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_分节阅读_第245节
D-看。
有官员从外面进来,也是先跪拜之后才过来与回来的使者们交谈。
不会吧,这么拽?
带个龙字,就代表皇帝了,就得让人跪拜!
这宋人,真特么没骨气,动不动就下跪!
跪族时间长了,就做不成贵族了。
“岂有此理,赵子龙,带个龙字,所有人都得跪?那意思是,龙眼,也不能吃了?什么龙舟?干脆叫蛇船算了。”
宗舒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
“你胆敢对陛下不敬?这龙舟,乃陛下亲自命名,你居然拿蛇与龙相提并论?来人呐,给我拿下!”
呼啦啦,船上冲下七八名军士,把宗舒与曹宗申团团围住。
449 流放改罚银
这帮人,胆子真的太大了,居然敢围住少爷!
曹宗申感到,被这帮人围着,简直是一种耻辱。
少爷带着三十几人,纵横天下,把金人玩得团团转,岂能被这几个人威胁。
曹宗申怒了,也动了,施展出鬼魅一般的速度。
顷刻间,曹宗申手中多了四把刀。
曹宗申将刀往地上一扔,咣啷几声,吓得士兵连连后退。
这些士兵一看曹宗申的身手,开始畏缩起来。
“你们竟敢围攻附马爷?不要命了?附马爷在金国显威之时,你们在哪里?”
曹宗申大声斥责道。
“我们在高丽。”其中一名士兵小声答道。
“这不是附马吗?”
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宗舒扭头一看,是蔡攸和郓王赵楷。
“附马,好大的口气。这龙舟,是陛下亲自监造并命名的,出使高丽,一显国威。在你眼里,怎么就成了蛇船?”
赵楷总算是抓住了宗舒的一个疏漏之处。
“附马,陛下命我和郓王在此迎接远航归来的勇士,并即刻引使觐见,以彰其功。可否将你刚才所言,说与陛下?”
蔡攸刚刚说完,赵楷马上接上了:“龙舟一出,天下皆惊…”
“天下,哈哈,”宗舒大笑道:“你知道天下多大吗?动不动天下天下的,一听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
赵楷气得够呛,与宗舒相比,他见的世面还真不多。
宗舒这厮这两年在辽国、金国的地面上纵横数千里,而他却只是在汴梁周打转转。
“附马,敢不敢与我一起面见陛下,把你关于龙舟、蛇船的高论再讲一遍?”
蔡攸开始给宗舒下套。
“好啊,那就一起面见陛下。我倒要看看,那个叫徐兢的,画的高丽海路图,水平到底怎么样。”宗舒说道。
不一会儿,船上走下一位官员,三十岁出头,慌忙过来向蔡攸和赵楷行礼。
此人,正是徐兢。
徐兢的官职不大,但宗舒对他的印象极深。
宣和四年,也就是前年,高丽睿宗王俣去世,徽宗特派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等人前去吊唁,以加强与高丽的联系。
当时,高丽请求“愿得能书者至国中”,希望书画能人到高丽交流,擅长书画的徐兢就被选中成为随使。
徐兢以国信使提辖官,随使高丽,启程前,他们特地前往同文馆学习出使高丽的注意事项。
徽宗赵佶还专门安排为这个使团建造了两艘大船,用以“震慑夷狄”,这艘大船到达高丽后,引得高丽人“倾国耸观,欢呼嘉叹”。
徐兢写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进于徽宗。
徽宗览后大悦,召徐兢问对于便殿,赐同进士出身,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
宗舒还知道,徐兢的父亲与蔡京、蔡攸的关系都很好,加上出使高丽有功,赵佶很是欣赏,后来蔡家帮助徐兢当上了刑部员外郎。
但后来,当赵佶退位、蔡家被清算之时,徐兢受到了牵连,被贬知池州永丰监。
对于徐兢这个人,宗舒还是很欣赏,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人才,可惜投错了门。
与蔡攸、赵楷来到集英殿,群臣都在这里等着,这简直是太给徐兢面子了。
徐兢只不过是一个使节而已,以前出使辽国、金国的使节多了,也没见哪人享受过这种待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出使,是徽宗主动安排的,还拨了专门经费建造了两艘大船。
相比使辽、使金,这次出使高丽,是大宋立国以来花费最多的。
最高赵佶感到脸上有光的是,这次跟着大宋使团回来的,还有高丽跟来的王公贵族,代表高丽进一步巩固宗藩关系。
高丽跟来大臣与徽宗及众臣见礼之物,徐兢就开始向大家介绍这次出使的情况。
“陛下,各位大人。汉张骞使月氏,十有三年而后归,仅能言其所历之国地形物产而已。臣在高丽月余,馆有兵卫,出才五六。至于驰驱车马之间,献酬尊俎之上,耳目所及,非若十三岁之久,而其建国立政之体,风俗事物之宜,绘画纪次殆无遗者,非敢矜博洽饰浮剽,以尘上听,盖摭其实,庶几报器使之万一。”
徐兢也很狂啊,居然不把张骞放在眼里,说这家伙十三年才干了这么点事。看看我,干了这么多事!
徐兢这么一说,更加证明了徽宗派他出使时的眼光。
徐兢讲完,就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奉上。
赵佶高兴极了,当场赏给徐兢金腰带两条、绢二十匹。
随即又赏赐给高丽来的使者,财物之巨,令人砸舌。
大臣们一看,纷纷跪下来,给赵佶送上一波又一波的彩虹屁。
只有宗舒站在殿中,显得十分突兀。
这时,赵佶才发现宗舒了在这里,问道:“舍予,你怎么来了?”
“陛下,是郓王和蔡大人拉我来的,我也不想来呀,那我回家去了。”宗舒说完就走。
赵楷急忙横走几步,拦住了宗舒:“附马,稍安勿躁。”
蔡攸见机,就给徽宗报告,宗舒瞧不起陛下亲自监造的“龙舟”,贬其为“蛇船”。
殿中的欢乐和谐的氛围,一扫而空。特别是低级别的官员,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因为,蔡攸这是要再次与宗舒扛上了!
在权力上,蔡攸是如日中天,谁也不敢得罪。
在影响上,宗舒是人见人怕,更是不敢得罪。
童贯牛吗?宗舒一回来,就把他给砍了。
蔡修牛吗?宗舒从北地带回来的海冬青把他给搞成了废材一个。
因为儿子蔡修基本被宗舒给废了,蔡攸现在也不管不顾了,一心想置宗舒于死地。
将皇帝命名的“龙舟”贬为“蛇船”,这就是藐视天子!
这个罪名,追究起来,直接可以流放到岭南了。
“舍予,你当真如此说?”徽宗的脸,此时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陛下,没错,大丈夫说了就说了,做了就做了。我说了又当如何?”宗舒脖子又是一梗。
“大胆宗舒,陛下这是给你一个面子,你还死不悔改!”赵楷说道:
“本来,念在你是附马,附下这是给你改口的机会,你这么说,你让我怎么办?我都不好为你求情了!你这是自绝于陛下,你让我怎么见珠珠?”
赵楷如此说,这就等于把徽宗的台阶也给撤掉了。
就算是徽宗想轻饶宗舒,这点心思被赵楷明说出来了,大臣们都在这里,高丽来的使节们也在这里。
如果不对宗舒施以惩罚,朝廷的威严何在?天子的脸面何在?
流放?赵佶一想,不妥。
流放之后,珠珠怎么办?独守空房?
因为宗舒的原因,金人归还了燕云十六州,一旦宗舒流放,这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不惩罚他,似乎不好交待。
对了,这小子不是有钱吗?那就,罚银子!
“宗舒,本想将你流放至岭南,念你收回燕云有功,罚俸,呃,”
徽宗一急之下说错了话,宗舒这小子不是官,哪儿来的俸禄?
“呃,罚你一百万两银子,以敬效”徽宗一句话、一个字都还没说完整,就被宗舒给打断了:
“且慢!”
450 绝世珍宝我有的是
徽宗的“尤”终于算是憋出来了,气得脸通红。
且慢?你是第几次说这词了,你是第几次打断朕说话了?
一百万两银子?太少了,对于宗舒来讲,就是九牛一毛。
不行,得加罚!最少五百万两!
“陛下,我今天来这一趟,不没说话呢,怎么就折了一百万两?不行!对了,陛下,蔡大人和郓王所言不假。但我不明白,我错在哪里了。”
宗舒承认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了?
这事如果放在三年前,大家还可以理解。
因为三年前,宗舒就是个文盲、纨绔,他不知道错在哪里,倒是说得过去。
但现在的宗舒已非三年前可比,现在的他几乎成了大宋男儿的代名词,有勇有智有谋,与金国最智慧的完颜萍能打成平手。
这么聪明的人,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简直是开玩笑嘛。
这厮肯定是在装糊涂!
徽宗气得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手指哆嗦着指向宗舒。
“陛下,在我看来,你这船去了一趟高丽,本来应该是赚钱的生意,结果却折了本!这不是折船,又是什么?”
宗舒朗声说道。
蛇船,折船,折本的船,不赚钱的船,这厮,原来是这个意思!
徽宗此时的脸上十分精彩,气愤?欣慰?
恼怒之是想发笑,刚想发笑又恼怒!
呲呲呲,几声响,徽宗将手中的折扇给撕掉,扔到了台阶下。
宗舒连上几步,捡起了扇子说:“陛下,你真是不会赚钱,只会搞折本的买卖。你如果当老板,生意兴隆是不可能了。你还隆舟?我看,折船再也合适不过。这扇子,最起码能卖万两银子,你这一撕,万两银子就没了。”
这厮这是在说皇帝不会做生意,原来他理解的“龙舟”是“隆舟”,“蛇船”是“折船”。
宗舒的话既进一步解释了他的“真正”意思,又变相地吹捧了一下徽宗的艺术成就。
徽宗所使用的折扇,上面的花鸟虫鱼都是他自己画的,其他人画的,也看不上眼。
虽说他不会赚钱,但他的折扇值钱啊,一万两银子!
作为皇帝,不会赚钱,是缺点吗?明显不是。
“宗舒,你好大的胆子。这次出使高丽,收获巨大,你怎敢如此诋毁?”赵楷抓住宗舒的漏洞不放。
“收获巨大?大在哪里?在我看来,除了我们的船,让世人惊叹之外,为我大宋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两艘大船,几乎举全国之力造成,这成本,赚回来没有?你们从高丽拿回来了什么?拿回来的也是不值钱的,但陛下大方,又送出那么多,哪儿有这么赔钱的买卖?”
“这样下去,其他国家都会把我们大宋当作大傻子,说上几句好话,我们就大把大把的银子送出去,大把大把的赏赐撒出去!”
“本来,凭着这两只船,我们来回几趟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但你们去了两年,拉回来的都是什么?拉回来的都特么是废物!”
宗舒居然在大殿之中发起了飚!
虽说宗舒说的有道理,但蔡攸等人还认为,这与“君子不喻于利”相违背,抓住这一点开始攻击宗舒。
宗舒毫不示弱:“蔡大人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纯粹叫扯蛋!陛下刚刚给徐兢和高丽使赏赐,赏赐之物是不是利?蔡大人是在说,陛下就是小人一个?”
“多少年来,我们历朝历代都是给外人赏赐,体现我们民族的大气。其实呢,大多数时候,说个毫不客气的话,这叫做花钱买平安,用利促和平。”
“如果时时处处折本,到时候,陛下拿什么赏赐?把陛下的书画卖了,给他们赏赐?”宗舒说道:
“我们这次出使,没有带回足够的高丽特产,简直连普通的胡人商船都不如。陛下没有交待,难道你们这些做臣子的,想不到么?就这么做吃山空吗?你们特么的都想当君子,最后国家没钱了,让陛下当小人吗?”
宗舒一通质问,直接把陛下的责任抹去了,埋怨起大臣和徐兢不做商贸。
特别是宗舒最后一句话,让徽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哪,大臣们都在谈义不谈钱,都想当君子,那谁来为朝廷赚钱?
难怪啊,这么多年,朝廷的财政年年告急。内廷的用度年年紧缩!
看看宗舒,多会赚钱子,还为皇家着想,与太子合股,让内廷的用度大大增加,让宫里的日子好过了不知多少倍。
宗舒爱钱也能赚钱,就是“小人”,但就是这个小人,给朝廷平添了多少财富?为朝廷安排了多少流民?为国家解决了多少问题?!
宗舒虽说行事鲁莽了一点,说话有时候狂妄了一点,但是总能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