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_分节阅读_第81节
D-
不知道完颜萍从哪里搞来了磁石,这就是对付吹针的利器。
宗舒在阁楼顶上听到,完颜萍在等一种东西。现在这么一想,她应该是差人找磁石了。
宗舒和完颜萍有过三次身体接触,总感到她身上有硬硬的东西硌到他了。
宗舒第三次扑倒完颜萍的时候,她的小刀已经不在身上了,但仍然被硌得生疼。
也许完颜萍身上戴着铁甲吧。真忘了摸一摸到底是什么了。
猛然间,宗舒不禁想到,完颜萍身上戴的不是铁甲,或者就是磁石磨成的甲片,既可以挡刀箭,又可以吸铁针。
完颜萍自从吃了宗舒吹针的大亏,就开始想办法破解。
她身上那硬硬的东西,一定是用磁石磨成的甲片!
这种甲片磨制不易,只有完颜萍自己身上有,而她一个人也抓不住宗舒三十二个人,所以他在等。
完颜绳果去哪里了?他去找这种磁石了,这是一种最为合理的猜测。
盛产磁石的地方,就在磁州,这是历史上宗泽担任知州的地方。
完颜萍为了对付自己,真可谓是用尽了心思。
以后碰到完颜萍,要倍加小心,一个大意,就可能万劫不复。
宗舒集合起人马,分析了完颜萍抓住曹宗申的过程,提醒大家注意,完颜萍是个最危险的敌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牛皋等人对宗舒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通过严酷的训练,这些过去禁军的老油条们身上那股懒散习气已经去除大半。
大家看向宗舒时,眼睛炯炯有神,战意浓浓。
宗舒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几天前,他们还有些害怕、对上前线还有些畏惧。
现在,宗舒看不到他们眼中的消极畏战情绪,有的是兴奋和期待。
乘着成功逃脱的机会,宗舒决定给大家再来一次战前动员:
“兄弟们,作为男子汉,就该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纵横十六州,马革裹尸还!”
“大宋好男儿,不要在家摇折扇、破万卷,有种的就得走前列、上前线。”
宗舒说完,李少言大呼道:“宗师说得对!今后,我们的口号是:大宋好男儿,得上前列线!”
大宋好男儿,得上前列线?李少言,要得,你得!
151 摸金村的地道
按照预定的路线,宗舒朝雄州进发。
雄州,这是大宋边境最北的一个城池。童贯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宗舒自然不能去城内,他目前是朝廷要犯,童贯肯定要把他抓起来。
表面上看,宗舒救过童贯,但平时宗舒没少给童贯制造难堪。
童贯抓宗舒,甚至可以借着执行皇帝旨意、防止细作脱逃的名义,将其斩杀。
乔装打扮已是不可能了,这一路上连个大的集镇都没有,上哪儿买衣服去?
宗舒和大家一商量,尽量不走官道,找到村子歇息。
越往北走,大地的绿色就越少。因为越来越接近边境线,大片的田地荒芜,老百姓都往南逃了。
宋、辽开战在即,就算是老百姓对胜利抱着极大的信心,但也得考虑一下家人的安危。
两国交兵,没有几个来回,很难分出胜负。
如果留在村子里不走,搞不好就被辽人砍了脑袋。
走了一个村又一个村,人烟越来越少,有的村子成了空心村。
看样子,村子没少被辽人和土匪抢劫,有的房屋被拆,门板、棂条都不见了。
“少言,得找个村镇,否则,连个吃饭和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宗舒等人身上都装着腊肉,这些都属于战备物资,用来应付特殊极端情况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李少言很为难,让他找地方没问题,但他也不知道村子到底有没有人。
曹宗申忽然问道:“李少爷,这里离任丘县,有多远?”
李少言连图都不用打开,说道:“离任丘县城,还有五十里。”
宗舒对任丘十分熟悉,就是现在的任丘县,在北宋,属于河北东路莫州文安郡。
现在,任丘县正处于宋、辽的边境线上。
宋、辽的界河,就是白羊淀,明代以后改名为白洋淀。
白羊淀是海河流域最大的湖泊群,洼淀相连,一片泽野。
唐代开始就有“九十九淀”之说,其实比九十九更多。
从宋代开始,为了防御辽国,白羊淀就成为一个天然屏障。
每年朝廷都要拨大量的物资钱财,大建塘泺,将湖泊之间挖通,在雄州至任丘之间,连成一个巨大的水体,也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少爷,到任丘县的枣林镇,我能找到食宿的地方。”曹宗申说道。
不会吧,曹宗申还有这种本事?
“少爷,我的家就在枣林,曹家庄。”曹宗申说道。
宗舒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宗申,你们庄子里的人,都到密县了吗?”
曹家庄的人个个都会掘墓,那么他们就懂如何挖石炭,怎么挖坑道才不会倒塌。
有这些人作技术指导,密县石炭的挖掘就会减少很多安全事故。
宗舒去密县基地,主要是看林灵素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指导牛家军的特种训练,没顾上问曹家庄的事情。
“少爷,庄子出来了一小半,其他的都留在村里。”宗舒答道:“到曹家庄落脚,管让大家吃好、睡好。”
宗舒拿出地图一看,这个地方还真是巧了,离白羊淀只有几十里,离白沟河也不远。
白沟河就是白羊淀的一条引河,历史上,种师道的种家军就是在此与辽军对峙。
这就是宋辽战争的最前沿,曹家庄居然还有一多半人留在村子里?
不得不说,曹家庄的人胆子真大,不过,掘墓为生的人,胆子都不小。
在一个基本废弃的村子里歇了歇脚,找到一口井,烧了一些水,补充了水分,又继续前行。
天擦黑时,远远地看到了一个城池,城不大,但由于更靠近边境,城墙显得比大名府的还高。
城上站着士兵,戒备森严,城内灯火通明,童贯的大部队应该就在这里驻扎了。
李少言领着大家,悄悄绕过雄州,来到了枣林。曹宗申领路,径直进了曹家庄。
刚进曹家庄,几乎是漆黑一片,连只狗都没有,死气沉沉的,和沿路遇到的村子没什么两样。
是不是庄子里剩下的一多半人,也都看到大战在即,纷纷南逃了?
正在此时,一声唿哨响起,是曹宗申撮起嘴发出来的。
忽然,前面一个磨盘后,闪出一个人来,虎背熊腰的,曹宗申上前低语了一阵。
两人又一同走过来,此人对着宗舒施了一礼。曹宗申介绍说这是他的堂兄,名叫曹一手。
曹一手领着大家走进了一个院子,中间一个炉子,有铁砧、铁锤,是个铁匠铺。
看来曹一手还是个铁匠,此人的胳膊特别粗壮,应该是常年抡大锤的结果。
曹一手穿过院子来到后面,赫然一座隆起的大坟。
其他地方的坟大都是圆形的,这座坟却如同一个巨大的长鼻子,前高后低。
前面有一个巨大石碑,石碑上刻着一个名字,还带着一大串官职,看样子这里出过大官。
这个村子多少代都是掘墓为生的,这里矗着这么一座坟,多少让人有一些滑稽之感。
这座坟是摸金人祖先长眠之所在,应该不会被盗吧?
曹一手把大家带到这里干什么呢?难道是来让大家看一看曹家的祖上有多么辉煌?
只见曹宗申和曹一手同时上前,对着墓碑一推!
墓碑居然缓缓动了起来!里面黑洞洞的。他们还真敢动老祖宗的坟!
墓碑是一扇门,看来,这只是一座假坟。
曹一手拍了拍手,里有有人回应了三下,不一会儿,里面亮起了一丝灯光。
曹宗申对宗舒说道:“少爷,这是我们曹家庄的入口。请随我来。里面很大,马也可以进去。”
墓碑随后关闭。李少言看了看,不由得朝宗舒身边凑了凑,总感到这里怪怪的。
走了一段,李少言说道:“宗舒,这是往下走的。”
宗舒也有这种感觉,路是通向地下的。抬头一看,顶部居然出现了一丝天光,那是,透气孔!
“少爷,这就是地道。庄子的人都躲在这里,也能撑一个月。”宗申怕宗舒担心,赶快解释。
众人哪里见过什么地道?多少都有些忐忑。但宗舒没有。
如果是其他区域出现地道,宗舒可能会惊奇,而这里出现地道,宗舒一点都不奇怪。
如果说奇怪,那就是宗舒没想到这个地方,这么早就有了地道。
因为这里是:任丘!
这里是后世的冀中平原,在这里我军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战法:“地道战”。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152 预留的尖刀
曹宗申让大家把马拴好,马也可以停在这里,可见通风条件非常好。
拴好了马,曹一手带着大家继续前行,地道开始变窄,曲里拐弯的。
岔路口逐渐增多,如果没有人领着,想回到原来的出口,宗舒自忖做不到。
走过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路口,前面忽然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里面点着一堆柴火,一百多号人,男女老少都坐在里面。
宗舒等人刚走进去,一百多号人就跪倒了一大片。这一跪,倒是把大家给搞蒙了。
宗舒连忙招呼大家起来。
一个老头走过来,自我介绍说是曹家的族长,非常激动,感谢宗舒看得起曹家,救了曹家人。
宗家收留曹宗申当少爷的小厮,宗舒从大牢里救出曹宗申的父兄,早就通过鸽子传到了曹家庄。
宗家得知曹时礼、曹大成和曹宗申是掘墓的,不仅没有嫌弃,并且还给他们安排了新的营生,拿到了可观的收入。
现在,曹家庄将近一半的人都已经到了密县,他们还不用亲自挖石炭,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拿到远高于一般矿工的待遇。
曹家人祖祖辈辈就是干掘墓摸金的营生,根本见不得光。
干得时间长了,这里也就成为官府重点关注的地方,经常有公人来,把村里人抓走。
从上一代开始,曹家开始秘密修建这个地道,不仅仅是为了逃避官府抓捕,更重要的是防止土匪和辽人的洗劫。
平时,留在庄的人也会种种庄稼,一旦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转入地下。
听到这里,宗舒忽然觉得,历史真的是不忍细看。
任丘县之所以能产生“地道战”的独特战法,渊源居然在这里。
当初为了防止土匪,让摸金校尉的后代们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挖了地道来藏身。
这为千年以后的反扫荡奠定了坚实基础。
“里正,你们为何不搬到密县去?躲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这里是宋、辽交战的前线,大宋败了,辽国就会占领这里,辽国不占领,金人也会来,总不能天天窝在地下。
“宗少爷,我已不是里正,曹家庄,没有里正。”族长说道。
曹宗申看大家也不是外人,也说了实话,在官府眼里,曹家庄已经成了土匪窝,哪里有什么里正?
幸好,现在的官府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要曹家庄不搞出惊天动地的大案,只要不挖皇族大官的坟,官府一般也睁只眼闭只眼。
族长说,之所以不想全部搬到密县,是因为故土难离,老祖宗都埋在这里。
宗舒说,从祖父那一辈开始,坟都转入了地下。
掘别人坟墓的,也害怕别人来挖自家的祖坟。
宗舒提出,要参观一下地道。
族长欣然答应,同时吩咐曹家庄的几名妇女开始做饭。
族长说,地道的顶部离地面还有三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是牢固。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
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
族长领着大家从另外一个出口爬了出来,这居然是村外的一口废井,处在庄稼里,任谁也看不出来,这是地道的出口。
钻回地道,走了一段又有一个出口,出来一看,发现是在一棵皂角树的内部。
皂角树估计也有好几百年了,中间是空的,只有皮活着,居然长得枝繁叶茂。
地道口开得如此隐蔽,曹家庄的地道修得,真叫一个巧妙。
难怪官府、土匪和辽人轮番过来,都没有抢到什么东西,更别说抓到人。
这应该就是曹家庄整个家族最大的秘密,也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