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愿为父皇分忧
老人神神道道,摸了摸胡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着,“老生一辈子看人还是准的,这人一看就不简单,说不定能成。”
众人一通说道时,青梧已经亮出将军令牌,逼宁建交出宋瑶汐二人。
顺便给将军写信,告知夫人情况,只盼着夫人平安,不然的话,他可不知该怎么和将军交代。
想到这,眼前这人就更加可恶,真是恨不得吊起来打一顿,才罢休,怎么敢对夫人这样?
宁建偷看了一眼青梧眼神,吓得立马低下头,心头顿觉不妙。
那宁子君,离开小院,便骑着马,悠哉悠哉得往家里走去,也没将小厮的话放在心上,回去给母亲哭诉一番,所有危机不都解除了。
那小厮几次想要说点什么,被宁子君一个眼神瞪回去,唯唯诺诺跟在后头,这小厮也是新手上任,不知轻重缓急,老爷让请少爷去时,并不知家里老爷已经被吓得快晕过去了。
这宁子君悠悠闲闲得晃到衙门去找他爹,刚进门便被人反手扣住,把她一个劲的拖到主院去,只听一声:“拿下!”
吓得一个哆嗦,反应过来,激烈挣扎着,“谁给你们的胆子,敢这样对本少爷,不知道本少爷是谁么,小心我让你们……”
话还没说完,院子正中间站着的男人不耐烦地皱着眉,“掌嘴!”
话音刚落,啪啪两声,宁子君脸上火辣辣得疼,瞬间安静下来。
看到院子里跪了一地的人,包括父亲和母亲,眼睛瞪大了,“你是谁,凭什么这样对我们。”
大概是平时被宠得过头了,看到眼前的情形,竟还理直气壮得质问,那些被他害过的人是否比他更理直气壮些!
“今天你抓走的两位姑娘在哪?”青梧不想和他废话,直截了当问道。
“子君,快些告诉这位大人吧,那两位姑娘在哪?”杨晴丽眼睛已经哭肿了,一改往日威风,急急地劝着宁子君。
“在别院,在别院!”
青梧一个眼神,吓得宁子君赶忙说出来,生怕吃一秒就被打一顿。
“她们最好平安无事,否则……”青梧见他说出位置,判断夫人应是无事,便让人带路,往别院赶去。
青梧正料理宁子君时,宋瑶汐也没有闲着,她可不是那种等别人来救的人,而且她也不知道孟境亭已经知道自己遇害,早已派人过来寻找接应。
那宁子君下药时,瑶汐和花熹微使了个障眼法,假意喝下,骗过宁子君后,立马吐掉口中的药。
“熹微,那窗户后面有个小门,我们从那走吧。”宋瑶汐对花熹微说道。
原来她刚刚就看到,那个门没有落锁,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可能上天也在帮她们吧。
“我就知道,你不会平白无故不让我使魅惑之术。”花熹微一脸了然。
“使这魅惑之术,多少会对你有所影响,除非必要还是不要用了,被有心之人看到,容易出事。”宋瑶汐正色道,她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出事。
“好,我知道了。”花熹微有点感动,亲人那都不能带来的温暖,她从宋瑶汐这感受到了。
说着她们搬凳子的搬凳子,挪桌子的挪桌子,跳出窗户,正要从后门出去,那街道上传来一阵骚动。
互相望一眼,默契得躲到窗户外面的矮墙下,希望不是那人回来,不值当和他硬碰硬,要是实在不行也只能拼了。
“夫人在哪?”大门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这是……
“青梧!风雅!”
宋瑶汐震惊了,他们怎么会在这里,青梧不是应该在孟境亭身边么?难道孟境亭也来了?宋瑶汐不知道的是,此时自己的表情透露出的期待和惊喜有多明显。
“夫人,终于找到您了。”
青梧有点担心宋瑶汐是否受伤,“您没有受伤吧?”
“没事。”宋瑶汐出来后才看清,孟境亭没有来,心里瞬间有种失望的感觉,既希望他来又希望他不来。
不来的话就不会一直说不同意自己来域晋国,但又渴望着他能来救自己,想到这,宋瑶汐在心中叹了口气。
丢掉那点旖旎,一行人见夫人无事,放了县令一家,毕竟不是域晋国人,这样扣着他国官员也不是事,估计能消停一阵子了,等见了域晋国皇帝,让他们自己人来处理。
“小姐,我以为再也找不到你了,凤雅再也不离开小姐了。”风雅还是被吓到了,发现没找到小姐,都快急死了。
“你这傻丫头,出来做什么,和二娘待着等我们回来,我是吃素的么,怎么可能被困。”宋瑶汐好笑得看着这丫头。
宋瑶汐和花熹微在青梧护送下,一路往域晋国去,拿着令牌,住进了驿馆。
话说使团遇刺的消息传回曦晨国,皇帝大怒,下令彻查到底是谁做的此时,又查出宋瑶汐不知踪迹,当即有些头疼。
此时,曦晨国只知宋瑶汐遇难,不知已经脱险。
曦晨国大殿上。
“皇上,臣愿前往域晋国。”宋盏站出来请命,宝贝女儿在域晋国不知生死,怎么能让他安心,必须得去,哪怕有一丝希望找回自己也不能放弃。
“朕知你思女心切,丞相放心,朕必定派人找回你的女儿。”皇帝也知道宋盏对女儿如宝如珠,但一国丞相怎能轻易离国?
想到这,皇帝有些叹息,宋瑶汐此行,怕是凶多吉少。
想了想,问众臣道:“丞相年老功高,实在不适远行,有谁愿意替朕和域晋国商议联兵事宜。”
看了一圈,没有一人站出,皇帝瞬间暴怒,顿觉心头火窜了起来,“朕养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个连个女子都比不上……”
本来好点的身体,瞬间感觉心口一堵,剧烈得咳嗽起来。
底下众臣跪了一片,连口气都不敢出,颤颤巍巍的,生怕皇帝一怒,流尸百万,波及到自己身上。
江寻闵看这这群被养的白白胖胖,怯懦胆小的大臣,也憋着一口气,“儿臣愿前往为父皇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