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_分节阅读_第54节

  D-的绘画带来一场新的风暴。

  珠珠所讲,刘皇后是第一次听说,仔细琢磨品味,再摸一摸绒线,感到实在是神奇。

  “珠珠,这种技法,可有人教授么?”刘皇后说完就感到问得多余,珠珠在深宫里,顶多也就是跟着太子大哥听听书,基本不与外人接触,怎么会有人教她?

  “母后,我是受人启发的。他的绘画技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是父皇的技法,也难及上万一。”

  珠珠说着说着,露出浅浅的笑容:“他讲一定要用心格物,仔细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就算是司空见惯的光,也有其规律和特征。”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光线的明暗变化,光线其实就是由一个个线条组成,他为绘画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刘皇后看珠珠自说自话了,心想,究竟是谁这么厉害?他的绘画技法居然比官家还高?!

  想一想当今的绘画大家,也没有几个能超越官家的,并且绘画、书法等艺术,本身也没有严格意义的高下区分。

  真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人,还偏偏让珠珠碰上了?

  “珠珠,这位高人,你是在哪里遇到的?”

  “母后,你知道的,他是宗舒,太子大哥的老师。”珠珠这才回过神来答道。

  宗舒?

  刘皇后愕然。

  她曾经让人了解过宗舒,此人过去不学无术,后来在诗词方面忽然精进,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背足够多的诗,再加上一些天赋,作出水平不错的诗词,也不是不可能。

  而书法、绘画,不仅需要天分,更重要的是要付出时间。没有时间作保障,书法和绘画根本拿不出手。

  宗舒在其他方面的确有过人之能,但书法方面不仅没有进步,听宗家人说,宗舒的书法还不如以前。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书、画同源。书法不好,绘画一定不会好。

  宗舒现在写字都是拿着一削尖的炭笔。这种能算笔吗?

  宗舒总算是练过写字,但是绘画,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

  宗舒的书法如此差劲,为何绘画却受到珠珠的推崇?

  刘皇后笑了,珠珠这孩子,也会开玩笑了。

  珠珠看刘皇后不信,嘟着嘴道:“母后,宗舒的绘画技法,真的很高,好多人都看他现场作画,太子大哥也在场。大家都赞不绝口呢。”

  哦?刘皇后这才相信珠珠所言非虚。

  珠珠今天新的刺绣技法,已经让刘皇后足够震撼了,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冲击。

  而珠珠的技法也只是受了宗舒的启发!也就是说,珠珠的刺绣技艺也相当于宗舒绘画技法的皮毛。

  这么一想,宗舒绘画的水平,恐怕高得十分恐怖。

  “宗舒,是不是在东宫?”刘皇后急于看到宗舒的画作,想证实一下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母后,这几天,宗舒一直没来东宫。他应该是在想办法,救”

  说到这里,珠珠忽然不说了。

  刘皇后发现珠珠面色有异,连忙问下去。

  珠珠把前几天宗舒在东宫所讲,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刘皇后不懂军事,更不懂什么地形,但听起来也颇有道理。

  这里有珠珠讲得详细的原因,更有宗舒是在陈述历史的缘故。

  对于宗舒在紫宸殿里反对徽宗出兵北伐,刘皇后也是有些生气。

  就算是太子没有机会领兵北伐辽国,但宗舒你作为太子亲近之人,也不能在大殿上信口雌黄。

  宗舒胡说倒不要紧,关键是会影响太子的形象。

  听珠珠这么一说,刘皇后感到宗舒所讲,恐怕还真有可能发生。

  如果大宋北伐辽国失败了,那么康王赵构就会由此元气大伤,在徽宗心目中失去位置。

  那么,儿子赵桓就会去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如果赵构北伐辽国成功了,徽宗就有可能趁机找赵桓的毛病,拿下太子,让赵构入主东宫。

  基于这种心理,刘皇后这才认同宗舒在东宫时对于辽、宋战事的判断。

  如果北伐辽国成功了,儿子的太子之位就会不保。

  如果北伐辽国失败了,儿子的太子之位还有郓王赵楷盯着。

  如果北伐辽国失败了,儿子又提前预判到战争的结果,那么,赵桓的声望肯定会迅猛上升,甚至赵楷的威胁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了。

  所以,宗舒让太子准备好奏疏,并且适时递给徽宗,这才是万全之策。

  刘皇后马上让人叫来太子。

  赵桓到后,刘皇后让他立即按照宗舒的要求写奏疏。

  差走宫女和太监后,刘皇后单独对赵桓道:“提醒种家军一事,休得向官家提起,也不得托人带话。”

  赵桓不明所以,刘皇叹了口气道:“难道,你希望康王风风光光地凯旋?”

  从内心讲,赵桓真的希望康王赵构失败。

  但是他作为储君,却不愿看到大宋男儿在战场上溃败。

  刘皇后只对赵桓负责,而赵桓却要对整个大宋考虑。

  赵桓心中十分矛盾。

  “桓儿,宗舒的绘画,你觉得如何?”

  说到这个话题,赵桓来了精神,把宗舒的绘画技能说得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比珠珠说得还要夸张。

  刘皇后一看珠珠的刺绣问道:“珠珠,你绣的这个人,是谁?”

  珠珠俏脸染上了一层红晕,低下头,声音细如蚊蚋:“母后,你知道的。”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101 太后突患怪病

  宗舒和李少言在汴梁转了好几天,把该办的事办完,回到宅子就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青霉素,制出来了。

  林灵素拿着一管接近于无色的液体,献宝似的交给了宗舒。

  宗舒闻了闻,感到这八成就是提取出来的青霉素。

  到底是不是青霉素,宗舒还不敢确定。

  碘伏的制作相对简单,从颜色和气味上都可以判断。

  而青霉素的制作提取过程十分繁杂,到底是不是、纯不纯,这一切都只能看临床效果。

  这时外面传来乔管家的声音:“太子殿下,您来了,我马上向少爷通报。”

  宗舒曾交待过乔管家,这些天,谁也不得接近宗舒的书房。毕竟,青霉素的提取正在关键时候。

  而太子殿下来了,乔管家也不好阻拦,只得提高音量,让宗舒听到。

  宗舒三步并作两步迎出来。

  赵桓仍是带着珠珠、缨络、魏公公来了,这次又多了一个侍讲吴非。

  “让我看看,你这里又做出了什么?”赵桓边说边进入书房。

  屋里乱七八糟的,一筐一筐的桔子,大多数是霉烂变质的。

  看得几个人连忙掩住口鼻。

  上次太子来,宗舒交待乔管家去郭家买一百斤桔子过来,原来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买来了。

  但霉烂变质的桔子能做出什么好东西出来?

  “宗舒,你不会是用烂桔子生毒吧?你要去毒死金人?”缨络问道。

  缨络这小脑袋真的太会联想了,用烂桔子生毒?毒死金人?

  如果能给金人下毒,金人的防范该有多松散?!

  在后世的网络论坛上,也有人提出用下毒的办法来对付金人。但这种方法被证明,行不通。

  金人的战斗讲究快速,很少像大宋军队,走一段歇一段,还要停下来埋锅造饭。

  金人自带肉干和水,能一边疾驰一边进食,就不埋锅造饭,你怎么下毒,把毒下到哪里?

  一说起毒,宗舒立马看向魏公公,这老家伙,武功这么强,应该也会使毒吧?

  “我这不是毒,而是药。名叫青霉素。几乎大多数感染的疾病都可以治疗。”

  宗舒列举了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产褥热、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等。

  好多病的名称,大家都没听说过。宗舒说了一下大致病症都理解了。

  就这个看起来像水的东西,居然能治这么多的病?

  而且这些病,大多数都是绝症。

  如果真的能治,这岂不是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从古至今,这种药只是听说过,没有一个人见过。

  看了一堆堆的烂桔子,除了珠珠,大家基本都表示怀疑。

  侍讲吴非内心非常失望,他以为这些天宗舒没有去东宫,肯定是想办法营救他弟弟了。

  没想到他在研究这些东西,研究出神药又如何?对救他的弟弟,没有任何帮助啊。

  “殿下,青霉素到底效果如何,我现在也不敢确定。需要找个病人试一试。”

  宗舒也没有把话说满,毕竟他是太子殿下的宗师,一切都从实际出发。

  当神棍装逼,那是对别人。对太子,必须一是一、二是二,科学严谨。

  赵桓马上让魏公公去太医院,让太医找个合适的病人来,试验一下青霉素的效果到底如何。

  不一会儿,魏公公急匆匆地回来了,说是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都被罚跪了,没有人敢出来。

  原来在太子带着人出来后不久,宫里就发生一件大事:太后突发疾病,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浑身抽搐,时而清醒,时而胡言乱语。

  官家正在宫里大发脾气,太医院的医生跪在那里,皇后、公主以及各位皇子也都去了。

  赵桓一急,拉住宗舒的胳膊:“宗师,太后的病,你可听说过,青霉,青霉素是否可治?”

  宗舒现在也不太确定,因为不知道病因。

  宗舒一说,赵桓更急了:“宗师,你不是说什么病都能治吗?”

  “这个,必须要亲自观察方可。”宗舒说道:“格物是什么,不能凭着想像。”

  宗舒还想给太子讲从现象看本质、从本质推现象呢,结果太子有点不耐烦:“马上随我进宫。兹事体大,不可马虎。”

  百善孝为先。不管什么时候,孝绝对是一种美德。

  特别是在宋代,对孝的追求和重视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宋代创立了一个选拔人才的方法:八行取士,第一个品行就是孝。

  太后有病了,皇帝甚至可以不用上朝,言官们也不敢弹劾。

  太后有病了,其他人都赶到现场,而作为太子,这个时候居然还在外面闲逛。

  本来,前几天由于宗舒阻止徽宗北伐辽国,赵桓在徽宗那里的印象分就飞流直下,现在太后病了,他还没有赶到,也不知道徽宗心里如何恼怒。

  赶到宫中时,徽宗正坐在一边的绣凳上喘着粗气,地上有不少破碎的瓷片。

  蔡京、赵楷也都在,有两个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太后躺在床上,脸色煞白,身子还一抽一抽。赵桓、缨络和珠珠急忙赶到太后床边,连声呼唤。

  “赵桓,你去哪里了?禁足一月,你忘了?”徽宗此时忽然认真起来,追究起赵桓违抗旨意的责任来。

  这明显是故意找茬。宗舒当时说是闭口一月,后来不是照样说话?

  宗舒当时交了一万两白银的罚款,直接交到了刘皇后手里。

  正因如此,徽宗才没有追究宗舒的责任。而太子这次出宫的时机选择得太不巧了。

  刘皇后心里也很生气,太子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个时候出宫找宗舒。

  “官家,太子出宫,肯定去找良医、寻良药,为太后治病来着。”蔡京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给太子上眼药。

  赵楷则是心中暗喜,他是第一个赶到太后身边的皇子。

  当然,康王赵构已经组织军队出发了,他和童贯要北征辽国。

  “赵桓,”徽宗被蔡京这句话煽起了更大的火气:“你当真是去找良医、寻良药了?”

  赵桓被徽宗的震怒给吓到了,看看宗舒,宗舒算不算良医?

  宗舒刚刚提取出来的那个不知道效果如何的液体算不算良药?

  “我,我去找,青霉,”赵桓太紧张,忽然忘了液体的名字。

  “你,你,”徽宗手指颤抖着指向赵桓:“你还有心思,去找,青梅?你还想青梅煮酒?”

  赵桓想起来宗舒煮出来酒精,马上点头道:“是啊,青霉,就是青霉煮酒。”

  赵楷冷笑道:“太子大哥,恐怕是出去找青梅竹马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好兴致啊。”

  宗舒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拽文的,什么时候了,还在背诗?

  宗舒上前一步道:“郓王还有闲心卖弄文采。你奶奶的,你奶奶的命都不管了?对了,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

  徽宗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一塞,这还是自己的学生,连青梅竹马都不懂?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是怎么做出来的?

  “宗大进士,”赵楷不忘讽刺一下宗舒赐同进士出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