才到镜湖水边。

   现在等于是镜湖这边水面突然增宽了几百米,估计另一边也是这个情况。

   镜湖组是幸运的,沿湖一带,村庄房屋没被淹的几乎只有镜湖组,这得益于镜湖组地势较高,且与镜湖之间依次隔着小树林,稻田,开阔的河滩。

   今晚的风儿不大,但仍听到波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傍晚的时候,这里人比较多,大人带着小孩,一起来洗澡。

   但到了这个时间,已经没什么人了,天色已经很晚了。

   刘寿庆下了水开始游泳,他不往湖中间游,而是在边上沿东西方向来回游了几次。

   大约游了二十多分钟,刘寿庆确认湖边没有任何其他人,湖中间也没有船只和汽艇,才开始向湖中间游去。

   游到离湖边约有五十米的位置,刘寿庆踩水原地不动,面对着镜湖组村庄方向,他在寻找参照物,不断调整着方位。

   确认自己到了目标位置后,刘寿庆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

   倒立着用双手使劲往后拨水,刘寿庆轻松潜到水底,摸到了一根铁桩,渔网就绑在铁桩上。

   这根铁桩一年四季都在镜湖里面,刘寿庆会根据水位的高低适时地调整着铁桩的位置,保持铁桩始终离岸边大约有五十米的距离。

   这是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这个位置的鱼儿密度大,而湖边上的人很难来到这个位置,渔网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刘寿庆捕鱼的渔网从来都不带回家,白天绑在铁桩上,夜晚拿出来撒开。

   凌晨三点多时,刘寿庆会过来收网,把网拖到岸边,把鱼取走,然后把渔网捆扎一下,再游到铁桩位置,把渔网绑在铁桩上。

   白天不能把网撒开,鱼被网缠住后,会拼命挣扎,弄出很大的动静,那样会被人发现。

   把网撒开后,刘寿庆往东面游一段距离后,再次下潜,此处下面是另一根铁桩。

   刘寿庆一共在镜湖里埋下了四根铁桩,每根铁桩上都有渔网。

   他每晚都会把四张渔网全撒开,每次收网时能从这四张渔网上取下三四十斤鱼。

   鱼取下后,刘寿庆会趁天还未亮,骑着脚踏车背着鱼去岭南镇街上,把鱼卖给固定的鱼贩子。

   这只是刘寿庆独创的捕鱼方式之一。

   根据季节、天气的不同,刘寿庆会采用不同的捕鱼方式。

   今年大洪水,水域面积大,鱼爱往岸边游,寻找食物,下网捕鱼是最好的方式。

   每晚刘寿庆只会使用一种捕鱼方式,确保及时下网或下钩或下地笼,又能及时把鱼虾取走。

   他不贪多,一个晚上能弄几十斤鱼就行。

   他明白贪多必失的道理。

   他也从来不乱花卖鱼的钱,烟抽12元钱一包的,酒喝2元一斤的,好几年都不愿买一件新衣服。

   钱要留着给两个女儿花,自己必须要省吃俭用。

   再说也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人家看你日子过得滋润,会思考你钱是从哪里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