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熊孩子之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7节
D-程咬金,扛着一把斧头,一脸严肃。
一个半大的孩子,拄着一把跟他一样高的大斧头,很随意地站在程咬金对面。
“小子,你牛,欺负到混世魔王头上来了!”
“打的就是你程咬金!”
“那就来吧!”
“你爷爷的奶奶的爷爷的,来吧!”
“不要脸到你这种程度,也算是可以了!”
李文白了他一眼,嘻嘻笑道:“我-靠!怎么把你的台词说了呢!”
“你屌!连台词都要抢,哼!”
程咬金嘴里说着,奔了几步,突然腾空而起,第一斧“披脑袋”出手。
哇塞!大名鼎鼎的程咬金竟然抢先出手打一个九岁的小娃!观战之人嘘声一片!
那斧头带着一道玄光,夹着开天辟地之势,照着李文头部就砍将下来!
紧接着,士兵们忘记了桶地,口中也停止助威。
“哇!”的一声惊叫,震耳欲聋。
台上观战的满朝文武,此际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上了。
谁都明白,程咬金就会这三招半,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他一上场全拿这三招拼命。
李文本是放羊出身,翻山越岭习惯了,小身板结实,动作灵活。
人朝左边一闪,恰到好处地让过这一斧。
但见李文人一蹲地,一斧横扫过去,逼得程咬金连蹦带跳,才让过这砍足一斧。
谁也料不到,这小子会有这样一手好戏!
一众文武大臣,惊掉了下巴。
一直不看好他的李世民,竟然站了起来,使劲地拍着手,带头喝彩!
场上担心的惊叫,瞬间便改成了喝彩之声!掌声如雷。
李文一式使完,大喝道:“再来!”
程咬金大喝一声,“小鬼剔牙”来了,看招!”
他这第二斧“小鬼剔牙”,本是逼着对方使用铁板桥躲避的。
可是李文人小个头矮,哪里会去用斧头招架?
他往地上一滚,程咬金一击便落空。
李文口里喝道:“砍大脚,砍大脚!”接二连三地向他的脚上砍去。
逼得程咬金章法大乱,连蹦带跳,一通狂退,退到擂台边上,这才稳住了脚跟。
李文人在地上,也追击不了,爬了起来,拍拍身上的泥道:“再来!”
程咬金尽全力一声狂吼,斧头带着风声向李文刺去……
李文一个闪身,用木斧往他脚下一丢,绊其脚跟,摔他个狗吃屎。
惹得台下哄笑不止。
二人再度对面,李文便捡他的三招,使来打他。
还要美其名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用到第二招,人疾飞、虎尾枪左右不离程咬金咽喉。
程咬金失了先机,只好用铁板桥去躲。
李文将第三斧“掏耳朵”使来,这一回身旋转手中之斧。
由于程咬金前招为铁板桥,这刚起身,说不清是李文砍到他的,还是他撞上来的,被李文一斧砂砍在身上。
饶是一把木斧,也打得程咬金叫妈妈!
李文斧头一收,人立场中,拱手道:“哦噻,竟然胜了!承让,承让。”
“好!”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十皇子好样的!”
叫好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场地沸腾了!
李文和程咬金两人去见李世民,可是都只看到对方嘴在动,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过了好一阵子,李世民命人传旨让场上肃静,这才听到二人说话。
程咬金拱手道:“败军之将程知节参见陛下。”
李世民大怒道:“这个程咬金是假的!左右何在,与朕推到午门斩了!”
吓得程咬金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大叫冤枉。
李世民厉声道:“无耻,你还敢叫冤枉?堂堂卢国公,岂能武力尽失,连个九岁的小孩也打不过?”
程咬金大叫道:“谁说的?皇上”
李世民道:“大胆!满京都在传,你还问谁说的?”
“打不过十皇子,是臣之无能,陛下若要降罪,微臣自是无话可说。”程咬叩首道。
“意思是你有话要说?那你说,恕你无罪!”李世民铁青着铁说。
“哪个小人在搬弄是非,说微臣武力尽失的,臣愿用那八卦宣花斧头证明!”
说罢,也不管他李世民高兴不高兴,爬了起来,将外衣脱下一扔,拍着胸膛大吼道:
“他娘的,老子是假的!看看这一身伤疤!”
跑到兵器架上拿起一把斧头,在手中拈了拈,指着周边大喝道:“不怕死的有木有,来试试?”??
第13章 满朝文武搭台唱戏
秦叔定、慰迟恭、候君集一众武将,皆为程咬金捏了把汗!
因为他们都能看出来,这场比武有猫腻!
李世民却沉着脸,没有任何表示!
徐茂公心思,这出计之人,将皇上拿捏得真是恰到好处!
他站了出来,进言道:“吾皇不必担忧,真假一试便知。”
李世民恨恨而言:“这斯甚是可恨!你有何计可辨真假?”
徐茂公拱手道:“请陛下降旨,招死囚过来,以辨真假!”
李世民望了望台下,下旨道:“传朕指意,推十个死囚来。”
十个死囚至,李世民又下旨,若是杀死杀伤程咬金,改判无罪,奖百金。
若是战死,奖其家人五十金。
于是十个高大威猛的死囚谢恩入校场,拿上兵器,一场生死角逐顿时展开。
程咬金可是有真本事的人,也不用什么招式,但见一阵玄光左右分飞、上下翻动。
随着校场内一声声的惨叫,不大一会儿,他便跪在李世民面前交旨了。
事实胜于雄辩,一身的血,地上十具尸体,让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李世民皱眉头问道:“那你怎么会输给一小娃?”
程咬金叹道:“十皇子年纪小,个头也小,臣这斧头本来是马上用的,一斧劈过去,他从斧底便溜了,臣要弯着腰才能打,不习惯,所以必败无疑。”
李世民大怒道:“大胆程知节,明明是你们串通好了,演戏给朕看,还要狡辩?”
吓得程咬“扑通”一下便跪在地上,连连叩首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还要陛下明鉴!”
一众文武大臣都出来为他说话,个个皆言“请陛下开恩!”
“你明明是怕误伤了十皇子,才有这一败!”
李世民这才大手一挥,让程知节起来。
他又问李文道:“十皇子,要是上战场,你能胜程知节不?”
李世民做得滴水不漏,他李文岂能示弱?
斧头一丢,小手一挥,跑上台去,往李世民怀里就钻。
这下倒是让李世民猝不及防,他这埋头乱冲,也只好抱着。
李文偏头小脑袋嘻嘻笑道:“不敢逞能,儿臣这三脚猫的把式,巧胜陈知节,还是借父皇天威!真打,哪里是他的对手?”
李世民抚其头,哈哈大笑道:“皇儿倒也实诚,那朕问你,这大奖你还敢不敢要?”
李文蹦了下来,朝前走两步,朝四周作了一圈揖,笑问:“大家说说,小子有没有犯规?”
他这本是在既定规矩内赢的,确实没有犯规。
一众大臣你望我,我望你,天威难测,谁也不敢睁眼说瞎话。
不知道谁在叫“恭喜十皇子获此大奖!”紧跟着众人皆跟着叫。
李世间望了望底下,见木已成舟,虽然心中担心骄儿不好教,可也没有办法。
“奖五千金,缎百匹!”李世民大笑道。
一众文武大臣皆跪拜称贺,让李世民龙颜大悦。
李文也连忙谢恩,让这成为铁板上钉钉的事实。
李文早就开了群,群里一通乱指点,这谢完恩来。
“注意呀,关键点!”汉高祖刘邦在叫着。
始皇帝嬴政:“小娃,手段是真高呀!”
李文:“老大过奖了!”
汉高祖刘邦:“可要当心了,这程咬金身上可有一股怨气呢……”
汉昭烈帝刘备:“怕毛线!俺们群主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明太祖朱元璋:“有毛线办法,人家已经是程国公了。你一个小王子,官都没有一个!”
南唐后主李煜:“有钱能使磨推鬼,磨呀磨推鬼!”
李文:“这私下去给他钱?让人知道了……”
始皇帝嬴政:“榆木脑袋!哎……”
明太祖朱元璋:“当着李二收买人心不好吧?”
南唐后主李煜:“他才九岁,有毛线不好的!”
李文关了群,接旨领奖。
谢过恩又对李世民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父皇恩准!”
李世民问道:“小机灵鬼,你又要耍什么花样?还是怕朕不相信你是真胜了?”
李文笑道:“父皇若是不信儿臣是有真本事,后面还有两位可以怼的,到时候父皇一看便知,我不担心这个。”
李世民皱眉头道:“那……你这是?”
李文叹道:“卢国公挨了小儿那一斧,想来不轻,儿臣想借花献佛,转赠五十匹绸缎与他作药费!”
此言一出,满场掌声如雷。
李世民真的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大笑道:“准!”
程咬金是走了,却带着一肚子的不痛快!
魏征和杜如晦顿时感到足底生寒、头顶发麻。
他们非常清楚,下一个要倒霉的是自己。
可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小皇子也没有三头六臂。
他是如何胜了威震三军的程咬金的?还胜得如此干净利落!
一众王子,更是一个个咬牙切齿!
其实,谁都知道是假的,包括李世民。
可假戏做成真的了,谁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这一个搭台满朝文武唱戏,可不能忘记了长孙无忌跑腿之功。
他可是按李文的要求,一路跑下来,把未来三年的路全跑完了。
想那休朝后第一次早朝之上,满朝之事奏完之时。
魏征进言道:“臣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站了起来,笑道:“说吧,恕爱卿无罪!”
魏征象牙笏一捧,躬身便说:“那请吾皇移驾,臣当密奏。”
李世民望了望庙堂之上,点名道:“梁国公房玄龄、翼国公秦琼、鄂国公尉迟敬德、郑国公魏征随驾入大明宫。”
太监一声“散朝”,文武百官皆退。
一行众人随架到大明宫,李世民问道:“爱卿有何事要奏,细细说来。”
虽然这十皇子也不把自己看在眼里,魏征也是一肚子的气。
可这事关系到朝中大局,他也不敢不奏。
进言道:“十皇子约战卢国公之事,现满京城皆已传遍,并且谣言四起,皆说程国公是假的,真的程知节早在战突厥之时已然身亡。这九岁的小皇子敢挑战他,便是证明。”
李世民听了这话,龙颜大变,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拍龙椅喝道:“查!小儿在山野生长,又只有九岁,不懂规矩是事实。可是散布谣言之人,其心可诛!”
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什么样的人在背后搞鬼。
这还用得着查?眼看一场血雨腥风,铺天盖地而来!
这可吓得这几个身经百战的人,脸如土色,大气也不敢喘。
第14章 明谋比阴谋更有用
有道是天子之怒,血流千里。
天子怒时,无人敢拂其龙威。
可是这四个人,那可是个顶个的硬骨头,没哪个是不敢怼他李世民的。
梁国公房玄龄一闪身便出列,进言道:“皇上,查清这事不急,急的可是要平息事态才好!”
魏征也说:“皇上,这满朝文武望着,一京城的百姓皆盯着,这还真不是小事呢。”
李世民强吞一口气,尽量使自己平缓些,问道:“二位爱卿有何良策?”
魏征躬身道:“程咬金是真是假,先得查出来,给大家一个说法,才不导致于把他逼到绝处,与十皇子拼命!”
房玄龄望了望李世民,见龙颜缓和,才说道:“臣附议。”
不能让才回来几天的十皇子出事,这是共识。
李世民从殿台上走下来问道:“众爱卿有何良策?”
秦琼站了出来,躬身便说:“这个简单,吾皇着人连夜审讯,将天牢中的死囚定了罪,给十个壮汉与程国公祭祭斧头,所有的谣言不攻自破!”
尉迟敬德:“臣附议。”
……
如此一来,便将程咬金的后顾之忧打消了。
更有甚者是,早朝一散,程咬金收了竹筒,依言回到住处打开一看。
“我x!你爷爷的奶奶的爷爷,这小子知道的,怎么会比我还清楚?”
贞观二年正月初八,借了东州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