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 到手
吃了午饭,全家都下地去了。如梅收拾好家务,拿了小铲子、背上粪箕子,牵着家里的三只羊,慢悠悠地出了村。
放羊的都去清河的河沟里,如梅却赶着羊上了盐碱地。白天看盐碱地,面积不小,得有二百亩左右。
阳光照耀着这片坑坑洼洼、灰白不一的土地,对比大片青黄的麦田,这里还真是凄凉。
盐碱地面上的野草,短的贴着地皮。稀稀拉拉几棵树,都歪歪扭扭地。盐分大的地方,寸草不生、颜色发白。
果然是一片无用的废地。
如梅把羊绳丢下,随便它们低头啃草、舔盐。
四望不见人影,如梅朝那棵最粗的老槐树走去,围着转了一圈,选定树根最大的凹陷处,拿出铲子狠狠地挖了下去。
暮春的风微微刮过、鸟鸣啾啾,四周安静得很;如梅累得满头是汗,看着挖了半人深的大坑,颓丧得快要放弃了。
要是晚上就好了,让那女鬼指点着,咋也比自己盲目乱挖的好。
如梅起身擦了擦汗,看四周还是没有人,放了心。看了看位置,如梅这回往旁边挖了一些,大不了把这棵树挖倒。
眼看着坑越来越大,如梅突然感觉铲子一顿,碰到硬物了!
如梅一喜,忙丢下铲子用手扒拉。果然,一个白底青花的坛子露出了一角。
看到东西,如梅不急了。起身看了看,三只羊安安静静地在附近吃草,老远不见人影儿。
如梅蹲下,快速用铲子刨开坛子周围的土,小心翼翼地把坛子拿出来,用袖子擦干净,仔细端详。
应该是放盐的坛子,很小。质地细腻、图案清晰,虽然是细瓷,应该不是文物,值不了几个钱。
拿开盖子,里面满满当当地都是钱币,袁世凯肥硕的头像侧印在上面,果然是袁大头。
倒出来数了数,正好二百枚。全部是面值最大的一元,铸造年代都是银子纯度最高、含量最大的“中华民国三年”。
一元“袁大头”每枚重7钱2分,含纯银6钱4分8厘,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以“中华民国三年”铸造的纯度最大、收藏价值最高。
如梅把银元装进坛子,脱下外衣包好,放进粪箕子。拿起铲子把坑填上,狠狠踩了半天。
如梅背起粪箕子、牵着羊到了一处草多点儿的地方,用铲子挖了不少青草放到粪箕子里,严严实实地把衣服盖上。
看看太阳要落山了,这才踩着落日余晖、笑眯眯地回家。
如梅娘也刚回来,正洗菜做饭;如梅关好羊,把草扔到羊圈里,抱起衣服往屋里走。
如梅娘看了一眼,“脏了扔盆里,拿屋里干啥?”
如梅“唔”了一句,依然蹦蹦跳跳地进屋去了。把坛子藏到卧室床底下,如梅拍拍手,高高兴兴地出来。
晚饭吃着拉嗓子眼的黑馍、看着菜盆里的咸菜,如梅暗暗挑眉,“好日子快来了。”
等三个哥哥出门闲扯去了,如梅拉着爹娘进屋,喜滋滋地说:“我给你们看样好东西,保证你们高兴。”
ps:新文求呵护,各种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