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排往长江的闸口已关闭,因为外围水位比内湖水位还要高,湖水无法外排,打开闸口洪水反而会向内灌。
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时间的连续暴雨致使镜湖水位达到了历史最高水位。
沿湖居民苦不堪言,田地几乎全部被淹光,有些地势低的村民组的房屋也被淹了。
林非凡家所在的镜湖组与镜湖初中同处于一个地势很高的山坡上,因此没受洪水影响。
但镜湖组的田地地势低得多,均离湖边不远,现在那里已是一片汪洋。
姚宝华家的姚屋组情况就更糟糕多了,由于地势低洼,全组一半以上的人家在七月中旬时房屋就被淹了。
包括其他各组,全镜湖村有两百多户人家被淹,好多灾民不得不投靠亲朋好友。
而姚屋组受灾村民在姚宝华的安排下,住进了镜湖初中的教室、宿舍,搭锅起灶,过起了家居生活。
史校长原以为开学前洪水会退去,受灾群众会陆续搬离学校。
哪知到现在水位虽没继续上涨,但仍处于高位,没有丝毫要退下去的迹象。
自八月中旬起,史校长就反复找了姚宝华以及岭南镇分管领导,希望灾民们尽快搬离学校,不要影响学校开学工作。
连续催了十多天,却毫无效果,史校长只好向娘家临江县教育局诉苦。
昨天临江县教育局孙局长答应史校长一起去找临江县分管领导,争取这两天把这事妥善解决。
但孙局长要求史校长带上镜湖村的主任,到时一起商谈解决方案,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商定的方案,以让镜湖初中按时顺利开学。
史校长从教育局回来后反复催着姚宝华,还打电话给岭南镇分管领导一起给姚宝华施压。
姚宝华最终答应史校长一起去县城。
哪知,车开到半路,二人吵架了,姚宝华正好找借口跑了。
此时,史校长很后悔,他感觉上了姚宝华的当,他这才明白姚宝华是故意激怒他,好找理由不去县城。
。
13、我想跟你交朋友了
路面崎岖不平,坑坑洼洼,车一路颠簸,人一路无话。
总算到了临江县汽车东站,这里专门用来停靠临江县东部各乡镇的营运车辆。
车站里也没什么建筑物,就是一个用围墙隔起来的大院子。
乘客们陆续下车,在司机的帮忙下,林非凡取下了放置在车顶上的自行车。
临江县城不大,比较落后,还没有通公交,正规的出租车也没有。
倒是有极少数私家车做出租生意,但他们一般只愿意跑长途,晚上才会出来。
私家车白天跑出来做生意的很少,即使有,在县城内跑一趟收费很贵。
所以到县城来办事的人,在城区只能选择步行。
各乡镇的营运车辆不能进入城区,不能把每一个乘客送到目的地,而这里离中心城区还有一段距离。
林非凡的自行车此时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赶着自行车出了车站院门,林非凡发现了走在前面的史校长,跟上去说“您到哪儿去呀?”
“去教育局办点事。”史校长说。
“正好我们也去那个方向,一起坐我的自行车去吧。”面对这个顶头上司,林非凡十分热情,但还不想表明自己的身份相认。
毕业证派遣证没拿到手,分配的事就算没定下来,说不定还有什么变化,谁知道表叔说的到底准不准。
史校长打量着自行车,又看了看站在旁边的范强,愣了愣,转而笑出声“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是走过去吧,刚坐了那么长时间的车,头都有些晕,情愿走走。”
“那好,我们就先过去了。”林非凡回头拍着坐凳,对一脸不悦的范强说“你先上来。”
范强跨坐上自行车的后凳,林非凡骑上车前还不忘跟史校长说再见。
车子驶出了十几米远,范强嘲笑道“真会拍马屁,从听出人家是镜湖初中的校长,你就不断献殷勤。”
“你也知道他是镜湖初中的校长?”林非凡道。
“傻子才看不出来。他也真是可怜,学校名声差,校长多受气。”范强感叹着。
“所以嘛,我就对他客气些,好歹是同一战线上的人。”林非凡笑着说。
“主要是看人家是校长吧,今天他要是答应坐你的车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办。”
“好办得很啊,他坐后面,你坐在前杠上,我又不是没带过两个人。”
“我呸!你这破车能承受得住吗?到时只怕钢圈都会压扁。还叫我坐前杠上,我情愿走都不坐,这么大个人坐前面,大街上的人要笑死。”范强用左脚猛敲了一下自行车。
“你别小瞧我这自行车,质量杠杠的,凤凰牌的呢,坐上三个人保管一点问题都没有。”林非凡脚上加大力度,自行车的速度在县城主干道上达到了极限。
……
来到一栋五间三层办公楼前,林非凡下了车,这里是临江县教育局。
楼房比较旧,房子比临街店面后退了六七米,前面做了个院子。
进入院子里,再走到教育局办公楼楼梯前,林非凡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