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_分节阅读_第249节
D-迎的。
宗舒本想在金明池就把深海号与深蓝号并起来,但徐兢说,这样一来,恐怕连运河都过不去。
到了明州港,就可以把两条大船并起来。
深蓝、深海号并联,三条体积相对小很多的海船则是用揽绳与大船相连。
出发!
离开海岸不久,宗舒这才想起来去看看位于深海号上的专属卧房。
在宗舒确定出发的时候,珠珠带着人提前上了深海号,为宗舒精心布置了房间。
“小摩托,陪我去看看。”宗舒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少爷,我就不去了吧,不方便呐。”曹宗申眨眨眼道。
小摩托,今天有点古怪呀,少爷的房间,你有什么不方便去的?
宗舒刚刚进门,就发现了一个人,不由得脱口而出:“是你?!”??
456 暗礁
站在房间里的,是一个俏目含烟、粉面含春的妙龄女子。
正是赵元奴。
赵元奴已经完全褪去了在青楼时的脂粉气,换上了寻常使女的装束。
此时看,别有一番风味。
“少爷,”赵元奴怯怯地看了一眼宗舒:“公主殿下吩咐奴家,从今儿起,照顾您的起居生活。”
原来,赵元奴早就在船上了,珠珠也没有提前告诉自己。
这是给自己的一个惊喜呀。
这一路南下,海上不免太过寂寞,有了赵元奴相伴,日子自然会滋润许多。
珠珠的美意,岂可辜负?
已经看不到岸了。
船工们扬起了风帆,喊起了号子,加上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盖住了房间里的声音。
尽管是冬天,但满室皆春。
徐兢和一百多名水手都有着在黄海航行的经验,宗舒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基本上宗舒与赵元奴腻歪在一起,让大家羡慕不已。
白天,宗舒就带着赵元奴、曹宗申在船上巡察,其实也不太懂扬帐、转舵之类的操作,只是出来观观风景。
顺便与徐兢等人交流一下,向他灌输在海外设点的好处。
一旦大宋科学院研制出了内燃机,就解决了航船的动力问题。
这样一来,就可以沿太平洋、到印度洋各个重要的海峡、节点,设立基地,兼具贸易和军事功能。
这样一来,大宋就从大陆上的争夺转向了海洋的占领。
此时,可能也只有徐兢能够理解。给大宋的君臣说这些,过于超前。
宗舒无意中说出的这些观点,在图上标出来的节点,让徐兢等人佩服不已。
牛皋等人则是凑在一起,拿着宗舒画出来的交趾地图研究,哪里是红河,哪里是交趾的首都升龙。
升龙,就是后来的越南首都河内。
一天中午,宗舒正在与赵元奴休息,房间外传来了徐兢的声音。
“徐同学呀,有什么事,晚点再说吧!”
宗舒有些不耐烦,这是第一次尝试白天和赵元奴玩,徐兢这个不开眼的家伙!
“宗师,”徐兢有些慌乱:“大事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宗舒赶快穿衣起床,也顾不得盥洗梳头,就从屋里跑了出来。
“到底怎么了?”
徐兢带来的一个船工脸色发白:“附马爷,龙船,深海、深蓝的司南,坏了。”
司南,不就是指南针吗?
在北宋,指南针就叫司南。
司南坏了倒不要紧,关键是为什么现在坏了?
在金明池维修保养的时候,船的司南,不应该是重点检查的部位吗?
宗舒马上把牛皋等人也叫上,去看司南到底怎么坏的。
在舵的前方,放着一个水浮司南,就是一个磁针穿上了灯草,放在水中,利用灯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动力,磁针就可以指示南北。
徐兢将水浮司南转了一下,磁针连方向都不转。
宗舒上前将磁针拿出来,又拿出了身上的铁针。
这哪里是什么司南?
这所谓的磁针对铁针根本没有什么反应!
这不是司南坏了,而是磁针被掉包了!
再看深海号,司南里的磁针也是同样的情况,被掉包?
看看这所谓的磁针,与自己的磁吹针并不相同。
舵工这下子明白了,磁针被掉包,就是今天刚刚发生的事。
因为,磁针不可能突然就失去了磁性。
这事太好办了,查!
船上这么多人,总有人看到。
这事就交给牛皋了,果然,从中揪出了一个人。
此人见到宗舒,就立马跪了下来,对偷换磁针一事供认不讳,说是在出发前,有人给他五十两银子,同时又拿他一家老小的性命来威胁。
他不得已才如此做,他将换下来的磁针扔到了海里。
徐兢气得要杀掉此人,宗舒拦住了,此人受谁指使,等回去让他去认。
可能背后指使之人,就是想让宗舒把这家伙杀掉呢。
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磁针嘛,没有司南,难道我就摸不到交趾了?
简直是笑话!
再看看徐兢和舵工的样子,宗舒不由得好笑。
至于吗?
徐兢说道:“宗师,我们必须要靠近海岸,最少我们能看到海岸,这样才稳妥。”
“那就靠近海岸嘛,能看到岸,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宗舒不以为然。
“宗师,如果靠近海岸,一是走得太慢。二是太过危险。”徐兢还是一脸的担忧。
牛皋命人看住这个掉包磁针的家伙,也凑过来听。
宗舒笑了:“靠近海岸,能有什么危险?”
“真正到了大洋深处,暗礁少之又少。我等往返高丽并未遇见。近海岸之处,暗礁分布最多。我等没有走过这条航线,遇到暗礁的可能性极大。”
徐兢的话,让宗舒的背上出了一层汗。
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如果沿着海岸线那么容易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海上事故了!
的确如此,离海岸线二十公里到五十公里的地方,往往危险最集中,主要是暗礁和漩涡。
深海号和深蓝号足够大,再加上两船并联,倒并不怕漩涡,最怕的就是暗礁。
暗礁一旦碰上,那就麻烦大了,先不说困在里面出不出得来,最轻的是耽误了行程。
这说明,这个背后捣鬼的是个高人,对海上航行,很在行,或者说了解得很多!
人家就从一个小小的司南下手,就把自己这一行人陷入了两难境地。
进入深海,看不到海岸线,再碰上阴暗天,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和星星,岂不成了瞎子。
不进入深海,那就近海,很有可能碰到暗礁!
现在,正是阴天,舵工们已经摸不清方向了。
如果现在走,说不定越走越偏。
此时,宗舒也没办法了,只能是原地等待,等太阳出来辨明方向,再往南走。
但这样一来,肯定是耽误时间了。
特么的,从来没有碰到这这样的糟心事。
终于,天放晴了!
找到了方向,一路向西南方向前行,就可以抵达北部湾。
“出发!”宗舒一声令下,船升帆转舵,开始启动。
刚刚走出两海里,船忽然变得慢了。
只见吊在最后的那只船,停住了,像是被水下什么东西拉住了。
这只船与深蓝号之间的联结缆绳,崩得紧紧的。
徐兢见状,马上下令降帆,船队不敢再前进了。
这是装粮食、干菜和淡水的船只,比其他几只船要重一些,吃水深一些。
船工过来报告:这只船挂到了暗礁上,动弹不得。
宗舒心中一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敢情这一片就有暗礁!
这下麻烦大了,这该怎么出去?就这样被围困在海上???
457 剑鱼的破坏力
补给船上也有一些船工,主要是掌舵升帆的。
其他船上需要吃饭喝水,将缆绳一拉,两船靠近,将东西扔过去即可。
现在,所有的船都慢慢向补给船凑过去。
徐兢挑选了水性最好的人下水,身上都绑着绳子,以防万一。
不一会儿,一个一个地从水中冒出来,都说下面的礁石有高有低,向远处看,还有不少。
徐兢和宗舒分析说,如果礁石顶在船底,可以让人下水将船底托起。
但水手说,这只船前后都卡住了。
刚才,补给船遇到了一个礁石,硬是被拖了进来,遇到第二个礁石才停了下来。
船底被划出了一道口子,所幸船底没有破。
前后都被礁石挂着,这样就不好托举了。
“宗师,看来,只有弃船了。”徐兢说道:“把补给分散到其他船上。”
也只有如此了。
保险起见,徐兢又让人下水,看看周围的礁石分布情况。
如果其他船凑近了,也被挂住了,那就彻底困死了。
特么的,这个将磁针掉包的家伙,是不是知道这里就有礁石,于是选择在这里下阴手?
水手们探查完毕,一个个抓住绳子回到了船上。
大家正准备向补给船接近时,忽然海面现出一道银光,从远方延宕过来。
徐兢道:“这是鱼群!”
不一会儿,鱼群冲了过来。
在最前面的鱼跃出了水面,宗舒大惊:“剑鱼!”
吴非也看清了鱼的形状,感到宗舒比喻很是准确。
这鱼的嘴就像是咬了一把利剑,速度奇快!
刚刚上船的水手们都吓呆了,随时庆幸起来。
如果刚才从水里起来晚了,被这种怪鱼的前端刺中,哪里还会有命在?
剑鱼直接冲过来,撞上了补给船!
后面的鱼也是一涌而上,其坚硬的长颌,如长矛,如长剑,刺入船体。
让人惊奇的是,剑鱼还有一个强壮有力的尾柄,一摆动居然将“剑”拔了出来。
这群鱼最少有上百条,如同海盗一般,有组织地向补给船了起了攻击。
剑鱼的目的仿佛就是要把船给扎穿、扎透。
宗舒想起来了,央视《动物世界》就有过对剑鱼的介绍。
英国军舰的铁甲板就曾被剑鱼撞出过一个窟窿,更不要说是寻常的木头了。
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块被剑鱼“长剑”刺穿的厚达五十厘米的木制船底。
剑鱼的体形很长,像带鱼一样,其像带子一样的流线形的身体和发达的肌肉,让其在海上游泳的速度极快。
剑鱼游泳的最高时速超过了一百三十千米,其效果和射出的子弹一样厉害。
由于剑鱼游得迅速,来不及避开船只,所以与船只之间的冲突记录有很多。
今天这群剑鱼是避不开吗?
宗舒总感到是怪怪的。
这时补给船被剑鱼扎出的小洞越来越多,海水涌进了船舱。
完了,船被扎成这样,再加上被礁石包围,算是彻底报废了。
徐兢扶着船舷直拍大腿,连连喊着完了。
现在,不知道周围的礁石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
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得出去,补给船又被这群怪鱼给弄毁了。
屋漏偏遇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剑鱼一个一个地跃进了补给船,像海盗抢劫财物一样,继续挥剑乱刺。
海面上漂起了干菜,不一会儿又有被水泡胀的大米升上来了。
本来还想着等剑鱼走后,再下水捞回一些补给呢,这下子又落空了。
曹宗申吸了吸鼻子,说道:“这些剑鱼,是不是闻到什么香味来的,对了,是不是味精?”
是啊,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剑鱼为什么不扎别的船,偏偏扎向补给船?
难道补给船上有味精提前泄露了?
在海上没有了补给,基本就是等死了。
现在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探明周围礁石的情况,尽快走出去,到岸上,找集镇,搞来足够的粮食和淡水。
这群可恶的剑鱼终于消停了,成群结队地摆弄出水花,耀武扬威地远去了。
这时,徐兢才让水手们下水,查看周围的礁石分布。
一天折腾下来,大家探明情况的范围还只是一小片。
等全部探明完毕,估计大家还没有饿死,就渴死了。
更要命的是,天气还特别好,太阳直直地照下来,让下水的船工们累得脱水。
大部分淡水都在补给船上,其他船上的淡水极少,已经所剩不多了。
继续下水,就要消耗更多的淡水。
不下水,就等于要困死在这一片,早晚大家都是个死。
现在来一个船队发现了他们,该有多好。
但这种机率极低!
这个年代,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