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有些咸鱼_分节阅读_第5节
D-。
杜孟辉苦笑道:“苏小姐是这样说的,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不可能吧。”
“不知道。也许,奇才的想法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
“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应该是苏小姐搞错了吧。”
“可能吧。不过,这暂时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宣传这部电影。”
“当然,这首白狐和书生,将是我们最大的噱头。”
“肯定,宣传内容就以这首歌为中心。”
“”
第八章 音乐天才?
回到家里,老爸、老妈都不在家。
李寒回到自己的房间,琢磨着作物灵液的事情。
他已经将作物灵液从纳物空间中取出,拿在手上。
小瓷瓶晶莹剔透的,一看就不是凡物。
李寒已经打定注意,这东西包括以后系统出产的,所有一看就不是凡物的物品,都绝不示人。
包括最亲近的人。
这是一个永远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秘密。
既然这灵液能够让蔬菜口感变佳,李寒决定用一株番茄做个试验,看口感能够变佳到什么程度?
走出房间,来到院子外面的小菜园里,选了一株不太起眼的番茄。
然后在番茄根部,滴了一滴作物灵液。
接下来,需要等待。
根据说明介绍,作物灵液产生作用,需要几天的时间。
狐仙劫电影上映的档期已经确定,在两个星期之后。
现在,电影宣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
除了海报和广告之外,导演杜孟辉还多次携几位主演参加媒体见面会。
另外,还有一段宣传视频,时长1分58秒。
视频内容是影片各种精彩的镜头剪辑。
以及,一首并不完整的歌曲。
而这一首并不完整的歌曲,渐渐成为了友们议论的焦点。
“狐仙劫的宣传视频大家都看了没?中间的插曲叫什么名字?感觉非常好听呀!”
“我也注意到插曲了,的确很好听。但似乎是一首新歌,我用它的歌词在络上搜索,发现并没有这首歌。”
“这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歌曲。歌词很好,旋律也美,只可惜不完整。真是勾得人心痒痒的,好想完整的听上一遍。”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洞房花烛后,阴阳相隔人鬼殊途。这很明显是专门为这部电影量身打造的歌曲。前段时间狐仙劫剧组不是在征集主题曲吗?难道他们真的征集到了,就是这一首?”
“肯定是了。肯定是哪位音乐大师出手了。”
“这歌还真是越听越好听,我将宣传视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就为了听中间的插曲。”
“”
宣传视频中的插曲,成为了友们议论的焦点。
各大娱乐媒体,自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情。他们眼睛大亮,既然友们对插曲感兴趣,那他们就把重点放在插曲上。
在一场狐仙劫剧组的媒体见面会上。
有记者提问,“杜导,你好!宣传视频中的那一首插曲,可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你们之前有征集过主题曲,这首主题曲是否就是征集而得?叫什么名字?是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又是由哪两位歌手演唱的?”
杜孟辉微微一笑,说道:“的确就是主题曲,也的确是我们征集到的。歌曲的名字叫做白狐与书生,由两位新人歌手陈玉瑞和谢辉演唱。至于它的创作者”
说到这里,杜孟辉故意停顿了一下,之后才继续说道:“他并不是一位大师,至少现在还不是一位大师。他只是一个刚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
嗯?
现场所有的媒体都是一愣。
这真的太让他们感到意外了。
而楞过之后,又全都瞬间变得极为的兴奋。
他们全都意识到了,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爆点。
什么样的娱乐新闻最有吸引力?
就是这样极具爆点的新闻最有吸引力。
一个刚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音乐天才?音乐鬼才?
“杜导,请问一下那位同学叫什么名字?”
“杜导,你是否认为那位同学是一位音乐天才?”
“杜导,那位同学为什么不和你们一起出席见面会?”
“杜导,请问一下”
“”
变得兴奋的媒体们,也顾不得提问之前要先举手征得同意了,而是七嘴八舌,迫不及待的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剧组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制止,而是笑眯眯的听着众媒体提问。
这正是他们需要的效果。
爆吧!爆吧!把票房的成绩爆高一些吧。
媒体们的报道先后出炉。
“南溪音乐学院的天才!李寒为电影狐仙劫量身打造主题曲。一首白狐与书生展示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与才华!”
“音乐天才?南溪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李寒,为电影狐仙劫量身打造主题曲!”
“”
无数看了宣传视频的友,在看到媒体们的报道之后,无不错愕的难以置信。
“我擦!我以为是出自一位音乐大师之手。没想到竟会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创作的。特么的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南溪音乐学院只是一所一般的音乐学院,没想到竟然隐藏着一位如此的音乐天才。厉害了!”
“才刚刚毕业就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的确是一位天才无疑。但愿不是那种只能惊艳片刻的天才。一首好歌之后就江郎才尽,再写不出第二首好歌。”
“不管那李寒会不会江郎才尽?这首白狐与书生都是绝对的好歌。只可惜听不到完整版的。玛蛋!肯定要等到狐仙劫正式上映之后,这首歌才会发行。都是套路!”
“等狐仙劫上映之后,去电影院看吧。到时候就能完整的听到这首歌了。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嗯,哪怕电影有些差强人意。因为有这首主题曲,都是可以一看的。”
“”
在所有感到惊讶的人中,又要属南溪音乐学院的师生们,最是惊讶。
又尤其是那些认识李寒的老师和同学,简直惊讶的不能再惊讶了。
或者说,他们已经不是惊讶,而是根本就不相信。
李寒,虽然是作曲系的,但除了人长得帅之外,学业根本就是普普通通。
根本不可能创作出白狐与书生这样的歌曲。
除非,在过去所有的时间里,李寒都始终在藏拙。
现在毕业了,终于不再藏拙,而是准备一鸣惊人。
这...可能吗?
理论上来说,的确是有可能的。
但可能性绝对很小。
20岁左右,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怎么可能始终老神自在的藏拙?
但...媒体们的报道煞有其事,又不像是有假。
难道...李寒真是始终都在藏拙?
认识李寒的老师和同学们,眉头紧皱。
第九章 质疑
不...不可能藏拙。
认识李寒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是不相信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会始终藏拙。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那就是《白狐与书生》的作者其实另有其人,或者是剧组请的一个音乐团队共同创作。
而李寒,的确参与其中。
但能够在其中起到多少作用?那就不好说了。
至于李寒为什么能够参与其中?原因就说不准了。
或许是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
《狐仙劫》剧组为了宣传效果,故意让李寒成为歌曲的创作者。
一个刚刚毕业的音乐天才,多有爆点!
一切都是为了票房。
事实上,剧组的确成功了。
歌本来就是一首绝对的好歌,再加上其创作者是一个刚刚才毕业的音乐天才,很快就成为了网络上的焦点话题。
这对《狐仙劫》上映的票房,肯定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而李寒,也是绝对的受益者。
简直就是人在家中坐,名气从天上来。
太让人羡慕和嫉妒了。
认识李寒的老师们摇头失笑,想要出名有些时候真的需要运气。
李寒这一次显然就有着不错的运气。
不管名气大小,这一次的确可以算是出名了。
不过,这种名气注定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李寒真正的实力,他接下来肯定无法再创作出同样的好歌。
那么,他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没有过硬的实力,靠着运气出名,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
认识李寒的老师们是这样的想法,而认识李寒的同学们,则是另外一番心态。
而且,有着不同的心态。
有人只是羡慕,羡慕李寒的运气太好。
也有人十分嫉妒和心里不爽,凭什么一个学业普普通通的小子,能够有这样的运气,获得这样的名气?
尽管这种名气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但毕竟曾经拥有过。
如果李寒真是一个音乐天才也就罢了,偏偏李寒不是。
这就让人嫉妒和不爽了。
这其中,又有一个人最是嫉妒和不爽。
便是作曲系真正公认的第一天才,颜一彬。
颜一彬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曾经写过一首歌,被某位知名歌手看中,并且演唱。
那首歌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也有了一定的传唱度。
这对于颜一彬来说,是极为光彩的一页,也是一件极为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即便是如此,颜一彬依旧没有在音乐领域斩获什么名气。
这让颜一彬很是不爽,也很不甘心。
想要出名,太难了!
好在他已经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男生羡慕,女生爱慕。
虚荣心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然而现在,学校里其余那些不明真相的学弟学妹们,就要剥夺他作曲系第一天才的头衔了。
学校校内论坛。
“真的假的?我们学校还影藏着这样一个音乐天才?”
“作曲系公认的第一天才不是颜一彬吗?‘李寒’这个名字,没听过呀!”
“或许是李寒低调吧。有些天才的确很低调。”
“这么说来,作曲系的第一天才应该是李寒,而不是颜一彬了?”
“肯定嘛,颜一彬可写不出这样的歌。”
“……”
看吧,作曲系第一天才已经变成李寒那小子了。
一群轻易就选择了相信的学弟学妹们,让颜一彬抓狂了。
简直愚蠢!
仅仅只是靠运气,李寒不仅成为了众学弟学妹们眼中的作曲系第一天才,还拥有了比他更大的名气。
这是颜一彬绝对无法接受的。
他才是真正的音乐天才,拥有名气的应该是他,而不是李寒。
他必须要让学弟学妹们,以及外界知道事情的真相,知道《白狐与书生》不可能是李寒一个人所作。
至少也要让这件事情引发争议,让外界对《狐仙劫》剧组的说词产生怀疑。
他联系上学校里其余那些同样嫉妒和不爽的人,在网络上揭发真相。
“李寒是《白狐与书生》的作者?这怎么可能?我是李寒的同学,他的作曲能力只能说一般,不可能是这首歌的作者。不要说他低调,刻意藏拙,那是不可能的,他根本就没必要藏拙。”
“李寒或许的确参与了《白狐与书生》的创作,但所起到的作用一定极为有限。怎么可以说《白狐与书生》是他的作品?”
“南溪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第一天才是颜一彬,这是整个学校公认的。著名歌手余千华演唱的那首《昨天》,便是颜一彬的作品。”
“我也是李寒的同学,关系也算不错。但我想说的是,《白狐与书生》肯定不是他的作品,至少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创作的作品。大家不要在捧杀李寒了。”
“《白狐与书生》应该是一个团队的作品,把它放在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身上,这不合适吧?”
“这一切都是《狐仙劫》剧组在炒作。”
“……”
这些声音本来不大,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应。
但有娱乐媒体注意到了这些声音,这让他们再次变得兴奋。
出现质疑了?李寒的同学纷纷质疑?
好!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白狐与书生》到底是不是李寒的作品?媒体们并不关心,也不在意。
他们关心和在意的,是事件的热度以及爆点。
现在,爆点又来了。
“刚毕业的音乐天才引发质疑:《白狐与书生》被指并非李寒所作!”
“《白狐与书生》是一个团队的作品?李寒仅仅只是参与其中?”
“李寒同学:李寒