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唐熊孩子之皇帝聊天群》

大唐熊孩子之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92节

  D-。

  李文有心坑他,也有意让他长个记性。

  一把拦着长孙皇后道:“俺的个娘亲,这吃个辣椒,又不是毒药,你急啥?”

  “看你父皇那样子,好难受的。还是给他点茶,冲淡一下吧!”

  看着用手在嘴边扇风的李世民,长孙皇后是真的着急。

  “这玩意能驱寒、止痢、杀虫、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膳食上五味(酸、苦、甘、辛、咸)调和,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

  李文挡着她,拍着李世民的肩头,又嘻嘻笑道:

  “这可是当今天子,一点小事何必闹得惊天动地,糟老头,你看!”

  说罢又夹一筷子往嘴里送。

  李世民口中犹如火烧,哪里能顾得上和他说话。

  可这本是要逞英雄的,牛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哪里愿意示弱?

  一挥手让长孙皇后退了回去,强忍着,个中滋味,那只有他清楚。

  李文强忍笑意,问道:“还要来一筷子不?”

  小半天后,李世民一把搂起李文,捏其脸问道:“你小子使坏,这给你老子吃的到底是啥子玩意?”

  “辣椒呀!还啥玩意呢?试吃的吃了,我也吃了。这东西就是地里长出来的,只是不产东土大唐而已。”

  李文像看怪物一样的眼神,让李世民心中不禁一怔。

  原来,那个说要去天竺取经的和尚,叫什么来着的。

  说在大唐之外,还有好多国家,他还不信呢。

  他以为就是西域一些小邦国和天竺这些化外之地。

  这下这小子也说有别的国家,并且产他大唐不产的东西。

  这下你让他如何不惊?

  想我泱泱中华、巍巍华夏,老子的大唐那可是天下第一。

  世界上除了大唐是上国,其他的那也叫国家?

  算了吧,不就是个辣椒么?

  于是一通闲谈下来,并尽量避开这个话题。

  可终究抵不住好奇心,李世民能忍,长孙皇后可忍不住问道:

  “我儿,你在哪里得此辣椒?好生厉害!”

  “娘亲,你这宝贝崽,那可不是吹的天下第一才子。”

  李文厚着脸皮吹起牛皮来,那是眼不眨,脸不红的,说罢往长孙皇后身上一爬,弄起她的耳环来,又说道:

  “这次去齐地,我发了两船外加十几马车的货过去,不但没花国库一分钱,该赏的随行人员,全以皇帝的名义赏了,还挣了两千金!是跟那胡人番商做生意,得此东西。”

  说罢将脸一靠上去,装着亲长孙皇后的样子,又附耳道:“要不要给娘一千金做私房钱?”

  “不要,你娘没什么地方要用钱的,那的月俸还用不完,本来想着,你要个十金八金的倒是可以找娘要。想不到我儿聪慧,一下就挣二千金,了不起呢。”

  长孙皇后摇头笑着说罢,可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思这没见的东西,他不但敢吃,还敢拿给皇帝吃,便又问道:

  “那我儿怎么知道这东西能吃呢?”

  “你能不能小点声问,俺的个娘亲,真要别人说父皇有个蠢婆娘呀!”

  李文捏着她的脸,皱着眉头咬着牙,咧着嘴“哼哼”着又说道:

  “皇帝吃饭知道让人试吃,我不知道让胡人先吃,然后让试吃的人吃过,我再吃呀!我都吃半个月了,所以我才不怕辣呢!”

  这一套说辞那是合情合理,不由得这皇帝夫妇不信。

  李世民突然接话道:“你说这玩意有那么些好处,你为什么不带点种回来?”

  “谁说我没带种回来呢?”李文白了他一眼,鼓着腮帮子说,“这龙种哪能那么蠢呀,不过,种地可不是我放羊,那可不是我的专业,能不能种得成功,那就不知道了。”

  “那这玩意要怎么种?”

  长孙皇后微微笑着,捏着李文的双手道:

  “你这么个毛头小子,连坐下来都没个样子,九岁了,不捏我鼻子就玩耳环,人家五六岁的小孩比你都要成熟,真不知道你父皇怎么样想的,竟然敢让你开府。”

  “哎,你是说我俩父子,是两个大笨蛋?”

  李文捏着她的鼻子,扮了个鬼脸,身子一转,竟要李世民看,逗得李世民哈哈大笑。

  这小子又说道:“可这大笨蛋就成就了贞观大帝四个字,小笨蛋的宁轩公子四个字,那也是世人皆知!”

  李世民招手道:“你过来,与父皇说说,这玩意要怎么种?”

  “这个要说,那可是三天三晚也讲不完。我这里呢,开了个场子做试验,不怕后花园风大,我就带你去看看。”

  这夫妻二人皆惊,这九岁的娃,竟然要种地?

  还要为天下人之先,种从没有人种过的东西?

  这小娃到底要做出多少与世人不同的举动来?

  可他帮的每一件事,皆让人无话可话。

  难道这小屁孩,真是上天送给大唐的礼物?

  还是……

  九九八十一个问号,占据了二人的思绪。

  如是,卫兵开路,灯笼火把走起,后花园竟成了一个大菜地。

  李文便把这暖房的作用,与二人做一个概要说明。

  又在系统中一查,把红薯、辣椒、棉花育秧的要点与二人一番介绍。

  听得二人张开了嘴不知道合,睁大了睁不知道眯!

  这讲了小半个时辰,李文嘻嘻笑道:“回屋去吧,这是风大,莫把俺个亲娘吹坏了!”

  “你跟父皇说说,这些玩意有什么用。”李世民想了想,又问道:“你这样子做,有多大的把握能育出种子来?”

  李文想到朱元璋曾说过,这东西要推广,阻力非常大。

  他推广棉花,那可是下了圣旨,砍了不少头才有成效的。

  便随口答道:“这红薯可以使大唐的人口翻番,还能让百姓吃上猪肉!”

  “有这么神奇?那辣椒呢?”

  长孙皇后惊奇地张开了嘴,小半天才恢复正常,又忍不住接话道。

  如何说服他们,并让他们为自己保驾护航?

  李文似乎看到了希望。

  何是他更了解,这物极必反的道理。

  自己惹是把话说满了,哪怕一个字也不曾夸大,二人若是不信,又当如何?

  后果有很多种,可有一种他最怕。

  那就是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妖魔化!

  历史上这样的事太多了,例子举不胜举。

  人心呀!隔着肚皮呢。

  第173章 想干点正事真的难

  “是的,娘亲,这玩意产量高着呢,同样大的地,比种小米可以多养活几十倍的人口。”

  李非常自信地说着,因为他知道,红薯种得好,亩产过万斤!

  后世里人都不怎么吃,喂猪为主。说罢又扯着李世民又说道:

  “这辣椒不但解决了缺菜的问题,还有却寒活血的功效,一瓦罐辣椒汤,能让感冒的人复原。这棉花可以织布、做棉絮、做枕头等等,解决大唐百姓的保暖问题。”

  “真有这么好?”

  这说话间,已进茶厅,李世民心中大喜,哈哈大笑着一收龙袍,坐了下来问道。

  可是转眼便沉思起来。

  就算这些东西真有那么好,可是谁信呀?

  这可是说都没听说过的东西,更别说是见过。

  这玩意别人看不懂,谁知道有毒没毒?种的过程顺利不?大家吃、用得惯不?

  一件新东西出来,凭什么让大家接受?

  难道就凭自己手上的那道圣旨?

  水可载舟,可也能覆舟!

  百姓们不接受,那可太可怕了。

  想到这,他那老表隋炀帝的样子就浮现在眼前了。

  修运河,那是多么好的好事!自己用着不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天下大乱,就是因为这事,反而葬送了大隋大好江山。

  这农作物要全国推广,那是关系到老百姓碗里那点事,比大运河更要命!

  李望着他风云突变的脸,心提到嗓子眼上了。

  这明明是好事,可咋就会这样呢?

  虽然自己早做了最坏的打算,还用了循序渐进的办法,可这反应,太出人意料了。

  长孙皇后望着这对父子,看着这突然凝结到冰点的气氛,觉得不对头。

  是娘崽,痛娘心。

  她岂有不管之理?如是轻咳一声,微微笑道:

  “我看,这三样东西,解决了眼下民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是好事,难道会有什么问题么?”

  “这东西若如他所说,是好!可是如何让大众承认是好呢?”

  李世民忧心忡忡地说着,又把他的想法跟二人说了一次。

  “试验呀,父皇没见我现在是在花园里种的么?成熟了,我们吃了好,再推小范围,搞他一个乡,若是好,再一个县、一个郡地推广。”

  李想了想,李世民说得也不无道理,可总不能算了吧,所以试着据理力争。

  “我看行,好不好,一试便知。”

  长孙皇后觉得李说得有理,也来帮言。

  “那行吧,你把这里种好,我一个月安排两次,带群臣来看,看着这玩意长大,看着有人吃,大伙自己先用着,这样的阻力会小很多!”

  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心,决定让李一试。

  可是李却懵逼了!这还在试验地里的东西,天天有人来看,影响其生长不说,要是作物发个病啥的,那还不会被经常拿到金銮殿上去争?

  这样一来,那得耽误自己多少时间,这发展壮大自我,种地可是百千项目中最不起眼的一项呢。

  可要人命的是,这东西要种好,有千百种困难。

  要破坏,一扯就完事!

  若是再狠点,刀光过处,那可是让自己全功尽弃。

  李把这些想法跟李世民一说,李世民想了想便回应他说:

  “崽呀,这可是八字没一捌的事,总不能下旨给你划成禁地吧?这个事要是太张扬,最后失败了,这皇室的颜面怎么办?”

  “可这东西真的很重要,不是么?我认为可以给他加点力量,让他行防卫!”

  长孙皇后不失时机地帮着言。

  “成!”李世民站了起来,望着长孙皇后道:“回宫吧!”

  二人摆驾回宫,李一屁股坐在那里,动也不动。

  摆明了是好事,自己很聪明,还很用心,可怎么老是节外生枝呢?

  想干点正事咋就那么难呢,他实在是想不通!

  进群!

  李把情况一说,问道:“我是不是哪里操作失误了?”

  始皇帝嬴政:“娃,莫要灰心,万事开头难。”

  汉高祖刘邦:“这个世间上因为有了人,所以就复杂了。”

  汉昭烈帝刘备:“人心的事,众口难调呀!”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只要兵强马壮,可治天下,哼哼”

  南唐后主李煜:“百转千回方成书!哪有一帆风顺的事呢?”

  李:“哪天,父皇调我去趟外地,哪个看不惯我的,安排几个死士潜进来,一通扯,就玩完了!”

  始皇帝嬴政:“祸福所倚,小子的易经白读了?”

  汉高祖刘邦:“有什么屁你就放明白点,老始!”

  汉昭烈帝刘备:“老袓,放屁就是放屁,还能明白点什么?这话好没道理!”

  明太祖朱元璋:“这爷孙俩,给朕拉出去砍了!敢联手欺负老始,那还下得地?”

  南唐后主李煜:“老始说得有道理呀,群主,是可以想想,借这捞点什么。”

  李:“都开府了,就两个月,我还要捞什么?还能捞什么?”

  始皇帝嬴政:“谁说不能?去量一下,那菜园边上,能站多少人。”

  汉高祖刘邦:“里里外外三层。”

  汉昭烈帝刘备:“四班倒!”

  明太祖朱元璋:“这是要组建锦衣卫的节奏!”

  南唐后主李煜:“好呀,好呀!有守卫兵,又有穿城将的身份,不错咧!”

  李:“种地种出三千府兵?”

  始皇帝嬴政:“可不是?再让人去进言,搞个悬镜司什么的”

  汉高祖刘邦:“那就牛逼了,谁敢不怕你?”

  汉昭烈帝刘备:“有个万儿八千人,加上火铳,卧塞!”

  明太祖朱元璋:“要是有这阵势,我觉得可以准备登基了!”

  南唐后主李煜:“要这阵式有什么难的,开恩科先招批人,办学堂,培养自己的人才。再设百官,一步步的,就很像了!”

  李:“”

  始皇帝嬴政:“那谁谁谁,说得没有错,就照他说的办!”

  汉高祖刘邦:“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说困难是成功他爷!小子莫怕!”

  汉昭烈帝刘备:“94!94!一群皇帝在这,那可不是摆看的。”

  明太祖朱元璋:“今天是不错,什么风?”

  南唐后主李煜:“反正不是歪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