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_分节阅读_第91节
D-是曹家庄的地道,是我们对抗草原民族的秘密武器,不敢有任何马虎。
万一辽军追到曹家庄,发现了曹家庄的地道,虽不至于攻进地道,但也让曹家庄的地道大白于天下。
由于秦大力要留守曹家庄,负责任丘基地的建设,所以没有参加营救种师道的行动。
昨夜,秦大力和村民远远地观察着雄州城的动静,种家军被灭之后,辽军在城门前狂欢,雄州城内一片死寂。
到半夜时分,辽军营地突然大乱,不断有骑兵追出,秦大力判断,宗舒已经得手了。
这时,远处一个村子燃起了熊熊大火,辽军惨叫连连。
到了一大早,秦大力发现,雄州城外的辽国大营没有了任何动静。
雄州城内的军士们试着朝辽人的营帐放箭,却没有一丝响动。
这时才发现,辽人早就撤走了!
为了迷惑童贯,辽人撤走的时候都是悄悄的,好多营帐都没有带走。
听到秦大力的介绍,宗舒明白了,耶律大石受伤了,成了瞎子,加上侄子一夜未归,恐怕已遭到敌人的毒手。
如果那支神秘的小股部队此时返回来,城内的守军再冲出来,辽军就危险了。
所以,耶律大石在一大早就溜了。
种师道听后更是气愤,童贯和赵构,只知道紧闭城门,错过了大好机会,误国误民呐!
宗舒说道:“没什么奇怪的,反正已经是失败了,无可挽回,童贯害怕把自己的命再搭进去。下一步,他该找金人求助了。”
种师道此时望着宗舒,像个三好学生,坐得端端正正,听宗舒授课。
“不出意料,燕云十六州将归入金人版图。童贯将花费大量钱财,从金人手中买下几座没有价值的空城,而后向陛下交差。”
宗舒说道。
种师道心想,凭着童贯的人品,绝对能做出来这种无耻之事。
但是,还没有发生的事,宗舒怎么如此笃定?
秦大力将附近的几匹马收集完,将受伤的辽兵绑起来,沿路返回。
宗舒又让曹宗申给林灵素发飞信,让他收拾好超化寨,有重要宾客入住。
同时,宗舒要求林灵素不要向汴梁包括东宫和宗家透露任何消息,毕竟他现在还是“朝廷要犯”。
等到徽宗气消了,或者是金人向宋人亮出了獠牙,宗舒自然就没事了。
看到宗舒用鸽子传递信息,种师道大感兴趣。宗舒说道:“这种在战场上短距离传递信息不合适,鸽子飞得再快,也没有光走得快,哦,不如狼烟来得快。”
鸽子适合远距离传递信息,战场上基本用不上。
“战场上,近靠吼,远靠瞅,不远不近要靠走,旗语、狼烟最顺溜!”宗舒专门对牛皋说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什么时候,真想到沙漠去,领略一下。”宗舒悠然看着天空。
“你想看狼烟?现在狼粪也很少了,烽火台上的烟,用了其他的,风一吹就散。”种师道说道。
粪?烟?宗舒一拍大腿道:“哈哈,我怎么把这东西给忘了?!”
曹宗申一看宗舒的样子,就马上意识到,少爷,这又是想到了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
170 诛九族,斩立决
耶律大石带兵退去之后,童贯和赵构见到了金国小王子完颜绳果和公主完颜萍。
在金人的要求之下,童贯和赵构让雄州城内的河朔宋军各自归建,带上蔡攸火速返回汴梁。
童贯、赵构、蔡攸还没到京城,宋军北伐辽国失败的消息早就传开,引起了朝野极大震动。
不是说好的,这次北伐辽国是躺赢吗?
不是说好的,辽国就是丧家之犬吗?
不是说好的,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二十万的宋军,被三万人的辽军打得屁滚尿流!
享有盛誉的十万种家军,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就连都统制种师道也被辽军活捉,目前仍不知下落。
这是太祖陈桥黄袍加身以来,大宋失败最为惨重的一次。
种家军是大宋军队精锐之中的精锐,是好不容易在西北战场上锤炼出来的一支精兵,就这么折戟沙场。
这时,所有的人都想起了一个人:宗舒!
在大宋伐辽之前,宗舒强烈反对伐辽,因为他判断大宋伐辽必然失败。
宗舒还一再强调,不能用种师道,结果偏偏就是种师道对辽人太过轻视,导致种家军被全歼。
当初,没有人相信宗舒的话,认为他是因为太子没有抢到领军北伐的任务而不忿,一气之下对童贯和赵构进行了诅咒。
事实证明,当初宗舒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
人们不禁惊奇,宗舒为何提前两个月就作出如此判断?
很多人想起了宗舒做过的事情,宗舒的神奇已经不止一次了。
他曾经神奇地在一天之内找到石炭。
曾经提前两个月判断辽国中京和西京被金人攻取。
曾经神奇地预测通真宫沉入地府。
这一桩桩事件联系起来,人们就感到此人真不愧是天子门生、太子宗师和国师之师!
用天纵其才都形容不了宗舒,简直是通天彻地、无所不能。
……
一天之后,所有对于宗舒的敬佩,都变成了鄙夷。
童贯和赵构刚刚返回汴梁,就向陛下陈述了这次北伐辽国的经历。
导致伐辽惨败的原因,居然就是因为宗舒!
赵构说,宗舒是辽人安插在大宋里的奸细,是他处心积虑地挑拨宋、金之间的关系,千方百计地帮助辽军!
宗舒三番五次招惹金国的使者,在专门招待金国使者的宫廷大宴上,当众羞辱金国小王子和金国公主。
与辽人相勾结,联手打伤金人,打瞎金国小王子。
宗舒带了一支三十余人的小部队,专门北上破坏宋、金联合攻辽。
在大名府,赵构亲眼看到宗舒掳走金国公主,并扬言要把完颜萍送到辽国去。
结果,因为赵构随机应变、指挥得当,救下完颜公主,遗憾的是,让宗舒逃脱了。
在宋、辽开战之前,宗舒带人进入种家军大营,面见种师道,两人互相勾结,定下计策,让宋军大败。
赵构说,童贯派出前锋杨可世渡河击辽并亲自为其饯行。
种师道心虚,连自己的部下也没有相送。
在杨可世遇险之后,离杨可世最近的种师道按兵不动,无视五千精骑的死活。
到晚上,种师道率领种家军的残兵想乘乱入城,同时试图让辽军进入。
童贯和赵构与城中河朔宋军齐心合力,才将城门关死。
最后种家军全军阵亡,只留下种师道。
赵构在徽宗面前声泪俱下,说他有罪,能力不足,没有抓住宗舒,导致宗舒勾结辽人、说服了种师道。
最后宗舒和种师道共同投了辽军,跟着耶律大石走了。
徽宗在垂拱殿里气得把瓷器摔碎一地!
没想到,宗舒还真的是辽国的奸细!
宗舒,隐藏得好深,把自己骗得好苦!
徽宗一连三天都没上朝,气病了。
刘皇后去床边伺候,也被徽宗骂走了!
徽宗叫来蔡京、童贯、梁师道、高俅、陈过庭等人,要立即启动废除太子的程序。
蔡京和童贯倒是同意,但高俅和陈过庭坚决不同意。
最后还是太后出面,把换太子的事情给压了下来。
刚开始,对于童贯和赵构对于北伐失败的说法,蔡京半信半疑,回家专门问了一下蔡攸。
蔡攸说童贯和赵构说得完全对。在蔡京一再追问这下,蔡攸这才说了实话。
童贯不想让蔡攸干涉军内事务,走到大名府的时候,就安排他住在大名府,为大军筹集军需。
其实,军需物资早已准备齐当,让蔡攸准备后勤,就是让他在大名府里吃喝玩乐。
蔡攸倒是知道宗舒在大名府闹得动静很大,差一点就掳走了金国公主,幸亏赵构赶到,又被迫逃走。
其他的事情,蔡攸基本是一概不知。
蔡京分析了一下,童贯和赵构说得基本合乎逻辑。
因为,现在种师道和宗舒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所有人包括蔡京就只能相信童贯和赵构所讲的。
蔡京最初听说的宋军大败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机遇。这是一次搞倒童贯的机遇。
没想到,童贯和赵构回来陈述了原因,这一切居然都是宗舒一手策划并导致的。
蔡京回忆了一下宗舒的所作所为,发现这厮与辽人的确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既然原因在这里,蔡京也就没有什么文章可做了。
赵构和童贯的陈述传到后宫,珠珠都吓呆了。
珠珠摇着刘皇后的手说,她决不相信宗舒会是辽人的细作,一定是童太尉和康王联手诬陷。
其目的,就是为了动摇太子赵桓的地位。
刘皇后听了心乱如麻,她也搞不清楚宗舒是个什么人了。
如果说宗舒不是辽人的细作,那么,他为什么跑到北地去?
宗舒的理由是去救吴玠和种师道!
吴玠只不过就是东宫侍讲吴非的弟弟,值得宗舒豁出性命去救吗?
种师道,和宗舒没有任何关系,宗舒凭什么不远千里,跑到战场上去救他?
现在一想,宗舒可不就是与辽人勾结吗?
刘皇后把她的猜想对珠珠一说,珠珠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但珠珠仍然不相信。
徽宗生病卧床时,对梁师道说,太子废不了,但可以治宗舒的罪,要马上诏告天下,悬赏勇士,捉拿宗舒。
因为宗舒所犯是叛国之罪,所以要对宗家实行最严厉的措施。
徽宗手一挥:诛九族,斩立决!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171 救人来不及了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徽宗治下这些年,除了秋后统一问斩的,很少有连审都不审、直接进入问斩程序的。
对宗家诛九族、斩立决,事发突然,以至于整个宗氏家族没有一个人逃走。
宗家所有人都被绑到了刑场,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宗舒,还逍遥法外。
宗泽被绑后,大声喊冤。
他认为宗舒绝不是辽人奸细,而是童贯和康王联手诬陷,以转移北伐失败的责任。
宗义实在是接受不了命运的急转直下。
本来儿子宗舒就是一个混蛋、文盲加纨绔,本也没指望他出人头地,能够平安一生,为他养老送终,也就满足了。
哪知道,宗舒忽然灵窍大开,各种技能加身,各种光环加持,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天子门生、太子宗师、同进士出身,一连串荣誉接踵而来。
挖石炭、做味精、造暖阁、制碘伏,一条条发财路子层出不穷,银子哗哗地往宗家流。
前几天宋军北伐辽国惨败而归,宗舒之前的神预言,一度让朝廷上下将宗舒当成了大宋振兴的希望。
刚刚两天时间,一切都反过来了!
宗舒从大宋的希望,一下子变成了辽国的奸细!
宗义跪在地上,扭头看看黑压压跪倒一片、哭天抢地的族人,羞愧无比。
天呐,自己上辈子不知道造了什么孽!
太子赵桓站在东宫的院子里看天,他也听到宗舒居然是辽国奸细的消息。
他坚信,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也许宗舒被童贯和赵构联手做掉也是可能的。
就算是如童贯和赵构所讲,宗舒和种师道已经到了辽国,那也不一定就是辽人的奸细。
“太子殿下,该温书了,”侍讲吴非说道:“晚了,李少傅该发怒了。”
李少傅,是徽宗给东宫新派的专门教授太子功课的人。
此人正是李若水,以前在归宗书院当过客座教授的。
徽宗感到,宗舒是辽国奸细,还当了太子的“宗师”,这还得了!
徽宗不能因为这个而处罚赵桓,毕竟,太子认宗舒为“宗师”是刘皇后逼的,也是他默认的。
宗舒还死皮赖脸地认他为“一字之师”,而后宗舒是“天子门生”的事情马上传遍了。
这次北伐辽国大败,太子通过皇后递来的奏疏,居然把北伐的各种情况都说得很清楚。
所以,太子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因此,徽宗觉得太子赵桓也不能那么窝囊了。
徽宗专门为赵桓挑了一个师父。
这个人正是李若水,此人严厉至极,也是清流中的代表性人物。
李若水没想到,他从七品官一下子跳到了从一品,窜天猴一般的升官速度。
在宋代,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少”。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